公牛王朝。湖人王朝。禅师的三角攻击。

这几个词都在一起说。

反而提及“特克斯·温特爷爷发明了三角进攻”的,会少一些。

也不奇怪。就像在NBA,大家说起普林斯顿进攻,老想起阿德尔曼;发明这套路的皮特·卡里尔爷爷,提的就少一点。

当然也有些奇怪案例:像杰里·斯隆在爵士主打的是Flex进攻,但中文媒体说起来,更多是“犹他二老打挡拆”……

嗯,跑题了。

三角进攻这玩意,大家说得神乎其神,公牛六冠,湖人五冠,都跟它搭边。

然而离了乔丹,公牛无冠;克莱门斯在达拉斯、费舍尔在纽约也玩过,玩不出来。

所以这玩意到底是个啥?

早1999年时,温特爷爷采访时吹过,三角进攻是他1960年代就发明的,后来张伯伦1967年费城夺冠、天勾1971年带雄鹿夺冠,都有三角进攻的影子在。

后来禅师带队时,队里经常说“谁谁理解三角进攻很快”、“谁谁理解不了三角进攻”。搞得这像个高智商科考题似的。

实际上,1990年秋天,公牛队接受采访时,利文斯顿、帕克森几个人也搞不清楚。当时乔丹直接说三角进攻triangle offense叫做triangle stuff,这语气听着就很敷衍。

结果一年后,就夺冠了?

所以这玩意到底是个啥?

三角进攻,许多人都知道第一步骤:组成个三角。

——许多人也爱吐槽这点:球场上随便三个人,不都能组个三角?

——这方面,马刺至今倒数第二任主帅鲍勃·希尔(他下去就是波波维奇了)一本书里说得很好:马刺不打三角进攻,但也会站强侧三角。大家的间距是one pass away。一次传球的距离。

这样才能拉开空间。

这个三角,三个人彼此的距离该是15英尺到20英尺。

近了远了,对手都敢包夹:近了挤成一堆,远了一次传球到不了容易失误。

这就是所谓三角侧。

三角侧,有人高位拿球,有人角落接应,有人腰位背身要球。

这时能打许多套路可以打,对手也就不敢夹击了。

另一侧有两个人,一个站禁区,一个站高位。

不用问:因为三角侧吸引了注意力,二人侧,人就比较少,比较空。

这就是三角进攻的基本站位:双后卫,单翼侧,双背身。

所以也有人说,三角进攻是two guard双卫阵型,那是区别于像三巨头凯尔特人那种1-2-2落位,朗多单人弧顶的意思。

三角进攻具体怎么打人呢?

看下面这个:2010年湖人的三角落位。

理想状况是,落好位了,强侧三角站定。

慈世平是启动者,高位吊球给腰位加索尔;加索尔拿球时,可以背打,可以给费舍尔与内切的慈世平。

是为内线轴。

而慈世平也可以直接给左翼,科比和拜纳姆二人转,空间很大,很舒服地单挑。

妙在这里有许多后续变招。

比如,加索尔拿球之后,三角的另两角费舍尔和慈世平是可以向左侧走位的,左侧的科比则可以向右侧切:这样加索尔和科比形成右侧二人转,左侧拜纳姆、慈世平和费舍尔又一个三角。

三人侧打你,二人转打你,都可以。

三人随时刻意变二人,二人随时可以变三人。而且还有大量的强弱侧横向走位搞你。

你堆积一侧,我随时可以转换到弱点来打你。

你老实防守,我照样打。

这个套路的特色,您也一定看明白了:

——因为进攻启动靠高位吊传,所以不太需要球队有突分狂魔,有个皮彭慈世平沃顿这样的前锋吊传手就能启动。

——因为是双卫套路,所以三角进攻中没有主控手。皮彭1992年场均7助攻算是很高了。公牛和湖人王朝,都没有场均助攻上双的持球手。人人摸球,人人走位。

——每个人都要能传能切能投。所以控卫多是帕克森、科尔、鱼主席这类射手,前锋多是库科奇、皮彭、奥多姆、沃顿这类策应的人物。

——有不止一个背身单打需求。所以公牛和湖人都有起码两个场均20分的攻击手,还都有内线。

——:这玩意说是拉开空间、适合单打,但其实内线堆积、球权减少。

特别考验外围的单打技巧:毕竟现在流行内线拉开禁区,后卫一脑门子进去。但三角进攻里,内线可没法那么舒服地给你清空。

禅师自己的师傅是带尼克斯夺冠的霍尔兹曼老爷子,名言:

“篮球又他妈不是火箭科学,哪那么麻烦?重要的是搞定人!”

禅师自己在尼克斯时,也就是个蓝领,靠激情热血过日子。1970和1973年的尼克斯号称史上最团队的队伍,韦斯特总结:“他们人人都能投15英尺篮子,人人都传球。”

所以他搞三角进攻,说难听点就是:

乔丹放弃球权,大家把球传起来,大家走起来。

他后来在湖人没事就不叫暂停,老一副莫测高深脸让球员们自己解决问题,说白了就是:

当一锤子买卖套路被打死了,大家也能把套路打起来。

好,说三角进攻的历年影响。

1987年乔丹场均37分,1988年场均35分,1989年场均32分8篮板8助攻。

到三角进攻起来后,1990-91季,乔丹场均32分6篮板6助攻,公牛61胜,最后夺冠。那年总决赛他突破分球很自如:五场比赛场均31分11助攻。

1992年公牛67胜,乔丹场均30分夺冠。总决赛第一场半场35分全场39分,第五场46分。蝉联冠军。

1993年公牛只有57胜了:三连冠的第三年嘛。乔丹场均就到了33分。总决赛场均41分——实际上,那年总决赛定鼎战33分,是全系列他唯一得分不到40分的比赛。

说白了就是:乔丹让全队跑三角进攻,自己悠着打;到三连冠带不动了,自己扛。

乔丹退役那两年,虽然加了科尔朗利库科奇,但公牛进攻直线从联盟顶尖掉联盟中游,就因为球队少一个真杀手。

三角侧没致命杀手,二人边没有持球魔王,怎么打?

后三连冠,乔丹个人能力事实上是不如前三冠的。场均得分也是1996年30、1997年29.6(当时我还小,看着特别震惊,总觉得他下了30分是个历史级时刻),下一年28.7。

但公牛常规赛72胜、69胜和62胜。

是后三冠队友比较强吗?

好像也未必尽然。

说一个很有趣的细节。

许多人说后三冠乔丹,都会想到他的背身后仰跳投。

其实这招他1980年代就有。

为什么后三冠特别显呢?

1988到1993年,乔丹场均助攻都在5.5次以上。后三冠是4.3、4.3、3.5。

是他独了,不肯传球了吗?好像也不是。

前三冠时,乔丹的面筐进攻居多。他常是三角进攻两个高位启动者之一。

后三冠时,乔丹有了更多的弱侧切出拿球中投、换位下去背身拿球,然后就是直接后仰翻身跳投。

前三冠他是攻击手,后三冠他是三角进攻轴心。球权是自己放弃的。

所以能力虽然不如前三冠,但战术执行力却严谨得多了。

当然,到1998年,终究大家都老了。所以才会有著名的“前三节跑三角进攻,最后一节迈克尔自己来”的事。

以及,当乔丹不需要得分时,助攻数据没啥问题。1996-97季,皮彭拿下生涯最高47分那场,乔丹12次助攻。

顺便说湖人。

1999年禅师去湖人时,就说鲨鱼很适合三角进攻。

的确。三角进攻要的是个内线轴。当年的张伯伦天勾,后三冠的乔丹,再到鲨鱼,那都是一拿球就指挥若定风云变色的人哪。

科比年轻时跟鲨鱼不睦,也可以理解:毕竟这个套路内线一堆人,科比打着很不爽就是了。

2001年季后赛打西部系列时,OK双核爆发。其实真看比赛您会发现,禅师的解决之道是:

主场鲨鱼,客场科比。鲨鱼科比经常不在一侧。鲨鱼三人侧,科比二人侧。鲨鱼阵地战,科比转换战。

说是兼容,其实也不兼容。

只是俩人都有独打一侧的能力罢了。

湖人2004-2007一直不顺,科比得分逆天也很吃力,终于2007-08季开始复兴。是因为前有拜纳姆(虽然中途受伤),后有加索尔。

说白了:三角进攻有个轴了,不用依赖夸梅·布朗和克里斯·米姆这类了。

加索尔对科比的意义尤其巨大,大在哪儿?

——拜纳姆有吨位,但不够灵活。

——奥多姆够灵活,但注意力不够。

加索尔的背打远不如鲨鱼,但他能要位,能当轴,能传球,能跟科比打二人侧挡拆,能弱侧转移给科比打……总之,有他这个战术部件,三角进攻就活了。

大概就是这样子:

乔丹与科比本身不需要三角进攻,这套路甚至在早年,还限制了他们的进攻能力。

但这套路能带起其他人,让其他人有得玩,也知道怎么玩。也让禅师的公牛和湖人,球权分配得出来。

妙在他们各自的调整。

1991-93的公牛,2000-02的湖人,三角进攻更像是“乔丹、鲨鱼与科比跟队友一起玩玩”的东西。

但1995-98年,爆发力和速度不及巅峰但更聪明了的乔丹,成了三角进攻的战术支点;这个套路又格外适合聪明灵活的罗德曼。

2008-10年,爆发力和速度不及巅峰:但更聪明了的科比,完全融入了三角进攻:这个套路又格外适合策应轴加索尔。

于是,就这样了。

话说,三角进攻只是个进攻套路。里头的基本思想,许多地方都在用。

所以2014年科尔上任时说会在勇士试一些三角的思想,实际并没用三角进攻的具体套路。

但拉开空间、站位、大量换边、球权分配、高位一传启动之类的,是融汇在细节里的。

以及,我们都熟悉的一件事:

姚明在范甘迪手下时,就是个内线杀器,硬塞德奥特。

阿德尔曼带姚明时,很懂得利用姚明的低位威胁。2007-09季,球队经常走走三角。姚明强侧落位时,底线那个经常是巴蒂尔;当然也有斯科拉做三角轴,姚明落二人侧的。

2009年季后赛第一场姚明对开拓者9投9中,就是连续单侧三角后二人边打姚明单吃普尔兹比拉。

之后开拓者用绕前,球队也就大量用弱侧内切了:还是三角的思想应用。

嗯,大概就是这样:

对比前三冠乔丹和后三冠乔丹,对比前三冠科比和后二冠科比。

一个人能力最强的时候,与一个人战术执行力最强的时候,未必是一回事。

就像德克得分能力最缤纷多彩时,是2003-07年,但作为轴心战术执行力最强的时刻,是他老去的2011年——夺冠了。

就像勒布朗个人攻防最恣肆洋溢的,是2008-09季,但作为一个战术轴心,能够随时提供球队所需让球队无限运转的,是2012-13季——也包括2012年季后赛。

就像纳什到30岁才被丹东尼授予了无限挡拆发动权然后开始刷MVP反过来成就了丹东尼的大名。

这也是为什么超级巨星越到后来,越懒得显出年轻时那么无所不能。

一半是老了,懒得玩花了,一下子解决多好。

一半是,作为战术部件的自觉:

动作越少越快,越是有效。

科比后两冠时的试探步直接连强投,乔丹后三冠时的背身接球直接后仰,都已经不是“我要展示自己多能耐”,而是“作为进攻机器最重要的一环,我要显示我能持续解决问题”。

——樱木花道在湘北对丰玉战时,被安西教练提示:

看着流川,三倍苦练,不然:

然而樱木花道别辟蹊径,在对山王一战就(在‌影响力上)并肩了流川。

靠的不是技术上赶超了流川,而是:

将自己的战术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因为篮球到底是一项团队运动。

虽然个人能力最强的巨星,往往越到生涯后期,才越明白这道理;但一旦明白而且执行起来了,那就不得了了。

1.《乔丹之于公牛,科比之于湖人:三角进攻是个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乔丹之于公牛,科比之于湖人:三角进攻是个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04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