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临汾新闻网讯在临汾,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基层体育人,他无怨无悔始终坚守,用自己的平凡筑牢中国体育的基石,对体育事业鞠躬尽瘁。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12月15日,记者见到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谈及体育,他滔滔不绝。

自幼学武终身习练

郝茂林今年68岁,出生在武术世家,在父亲的影响和熏陶下,他从小对武术格外感兴趣。“我8岁开始跟着姥爷学习武术,每天‘闻鸡起舞’,十分辛苦。”郝茂林说,姥爷对他非常严格,每一个动作都要练好,做不好就让重复几百遍,这练就了他的耐力,也让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

有了功底后,郝茂林便跟着梁昌国老师进行专业的武术训练,后来还跟着体校李福宝老师学习了乒乓球,跟着朱一奎教练学习了篮球;16岁在晋南工艺美术厂工作时,他利用业余时间,跟着老师学习书法、绘画并组织了篮球队,经常参加各种等级赛,在当时小有名气;26岁被调到山西省运输公司组建了专业的篮球队。

这期间,郝茂林并没有间断习武,多次向名家拜师学艺,先后跟霍县的张存建学习霍县通背拳,洪洞的徐凤山学习洪洞通背拳,山西大学武术教授陈生甫习练武手拳、鞭杆,上海气功大师朱临根(称东方大力士)习练摔跤、拳击以及一百斤的大刀表演,还跟着临汾佛汉拳老拳师习练,这一学就是60年。

投身武术热衷传播

在名师指点下,郝茂林认识到学习武术不只是为了强身健体,更要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光荣使命。1985年,为了发展武术事业,郝茂林成立了临汾市第一家武术馆,让武术爱好者拥有了自己的“家”,并在1994年投资举办了临汾市首届武术比赛。

多年来,郝茂林每逢节假日就会准时出现在师大体育场,或教中老年朋友学习武术,或教青少年爱好者打篮球。郝茂林要求每一位学员“习武先习德”,要有道德、讲诚信、有团队意识、懂得互相合作。

练武时,他为了让大家领悟到武术技击的精髓,经常把每一个动作都分解开来,还把武术中的动静结合、心平气和等武术精神渗透给大家,让大家将武术精神与生活、学习、工作有机结合。“我教过的孩子个个都勤奋好学,几乎没有不良嗜好。”郝茂林自豪地说。

他认为,练武就要练到“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境界,做到拳不打力,力不打功,功不打巧。他嘴里说着“人有两扇门,全凭脚打人,出手不见手,见手人难受”。话音刚落,就听见“咚”的一声,郝茂林展示了一个武术动作,整个房间也跟着震颤,练武的人,浑身都是刺,一个动作打到你,就跟蜂蛰了一样疼。”他笑着说,在他身上到处都能看到武术的身影,如打篮球时,尽管他的脚步跟不上年轻人,但在进攻时他柔和的手感却让防守他的年轻人很犯难。

全家与体育结缘

如今,郝茂林的子女和孙子也都从事与体育和武术相关的工作。自1989年以来,郝茂林一家人参加的全国以及省市的各种体育比赛,获得了不少表彰和奖励。

“去年16岁的外孙参加全国武术比赛,获得了一金两银的好成绩,我感到特别骄傲。”郝茂林说,他们家与体育有着不解之缘,现在连8岁的小孙子也跟着他习武,相信也会是一个运动好手。

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洗礼,走过了不平凡的春秋岁月,郝茂林虽已年近古稀,但浓浓的武术情支撑着他,仍然继续奔走在生命的跑道上,或指导,或观摩,或切磋,或交流,或传授,忙得不亦乐乎!有人问他,都是儿孙满堂的人了,为啥不好好地享一下清福?他说:只要跑得动,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我想让更多的人通过体育锻炼而受益,有更加健康的身体,更充实的生活!”

记者 张莹超 梁丽

1.《临汾哪里学武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临汾哪里学武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085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