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279年,钓鱼城的守城皇家将军决定带领士兵向元朝投降。

在古代,忠君报国,杀身成仁的观点流行,投降是只有懦夫才会做的事儿,但为何王立投降后却受到百姓的爱戴,并被后世称为“英雄”,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曲折的事儿呢?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根据历史记载我们得知,钓鱼城是唯一一个没有被蒙古攻克的城市,既然没有被攻破,为何王立要投降呢?1235年,蒙军开始对南宋发起进攻,此时宋蒙战争全面爆发。但因蒙古窝阔台汗去世,蒙军内部突发矛盾。得知消息后,宋军抓住时机,在四川创建山城防御体系,而钓鱼城就是防护体系中最核心和坚固的堡垒。

钓鱼城在守军主将的指挥下,一次又一次地击退蒙军,为南宋赢得喘息的机会。直到忽必烈即汗位后,南宋被灭亡,王立为了保住城中百姓的性命,他决定弃城投降。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就这样,交给了元军,这座英雄的钓鱼城最终陷落了。

在战场上有句古话:“投降着不杀”但为何22年之后,王立却被忽必烈的继承者给处死了呢?

王立将自己的投降书交给了西枢密院的副使李德辉,而李德辉也早有招降王立之意。不料这个消息却被东枢密院的统领合丹得知,合丹是元蒙哥汗的旧部,而蒙哥汗就是在攻打钓鱼城的过程中,被王立杀死在城下。

于是合丹联合原南宋大臣共同诬陷王立,其实在忽必烈心中早就想将王立处死,只是缺少一个理由。于是忽必烈当即下了一道旨意,准备处死王立。

但此时,忽必烈却收到李德辉的一道加急奏折,看完之后忽必烈竟放弃了处死王立的想法,奏折的内容大概是:如果贸然处死王立,必然会引起钓鱼城臣民众怒,有很大的可能会让钓鱼城将领再次起兵抗元。

这道奏折,直击忽必烈内心深处的忧虑,于是他当即将处死王立的奏折变成将其招到京都就职。

可是天算不如人算,忽必烈去世后,元成宗刚继位,便下了命令将王立处死。

元成宗继位后,西南地区的反元势力开始活跃,而就在此时王立却提出辞官,对于一个武官来说50岁仍是壮年,此时元成宗便已经起了疑心,决不能放虎归山。于是当即下了命令,将王立处死。

对于王立投降的行为,有两种不一样的看法。一些人认为他是懦夫,既然钓鱼城已经坚守了36年,为何要中途放弃呢?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王立十分明智,南宋已经灭亡,最重要的就是保住百姓的性命。

但小编却认为,王立之所以投降有两点原因,其一,南宋已经灭亡,钓鱼城继续坚守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当前最重要的就是保住百姓的性命。其二,王立曾经在钓鱼城重创元军,杀死了元朝的大将数员,他投降不投降都会死,小编想,他不会想以身做示范,他要让后人知道,投降元朝不会有好下场,最终王立用自己的生命验证了,元朝的皇帝的话不可信!

虽然,忽必烈得到了钓鱼城,元成宗杀死了王立,但却丢了皇帝的名誉,王立却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自己的人格,是值得被后代称颂的。

1.《合川钓鱼城英雄有哪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合川钓鱼城英雄有哪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101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