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罕布拉宫

宫殿之城

PALACE INTRODUCTION

The peak of Moore art in Spain

Mysterious dream;Luxury beautifult

神秘梦幻,奢华绝美

* 阿尔罕布拉宫建在高高的山坡上,由城堡、花园、庭院、天井、拱门长廊、了望塔等一系列建筑构成,里面错综复杂的镶嵌式墙壁和天花板设计使得整个宫殿显得极其奢华。具有浓厚的摩尔文化特点,代表了西班牙摩尔艺术的顶峰,有着“宫殿之城”之称。

文化遗产

CULTURAL HERITAGE

惊艳绝伦,神秘优雅

* 阿尔罕布拉宫是摩尔人在西班牙的最后一个穆斯林王朝的宫殿,建筑极尽奢华,是公认的摩尔人建筑艺术的典范,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建筑之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繁复精美,登峰造极

* 立于廊下,细细打量,让人发出阵阵感叹,房间内部的柱头、屋梁雕刻了繁复精美的花纹和阿拉伯文字,在幽暗的光线下散发出一种优雅和神秘。

精致雕饰,叹为观止

* 细腻的工艺,精美的雕饰,不厌其烦的执着创造,让后人叹为观止,这是摩尔人留存在西班牙所有古迹中的精华,有“世界奇迹”之称。

世界奇迹

WONDER OF THE WORLD

十九世纪遗迹,修复数百年

* 如此精细繁复雕刻装饰的宫殿,在其被荒废了数百年后重新修复,毫无疑问会是个漫长的过程。从19世纪初直到今天,阿尔罕布拉宫的修复一直在进行之中。

隐没在绿树丛中的阿尔罕布拉宫

阿尔罕布拉宫内部如同梦幻世界

PART I

阿尔罕布拉宫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西班牙位于地中海西岸的伊比利亚半岛,是西南欧的门户。

公元711年,被西方称为摩尔人的阿拉伯帝国的军队跨海登陆西班牙,并用7年时间征服了该地,打破了基督教在伊比利亚半岛一统天下的局面。

西班牙(红色部分)的地理位置

公元756年,第一位摩尔国王阿卜杜·拉赫曼一世定都科尔多瓦,从此开始了摩尔人对西班牙长达近800年的统治。

公元11世纪初,基督教王国的光复运动不断向南推进,科尔多瓦的哈里发王国分裂为23个小国家,格拉纳达王国就是在这时建立的。

随着基督教的入侵,分裂后的伊斯兰小国一个个被占领,公元1231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势力范围仅限于格拉纳达城。

失去领地的穆斯林纷纷逃到格拉纳达,使得这里人才荟萃,文化发达,把阿拉伯人的艺术成就推向高峰。弹丸之地的格拉纳达,东西不到70英里,南北只有25英里,却集中了穆斯林西班牙800多年的文物精华。

格拉纳达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

穆斯林加强防范,在格拉纳达的北部和西北边境上竖起了无数个堡垒和守望塔,平均五六米的距离就有一个堡垒,历史学家伊本·卡哈提认为当时的守望塔有14000个,遍布格拉纳达,以防袭击。

就是这样一座孤城,不仅在政治上使得这个王朝在西班牙延长了250年,而且在文化艺术上也留下了阿尔罕布拉宫这样绝世无双的杰作。

阿尔罕布拉宫与格拉纳达夜景

PART II

阿尔罕布拉宫保存至今的原因

1492年,天主教双王——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和她的丈夫费尔南多二世率领军队包围了格拉纳达,他们希望尽早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因此提出了相当宽容的政策,希望穆斯林交出城堡投降。

费尔南多二世

苏丹保布迪尔不想让阿尔罕布拉宫血流成河,决定交出城堡,离开这里流亡非洲。

1492年1月2日,基督徒大军涌入格拉纳达,所有尖塔上的“新月被十字架所代替”,这座被阿拉伯穆斯林经营了数百年的文化名城失陷,结束了穆斯林及伊斯兰教在西班牙近800年的统治历史,标志着天主教徒历时500年的“光复运动”最终得以胜利,也标志着西班牙国家的统一。这一天,为庆祝这历史性的胜利,欧洲所有的天主教堂都响起了钟声。

阿尔罕布拉宫的堡垒和兵营遗迹,显示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历史

据说,当基督教军队到达阿尔罕布拉宫时,为了不看见基督教的旗帜升到宫殿上空,苏丹保布迪尔带着他的眷属,王后穿着绚丽的盛装,伤心地离开了这座美丽的宫殿。

当他站在磐石重叠的高地上,回首看了一眼即将离开的宫殿,不禁连声叹息,潸然泪下,而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就像女人一样为你未能像个男子汉那样保卫王国而哭泣。”

直到现在,那个高地还被叫做“摩尔人最后的叹息”。

防守阿尔罕布拉宫的炮台遗迹

兵不血刃收复了摩尔人在西班牙的最后一个城市,伊莎贝拉一世非常高兴,她对伊斯兰文化表现出了极大尊重,并和丈夫费尔南多一起精心保护了阿尔罕布拉宫,把它称为“世上罕见的富丽堂皇的建筑”,这在基督教如日中天的年代如此大度实属难能可贵。

伊莎贝拉一世

在世界史上,伊莎贝拉一世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就是在1492年,她准许哥伦布远航探险,给他最优惠的条件。由于财政吃紧,伊莎贝拉拿出自己装满首饰的首饰盒给哥伦布作为资助。这样才有了强大的西班牙和新兴的美利坚,才有了今日世界的格局。

哥伦布

她的继承人也秉承旨意,对阿尔罕布拉宫尽力保护。她的外孙卡洛斯五世(又称查理五世)1516年成为西班牙的国王,1520年正式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他野心勃勃想把全世界都统一到天主教的十字架下并成为欧洲的霸主,即便如此,他对摩尔建筑却情有独钟。

卡洛斯五世

1526年,卡洛斯五世与新婚妻子到阿尔罕布拉宫度蜜月时,被这座宫殿的美折服了,不禁感叹到:“失去这座宫殿是摩尔人的一大不幸啊!”他原本想把阿尔罕布拉宫摧毁再建新的宫殿,现在打消了这样的念头,而是决定每年拨款维修阿尔罕布拉宫,并紧挨着阿尔罕布拉宫又修建了一座不同风格的宫殿,就是现在的卡洛斯五世宫。

卡洛斯五世宫具有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特色,负责工程的是米开朗基罗的学生,建筑师佩德罗·马秋卡(Pedro Machuca)。

卡洛斯五世宫具有明显的文艺复兴特色,与阿尔罕布拉宫的摩尔人建筑风格截然不同。

外墙上的装饰,纪念卡洛斯五世的胜利与辉煌帝业。

卡洛斯五世宫从外面看是一座四方形建筑,内部却围合出一个圆形的、带柱廊的庭院。

阿尔罕布拉宫外观,绿框为摩尔宫殿部分,红框为查理五世宫殿部分

1756年,圣费尔南多艺术学院成立,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详细地记录阿尔罕布拉宫的建筑和装饰,并要求不带任何艺术偏见地维护这座宫殿。这项工程进行了40多年。

此后历代天主教君主对阿尔罕布拉宫都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积极维护这座宫殿,这才使这座宫殿能够从13世纪延续至今。

从13世纪延续至今的阿尔罕布拉宫与其旁边的阿尔拜辛区

PART III

阿尔罕布拉宫是如何举世闻名的

从19世纪初,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建筑师、历史学家等纷纷来到阿尔罕布拉宫,通过研究,使世人逐渐了解了这个神奇的东方宫殿。

这些研究者中间,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的外交官员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1829年,他旅行至此,无意中发现了阿尔罕布拉宫,沉醉于这里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在这里孤身探幽,用3个多月的时间仔细进行考察,写下了《阿尔罕布拉宫的故事》(Tales of the Alhambra)一书,唤醒了英语国家对阿尔罕布拉宫的注意。

华盛顿·欧文

华盛顿·欧文曾经在阿尔罕布拉宫的居室,正是他让阿尔罕布拉宫这颗蒙尘已久的明珠重新光彩夺目。

1870年,西班牙政府宣布阿尔罕布拉宫为西班牙保护文物。

1896年的一天,被誉为“吉他史上肖邦”的西班牙作曲家塔雷加来到阿尔罕布拉宫,他来时正值黄昏日落,余晖染尽重重庭院,弥漫着忧伤的氛围。塔雷加感时伤怀,谱就了《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这一穿越百年的吉他名曲,使得阿尔罕布拉宫也随之闻名世界。

这首曲子从头到尾都运用了吉他技巧中的“轮指法”演奏,颤音的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了解吉他的人很难想象它是由一把吉他的独奏来完成的。它抒发了对历史的无限感慨,让人遥想当年朝歌夜弦、富丽堂皇的场景,已成为如今的“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被誉为“吉他史上肖邦”的西班牙作曲家弗朗西斯科·塔雷加

后来,歌星Sarah Brightman将《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填词吟唱:

乌木般的记忆,在香味中酣眠;

温柔弥散你房中。我挚爱的阿尔罕布拉宫。

见证成千的爱,与你共生;

依依灯火,透出你窗口。绝望阿尔罕布拉宫。

你闪耀的梦想,是海上的星子;

月亮和唱着,你的静默。阿尔罕布拉宫。

如泪的常春藤,是亡国的哀泣;

剑与玫瑰之间,萌发橄榄青枝。我挚爱的阿尔罕布拉宫。

你月亮般的气息,永存我心;

又如阳光,普照村落。阿尔汉布拉宫。

我梦想着阿尔罕不拉宫,我挚爱的阿尔罕布拉宫。”

乌木般的记忆,在香味中酣眠;

温柔弥散你房中。我挚爱的阿尔罕布拉宫。

见证成千的爱,与你共生;

依依灯火,透出你窗口。绝望阿尔罕布拉宫。

你闪耀的梦想,是海上的星子;

月亮和唱着,你的静默。阿尔罕布拉宫。

如泪的常春藤,是亡国的哀泣;

剑与玫瑰之间,萌发橄榄青枝。我挚爱的阿尔罕布拉宫。

你月亮般的气息,永存我心;

又如阳光,普照村落。阿尔汉布拉宫。

我梦想着阿尔罕不拉宫,我挚爱的阿尔罕布拉宫。”

1986年,阿尔罕布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4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

现在的阿尔罕布拉宫已经由遗产保护专业人员进行保护,经过了几百年的努力,现代人才能够有机会看到这个“天方夜谭”般的宫殿。

从19世纪直到今天,阿尔罕布拉宫的修复一直在进行之中。

PART Ⅳ

阿尔罕布拉宫的梦幻世界

据说在西班牙有这样一句名言:世上没有比生在格拉纳达却是个瞎子更悲惨的遭遇了。

从这句名言可以看出阿尔罕布拉宫是如何富有魅力,不容错过的。

无论对西班牙还是对欧洲,阿尔罕布拉宫都是整个阿拉伯建筑最完美的体现。

阿尔罕布拉宫是阿拉伯建筑最完美的体现

当初摩尔人为了抵御基督教徒的进攻,把阿尔罕布拉宫建在地形险要的拉萨比冈山的山麓上。阿尔罕布拉宫本身就像一个绿洲,其四周环绕着2000米长的红色围墙,沿墙耸立着23个厚重的、堡垒式的方塔,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

在阿拉伯语中,“阿尔罕布拉”就是红色的意思,据说宫殿的设计师是受到夕阳余晖色调的启发,将这里的建筑定调为深红色。除了围墙外,宫殿的外墙也是红色的,用细砂和泥土烧制的砖块砌筑,因此这里又被称为“红堡”。

摩尔诗人用“翡翠中的珍珠”来描述其建筑明亮的色泽,以及周边丰饶的森林资源。

在阿拉伯语中,“阿尔罕布拉”就是红色之意

虽然阿尔罕布拉宫外表显得有些沉闷,但建筑内部却宛若仙境,全然是《一千零一夜》的奇妙景观。

在阿尔罕布拉宫中,有四个主要的中庭(或称为内院):桃金娘中庭、狮庭、达拉哈中庭和雷哈中庭。环绕这些中庭的周边建筑的布局都非常精确而对称,但每一中庭综合体的自身空间组织却较为自由。就这四个中庭而言,最负盛名的当属“桃金娘中庭”和“狮庭”。

宫殿中的“桃金娘中庭(Patio de los Arrayanes)”是一处引人注目的大庭院,也是阿尔罕布拉宫最为重要的群体空间,是外交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它由大理石列柱围合而成,其间是一个浅而平的矩形反射水池,以及漂亮的中央喷泉。在水池旁侧排列着两行桃金娘树篱,这也是该中庭名称的渊源。

桃金娘中庭,建筑倒影入水,如同流动一般。

庭院中精美的建筑细节

桃金娘树篱的种植则要溯源于1492年西班牙占领该地之后。在桃金娘中庭内,可以欣赏两个极佳的建筑外观,其一的主景为一座超出40米的高塔,在塔上能够观看引人入胜的美景。周边建筑投影于水池中,纤巧的立柱、优雅的拱券、以及回廊外墙上精致的传统格状图案,与静谧而清澈的池水交相辉映,使人恍如处于漂浮空灵的圣地之中。

通过桃金娘中庭东侧,可以来到狮庭,也即苏丹家庭的中心。在这个穆罕默德五世宫殿中,四个大厅环绕一个非常著名的中庭——狮庭(Patio delos Leones)。列柱支撑起雕刻精美考究的拱形回廊,从柱间向中庭看去,其中心处有12只强劲有力的白色大理石狮托起一个大水钵(喷泉),它们结合中心处的大水钵布局成环状。由于《可兰经》禁止采用动物或人的形象来作为装饰物,所以,在阿拉伯艺术中,这种用狮子雕像来支承喷泉的做法是很令人称奇的,可将其理解为君权和胜利的象征,而这里的狮子雕像的形态还会让人回想起古代波斯雕刻家的作品。

狮庭是一个经典的阿拉伯式庭院,由两条水渠将其四分。水从石狮的口中泻出,经由这两条水渠流向围合中庭的四个走廊。走廊由124根棕榈树般的柱子架设,拱门及走廊顶棚上的拼花图案尺度适宜,且相当精美:其拱门由石头雕刻而成,做工精细、考究、错综复杂,同样,走廊顶棚也表现出当时极其精湛的木工手艺。由于柱身较为纤细,常常将四根立柱组合在一起,这样,既满足了支撑结构的需求,又增添了庭院建筑的层次感,使空间更为丰富、细腻。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放松精神和转换个人心态。在狮庭,同样可以看到与中世纪修道院相似的回廊。它按照黄金分割比加以划分和组织,其全部的比例及尺度都相当经典。所以,这种水景体系既有制冷作用,又具有装饰性。

精美绝伦的狮子中庭

在欣赏了几处西班牙王室庭园之后,可以看出,“装饰”在阿尔罕布拉宫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在西班牙伊斯兰园林中,最有意义的装饰元素包括:铺砌釉面砖的壁脚板、墙身、横饰带、覆有装饰性植物主题图案的系列拱门,以及用弓形、钟乳石等修饰的顶棚等。在这些装饰性元素的作用下,中庭回廊的外观显得豪华而耀眼。

沿着螺旋状阶梯往上来到守望台,为阿尔罕布拉最高点,可以瞭望格拉纳达全景。2010年的大片Knight And Day危情谍战有段枪战的戏就在阿尔汉布拉宫,Tom Cruise汤姆·克鲁斯和神一样勇不可挡。

阿尔罕布拉宫的内部装饰细节

也许,就是这样不计成本的精雕细琢和尽善尽美的奢华追求,让摩尔人在玩物丧志中耗尽了财力,失去了江山,而叱咤风云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贝尔也为它的魅力所倾倒,将格拉纳达选作自己的归宿之地。

只是昔日的繁华盛况已随风而去,只留下这精美绝伦、四壁空空的殿堂,在猎猎天风中悄声呼唤逝去的文明。

昔日繁华不再,只留下这沉默的城堡,默默观看历史的变迁。

世界的文明是多样的,像阿尔罕布拉宫相容互见的例子并不多见,打开历史,不同文明间的冲突比比皆是。百年间,中华文明也在这些冲突中尽受其害,“火烧圆明园”就是一例。

圆明园遗址

因此,阿尔罕布拉宫的价值,除了其无与伦比的建筑与装饰艺术外,还具有不同文明包容、融合的见证意义。

定制您的西葡之旅

1.《世上竟有这样天方夜谭般的宫殿:阿尔罕布拉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世上竟有这样天方夜谭般的宫殿:阿尔罕布拉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4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