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2路2单元低音倒相式音箱,倒相管与箱体一体成型

驱动单元:1英寸Accuton顶级Cell系列C25陶瓷高音 /顶级Cell系列BD25钻石高音

7英寸Accuton新款陶瓷振膜中低音单元

频率响应:38Hz-40kHz /38Hz-60kHz(in room)

高音:单元可前后移动,让不同的听音距离都能得到完美的相位特性,提供激光测距仪辅助高音的相位调整

箱体:用高强度高阻尼的特殊复合材料浇铸成型,且由两种不同特性的树脂材料复合而成

灵敏度:约88dB

额定阻抗:8Ω

分频器:高低都是4阶分频(-24dB/oct),并有补偿线路。

采用德国Mundorf 银箔油浸电 容、Mundorf电阻以及铜箔空芯电感、特制的石墨 阻等发烧元件(lune Diamond音箱元件更加升级)

吸音材料:无脱脂纯羊毛

接线端子:德国WBT高级接线柱

净重:约26kg(每只)

体积(宽×高×深):220mm×335mm×370mm(低音箱体),高音金属筒部分高出约80mm

外饰:白色金属烤漆(标配版本,如需特殊颜色可协商定制)

因文章篇幅所限,上一篇里我们只介绍了Lune 和Lune Diamond的设计特点,因为这两对音箱的设计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和毫不妥协,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让读者了解得仔细些。

那么,具体在声音表现上,这两款音箱有什么特点呢?

和我们其它几款音箱一样,Lune 和Lune Diamond属于比较好推的,这当然来自于它比较高的灵敏度(有些人会误以为高阶分频器会导致灵敏度变低——其实不一定),比较平缓的阻抗曲线,还有平衡度很好的声音,特别是低频下盘稳定,声音不轻飘。

我用德国AA的前后级、美国杰夫罗兰(乐林)的前后级、北京肖桂永先生的X坐标品牌的GM70单端并联的60瓦胆机,以及我家的Shindo前级+麦景图MC602后级都搭配过,这些组合各有千秋。德国AA高端前后级推动下展现出来的巨大的声场和浑厚饱满的全频让人喜出望外;美国杰夫罗兰(乐林)的前后级推动下展现出来的晶体管机器的那种细致入微但又带有罗兰风格的内敛音色也让人难忘;还有老肖GM70推动下的宽松和细致兼得的特色,我家Shindo+麦景图组合的细致和稳定,可以说都不负众望,同时我相信还有很多不同的放大器都能推好它们。

因为Lune 和Lune Diamond的大部分声音特色类似,而且声音表现极具魅力,所以我在此谈谈它俩有哪些让我特别自豪和欣喜的声音特色。

Argo的名盘马里纳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演奏的“罗西尼弦乐奏鸣曲”

惊人的信息量,体验超高清的感觉

首先是这两款音箱的极为通透细致的声音特色和巨细无遗的惊人信息量,让人难忘。为什么我用“惊人的信息量”来描述而不只是简单地说它们的“分析力高”呢?因为“分析力高”有时候在不少高音量感偏多的系统上也会给人这种感觉,但是,“惊人的信息量”就不只是高频偏多能营造的假象了。

举个例子来说吧,Argo的名盘马里纳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演奏的“罗西尼弦乐奏鸣曲”,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弦乐天碟,这个录音和Philips的阿卡多的版本可谓一时瑜亮各有千秋,以前我听CD时,更加偏爱Philips的那个版本,因为24bit红盘的高价CD版本能把阿卡多的小提琴的线条感描绘得比较好,加上Philips的阿卡多的版本是弦乐四重奏的编制,容易把声音录得比较细致;听Argo的录音时,总是觉得虽然演绎得更好一些,但是因为是弦乐队编制,乐器数量远多于四重奏的配置,所以弦乐群奏时的声音线条感有点粗。

但是到了黑胶上,特别是使用早期的椭圆标大Argo版本黑胶再来听这个录音,Lune 和Lune Diamond的表现让我震惊得合不拢嘴——难怪这个录音号称弦乐天碟啊,因为它的声音太迷人了——极为细致通透而又波澜起伏——弦乐群奏时薄纱曼舞、波光粼粼的空气感,密不透风的声音密度,细致到仿佛能看清楚每一把提琴的那种细润缭绕的线条感都跃然眼前啊!而且这个弦乐群奏里包括了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不管是乐器的频域范围还是音色质感都各有不同,现在听起来如此逼真和美好!

十几把提琴同时演奏时,包含了丰富的高频、中频和低频的信息,在Lune 和Lune Diamond的重播下我仿佛是第一次听到这张录音一样惊讶不已,因为能很清晰地感受到一片片弦乐齐奏时空气跟着震荡,弦乐器摩擦的那种麻酥酥的质感非常强烈;而同时又能感受到很好的融合度与分离度,让人体会到这种声音是一把一把的提琴拉出来的,细致的线条感,丝毫不粗也不糊,音场中的各种微小信号反映得非常敏锐,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个录音当年非常畅销,二手的老版黑胶在网络上比较常见,基本上每个黑胶烧友都人手一张了,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体会到这个录音的真正魅力和威力,我也在不少贵价系统上听过黑胶,除了所谓的“厚”和“暖”,很少体会到这种开盘带似的通透度和信息量,这一定与Lune 和Lune Diamond音箱惊人的信息还原能力息息相关!

“惊人的信息量”带来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听人声吟唱,感情特别丰富而且真实。感染力强的人声重播,从来都是细节丰富,委婉动人,呵气如兰的。如果只是厚和粗,而没有那么丰富的表情变化,那么感染力总是有限的。而表情丰富的前提,正是细节多,信息量大啊!

所以我喜欢Lune 和Lune Diamond的人声表现,倒不是它们重播出来的蔡琴比别的音箱更厚或者更壮,而是它唱出来的《民歌蔡琴》更显清纯动人,《蔡琴老歌》更加沧桑低回。

信息量大当然也是伴随着高分辨率而来的,用这两款音箱播放黑胶时,我经常感叹听过了这样的声音,很难回到“低分辨率”的声音系统去了。当然,要体会这样的妙处,最好使用更好的信号源,比如开盘带或者黑胶,如果使用数码音源,也建议使用SACD机或者用数播播放高格式文件。

或者有人要说——这是Accuton单元的特性啊!对,也不完全对。这当然与我们采用的陶瓷/钻石单元有关,但是更大的原因是整体设计得当——毕竟使用Accuton单元的音箱很多了,但是设计不当的话依然不会有通透鲜活的声音——您别不信,我们就听过一对使用了Accuton单元的很昂贵的美国音箱,除了中低频隆起不顺畅之外,中高频也不太通透,测量过后发现它的相位特性不佳,导致了虽然使用了这么好的单元,但是声音沉闷信息量不好.........

MMG公司的天碟——谢德林改编的《敲击卡门》

电火石光的瞬态响应,鲜活无比的声音

第二个值得一说的是,Lune 和Lune Diamond的瞬态响应特别出色。瞬态快有什么好处呢?这样才能更像真实乐器发出来的声音,而不是“罐头声”,这也是很多高端音箱厂追求的一个要点。

有些人不理解瞬态特性好带来的优点,反而以为速度快的声音就是“着急”,就是“冲”,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如果感觉声音“着急”“冲”,那一定是音箱设计上还有问题没有解决好。瞬态特性好是难得的优点,它会让人听到声音起落之间的清晰过程,让声音的猝发和停止更加接近原始的波形,而更少延时和压缩。

听《秋思》这张古筝的CD录音时,Lune 和Lune Diamond将演奏者李炜手指接触琴弦时的那种微妙的质感表现得栩栩如生,因为瞬态特性好,录音中现场空气震荡的那种泛音和空气感的表达也更加真实和完整。

如果喜欢听钢琴,瞬态特性好更是巨大的优势,它会让钢琴的弹奏更有跳跃感,更能体会触键的力度和技巧变化更加丰富和微妙;也会让打击乐、铜管乐的那种破金之声更加逼真和饱满。

这些可能还只是局部的,总之,瞬态特性好,会让我们听到信息量更丰富,起落更加迅猛的声音,也是更加鲜活生动的声音,而不是死气沉沉的罐头声。

谢德林改编的《敲击卡门》被多次录音,也出现了不少发烧名盘。我特别喜欢MMG公司录制的全明星打击乐队版本的那个录音,各种敲击乐器简直美不胜收。后来马浚先生购买了这个版权,以FIM唱片公司之名又出版了CD和黑胶。这个录音里,打击乐录制得非常纤细和通透,高频的泛音绵延,空间感非常好。如果听黑胶版本,特别是头版黑胶,那你会发现打击乐器的质感非常逼真,细节非常多,瞬态也极快。如果音箱的瞬态特性不好,打击乐听起来就有点软绵绵的,音头的力度和泛音的延绵就会差了,乐器的质感就逊色了。

Argo的名盘布里顿的诺亚方舟

极佳的空间感和舞台感

Lune 和Lune Diamond音箱的设计要点就是追求高阶分频下的完美的相位特性,这么高难度的问题通过设计师何斌武先生的努力也做到了。换句话说,这两款音箱应该是有特别优秀的相位特性,所以它们的音场还原能力,结像定位能力和舞台感是特别出色的。

良好的舞台感和定位能力是不是小音箱擅长的,但是能把这些优点做到特别出色的也其实不是很多。书架箱虽然相对来说容易在这方面做得好,但是Lune音箱能精确地调整相位特性的这个功能还是非常少见的。

为了方便用户,我们随包装附送了一个激光测距仪,使用者可以根据我们的说明书来设置,这样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有很好的表现。当然您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一些微调。

必须说Lune和Lune Diamond音箱的舞台感特别好,舞台的宽度和深度非常出色,而且层次、定位非常清晰。在我家时对比过一对非常昂贵的欧洲产书架箱,不仅信息量明显不如Lune和Lune Diamond音箱,而且音场的深度、定位的稳定和清晰度都不如,特别是在乐队齐奏时,乐器一多就容易乱和混杂,远不如Lune和Lune Diamond音箱那么清晰与稳定。

Argo的名盘布里顿的诺亚方舟,用Lune播放起来音场非常巨大和立体,舞台感强烈,录音时演出者在舞台上的移动和演唱时的抑扬顿挫历历在目,3D空间感触手可及。虽然我在很多系统上听过这张CD,但是在Lune上听这个黑胶时,第一次听出来原来这张唱片里还有那么多信息量是以前没有注意到或者是听到的,这包括了声音的细节和舞台感空间感的细节。而这些正是构成了高水准重播的重要因素。

美妙而高贵的音色

第三个值得细说的是,这两对音箱的全频流畅连贯,而且音色都很美,都不是直白干瘪只注重分析力的那种所谓的高素质声音。我已经说过了,音箱是用来欣赏音乐的,所以我们设计音箱时,不能光看指标,一定也要用耳朵听来判断它是否设计合理。

古乐是非常考验音箱的分辨率、细致度和音色还原的。古乐往往集中在高频能量的表现上,所以,如果音箱的高音区的表现力不足,宽容度不够,是很难听下去的。除了这两样,古乐重播对音色的优美程度是非常考验的。

我过去比较迷恋的小书架箱是瑞宝,就是因为它的高频气质出众,音色高贵迷人,一开声就表现得鹤立鸡群,与一众英国箱非常不同。所以,设计不妥协的书架箱,除了在硬素质方面也就是音响性要做好,在音乐性上也要达到很高的水平。

Lune 和Lune Diamond这两个音箱,Lune 的高频有一种广为人们所喜爱的娇嫩与鲜艳,它的中高频的泛音很丰富和完整,声音容易抓住人的耳朵,非常好听。而Lune Diamond在此基础上,显得更加的高级,它的高频密度更大,更有韧性和光泽,高频也更加宽松和迷人。

法国Harmonia Mundi是我非常喜欢的唱片公司,他家录制的很多盘都是具有极为飘逸透明的高频特色,特别是听黑胶,那种迷人的高频气质是在美国的唱片公司里找不到的,也是Decca、DG、EMI之类的欧洲大牌里基本上没有的。

用Lune 和Lune Diamond听Harmonia Mundi的黑胶真是无比的享受,高频带有特殊的光泽,薄如蝉翼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密度和色泽,特别是用钻石高音版本的Lune Diamond播放,“毒性”特别大.........因为这俩音箱的分辨率特别出色,所以,还能非常轻松地分辨出Harmonia Mundi旗下的法国公司、德国公司和美国公司的录音风格区别:法国HM的音色最为娇艳,德国HM的高频比较紧致,声音比较严肃;而美国HM的声音最为宽松........

瑞典的BIS公司有一张录音上了TAS榜,大家也都很熟悉——《La Spagna》(《古西班牙舞曲》),这张唱片的班底就是Harmonia Mundi的常客,这张录音的声音更加蓬松和细致,如果在BIS里选择一张录音最好的代表作,我想推荐这张。

我在很多音箱上听过这张唱片,但是在Lune 和Lune Diamond这两个音箱上听,乐器那种甜蜜无比的音色给人的感受特别强烈,特别是Lune Diamond,它的音色比Lune明显更有高贵感,整个高频也显得更加坚实和饱满。Lune的细节非常丰富,泛音也很多,但是音色就略逊于钻石高音的Lune Diamond,不过这是两者直接对比下的一点差异而已,单独听Lune ,它不管是细节还是音色都足够迷人了。

宽松感下的出色的透明度

第四个明显的优点就是特别好的透明度,宽松感下的透明;特别好的音场还原,特别逼真的舞台感和乐器结像能力。

Lune 和Lune Diamond的设计核心之一就是精准的相位特性,不管是特殊的分频器还是高音单元外置并且可调节距离的设计,都是为了将相位失真减到最低。所以,在Lune和Lune Diamond的声音优势里,相位特性好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书架箱因为结构简单,所以相对来说容易做好相位特性,但是能做到像Lune 和Lune Diamond这样对相位特性设计不妥协的也非常少见。而且,因为高音距离可调,还能让人在不同的聆听环境和聆听距离下精准调节。这是噱头吗?当然不是,对比一下传统的设计和Lune,您就知道两者的区别了。在北京展上,我给不少朋友演示了这对音箱的音场还原能力,很多人都表示很少听到这么清晰透明、历历在目的音场和结像。

还有一点值得说的是,有些相位特性一般的音箱,在播放人声或者简单编制的录音时,感觉也不错,但是乐器一多,动态一大,往往就乱套了,而Lune 和Lune Diamond在这一点上表现出色,重播交响乐高潮片段,各种乐器齐奏时,乐器之间的分离度依然很好,音场的深度和宽度依然非常稳定。

非常出色的全频段声音密度

第五个优点应该说说声音密度。关于什么是声音密度,很多人其实不太理解。打个比方,就像一头浓密的秀发和一头稀疏的头发一样,看起来都是满头皆有头发,但是感受完全不同。现场音乐会给人一个非常大的震撼就是声音密度很大,音响系统无力模拟出来。

虽然现场不可比,但是音响系统的重播,还是有差和好,好和更好的区别。比如,2轨开盘带的声音密度就是最大的,黑胶的声音密度比SACD大,SACD又比CD大。

限于体积所限,不能拿Lune 和Lune Diamond与那些良好的三分频音箱去比声音密度,但是在它的体积下,已经是做得非常好了,这也是我对理想型小书架箱的要求之一。它的高密度声音听起来会更加真实,更有说服力。

前面已经说过的那张Decca的名盘“英国弦乐”(俗称“谷仓”),是布里顿指挥的一张弦乐天碟,弦乐群的表现非常迷人。我一直觉得用小音箱播放这张唱片有点缺憾,就是很难表现出弦乐群齐奏时的那种密度感和规模感,但是不得不说,Lune 和Lune Diamond的表现让我对小书架箱的规模感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小音箱的声音是可以做到不是头重脚轻,同时又充满鲜活感的。

出色的低频表现

最后我想说说它俩的低频表现,这是它们的优点之一。我听过的很多陶瓷单元的音箱声音不耐听,有一部分愿意就是低频少,下盘不稳导致了声音不耐听,但是在Lune 和Lune Diamondd上,良好的平衡度可以让人对陶瓷单元音箱的声音有更高的接受度。

Lune 和Lune Diamond就这个体积来说,低频的延伸和量感表现得非常好。低频也是我们的设计要点之一,要求高质量的低频,所以才会在箱体上那么下成本花功夫。

高质量的低频,就是有很高解析力的,有很好的线条感、宽松度和弹性的低频,而且有一定的量感,不是单纯的点到为止。在北京展上我轮番播放过很多爆棚的古典黑胶天碟,如Classic Records公司复刻的水星天碟“Hi-Fi西班牙”、RCA天碟“狂想曲集”(白头老)、“浮士德”等,在20多平米的小屋里,低频的量感、下潜和速度感、解析力都让人刮目相看!

当然,毕竟体积小,低音单元尺寸有限,要跟优秀的大口径音箱去比低频的延伸和宽松感肯定是比较吃亏的,但是对于小房间使用来说,这样的低频表现已经是可以打很高的分数了。而且这样的低频是解析力很高,起落速度很快、弹性和线条感很好的,不紧绷不轰头的高素质低频,我觉得就书架箱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少见的高水平了。

Lune和Lune Diamond有什么区别?有什么不足?

这两对音箱的实际售价分别是43500和98500,相差很大的原因一来是那对钻石高音价格实在是太昂贵了,新款的Cell系列25mm钻石高音零售价数万元一对,只有追求极致的音箱才舍得使用。除了高音单元不同之外,分频器元件也有些不同之处。对于追求极致的朋友来说我建议考虑Lune Diamond,因为虽然标准版的Lune音箱已经具有极佳的声音表现和极为丰富的细节了,但是Lune Diamond在此基础上有更好的声音密度(特别是高频和中频),更高贵优雅的音色,总之听过之后会让人放不下。当然,如果追求更好的性价比,首选Lune无疑。

另外,这两对音箱有什么不足呢?我想虽然它们在同类型的产品里是表现极为优异和全面的,但是因为体积和单元口径所限,不可能像三分频大音箱那么宽松大气,它们只能在书架箱里算得上是非常宽松大气的,但是不适合跨越尺寸做对比。这或许就是它们的一点遗憾吧。另外就是这两款音箱的分辨率极高,最好为它们搭配好一点的周边器材,所谓的好马配好鞍吧。

Lune和Opus 5都是四万多价位的音箱,那么具体如何选择呢?我觉得首先是看使用的面积,不用说,Opus 5适合更大的面积。其次就是对低频量感和下潜程度的需求,如果听的音乐比较杂,对低频要求较高,也是首选Opus 5;如果听小编制的多一点,使用的环境比较小,那么Lune或者更合适。选哪一个都不会有错,一个宽松大气均衡全面,一个精致优美鲜活敏锐,看您的口味了。

好声音是靠好的设计得来的

我们对理想的2分频书架箱有过很多设想,如今,我们通过精心的设计,逐一将它们实现在平均律的Lune和Lune Diamond书架箱身上了。它使我们对书架箱的种种奢求成为了现实,让我们对书架箱的声音水准有一个新的认识,更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好声音是靠好的设计得来的,而不是单纯地堆砌顶级元器件。

Lune和Lune Diamond书架箱会让我们把聆听音乐当做一种必备的生活元素,时刻愿意来到音响前面,开始挑选唱片播放,开启一段新的音乐旅程.........因为Lune和Lune Diamond带给我们的是鲜活真实的音乐啊!

我们准备好了,等待您的体验。

1.《毫不妥协的设计之美:平均律Lune与Lune Diamond 书架箱(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毫不妥协的设计之美:平均律Lune与Lune Diamond 书架箱(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5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