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23日亚运会男子足球决赛,乌兹别克斯坦对中国香港。
追溯亚运会的历史,香港足球其实并非一支弱旅,他们拥有着深厚的底蕴。中国香港是远东地区乃至整个亚洲足球运动的先驱。
坐中更有挥毫客,一段风流画不成。
——港足的光辉岁月
香港足球的辉煌,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那时候的香港足球可以派出两队人马参加亚运会,主力球员代表当时的“中华民国”足球队,替补球员则代表香港参赛。以香港球员为主组成的“中华民国”足球队连夺两届亚运会的冠军。在1960年,他们还成功打进罗马奥运会。
1968年,香港正式成立职业联赛。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足球市场也是一片繁荣。七八十年代的香港联赛堪称亚洲第一联赛,弹丸之地却有多达十几支球会,而其几乎场场爆满,球迷排队买票的盛景堪比后来连夜排队买火车票。
为了保证联赛质量和比赛精彩程度,香港联赛大批量引入外援,一个球队甚至可以拥有7名外援。执教过中国男足的荷兰国家阿里汉,也曾是香港联赛的座上宾。
得益于联赛的繁荣发展,此时香港队在国际大赛上的成绩也还不错,他们屡屡成为国足的“绊脚石”。在俱乐部层面,精工等球会也屡次击败内地强队。
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远东足球王国的衰落
如同香港电影一般,繁华过后是无尽的落寞。港足的管理者们被联赛表面的繁荣遮蔽了双眼,他们忽视了青少年足球的建设。80年代中后期,滥用外援的弊端开始显现。大量外籍球员涌入不仅挤压了本土球员的发展空间,还导致很多球队亏损经营。改革势在必行。
香港足总的做法显然激进了些,他们先后颁布了“限外令”和“禁外令”。全华班,甚至以年轻球员为主的“青春班”,并没有给香港足球带来预想的进步。反而球市繁荣不再,曾经的万人空巷变成了门可罗雀。精工、宝路华等多支传统强队纷纷退出,香港足球就此坠落。
进入90年代,香港足球重新引入外援,不少商人开始回归投资足球,香港足坛似乎看到了兴旺的曙光。但香港足球的青训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李健和、谭兆伟等名将后继无人,香港足球青黄不接。国际赛场上,香港球队完全沦为鱼腩,充当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洒泪祭奠别旧梦, 轻装扬帆荡长河。
——香港足球凤凰涅槃
伴随着21世纪钟声的敲响,香港足球也跨入了新纪元。2009年东亚运动会,中国香港队拿到金牌。2011年12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香港足总合作正式落实“凤凰计划”,具体内容包括改善管治、改善设施和增加投入。特区政府每年会投入2000万港元支持足总推行改革及落实长远发展计划。更为重要的是,青训也被纳为“凤凰计划”的重点项目。
不过是短短时光,香港足球就变了一个模样。2014年12日,香港超级足球联赛正式揭幕。香港足总特别规定,港超球队必须拥有自己的青年足球学院。
除了重视青训,香港开始大批量规划外籍球员和引入内地球员。青训的成果还有待时间的验证,规划外援的成效则十分显著。
世预赛上,香港队两次逼平中国男足,成功扮演了拦路虎的角色。2017年,香港东方出现在亚冠赛场,年轻的女主帅带走了不少流量。
除此之外,香港足球也开始更多地寻求与内地联赛的合作。
踏上正常轨道的香港足球,明天会更好!
1.《【香港足球】从光辉岁月到凤凰涅槃|香港足球兴衰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香港足球】从光辉岁月到凤凰涅槃|香港足球兴衰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62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