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的办公室里挂着特别的“风景照”。
荒废的田地里建了两间旧房间,破烂不堪,好像要倒了。(莎士比亚)。
贫瘠的农村“风景”被俞敏洪拍下来,放大,高高挂在墙上。
因为这是他人生开始的地方。
6岁那年,俞敏洪在外玩,弄丢了一双鞋。
母亲气得抄起竹竿就打,活活把竹竿打断。
俞敏洪只低着头,他明白,母亲的严厉,不过是因为缺钱的无奈。
14岁,俞敏洪读完了初中,但当时的政策,每户只有一个上高中的名额。
而姐姐已经用掉了这个名额。
俞敏洪只能灰溜溜地辍学,回家种地。
那时他以为,把腰弯成90度在地里刨食,就是他这辈子的宿命。
好在2年后,政策有了变化。
名额限制取消,俞敏洪插班上了高中,又抓住机会参加高考。
只可惜,考了两次,都落了榜。
俞敏洪灰心丧气,可母亲不甘放弃。
那天,母亲只身一人跑去县城,回来已是第3天的晚上。
暴雨倾盆,母亲在夜色中不知摔了多少跤,进门时,已一个浑身滴着污水的“泥人”。
那时俞敏洪才知道,母亲在陌生的县城,求爷爷告奶奶,终于讨来一个复读的机会。
那时他也惊醒,这一次自己再无退路,只能成功。
第二天起,俞敏洪每天5点起床学习,半夜12点才睡觉,日日如此,过年也不敢休息。
苦熬9个月,终于敲开了北大的校门。
可到了大城市,俞敏洪才明白什么叫差距。
同学大多是城里人,家庭体面,见多识广,意气风发。
自己呢,只会种地,孤陋寡闻,土里土气。
第一次开班会,不会说普通话的俞敏洪用方言介绍自己,结果被班长王强调侃:
“这位同学,你能不能不要说日语?”
上游泳课,从小在江边长大的俞敏洪飞快游完一个来回,老师却哈哈大笑:
“我从来没见过一个人狗刨还能刨这么快。”
俞敏洪自卑到了极点。
整个大学阶段,他不敢参加任何学生活动,不敢像别人一样谈恋爱,活得像个孤独的影子。
多年之后,俞敏洪出过一本演讲集,《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
这书名,正是他年少时光的写照:
出身贫寒,财富不如人,见识不如人,学业也不如人。
而身边那些光鲜亮丽的城里人,即便什么也不做,拥有的生活,也是他一辈子可能都攀不上的高峰。
许家印有个简单粗暴的小名,叫“工厂”。
年少时,家乡河南自然灾害频发,年年收成不好。
全家饥一顿饱一顿,常要靠挖野菜糊口。
靠天吃饭的庄稼人无比向往“吃国家粮”,于是给孩子取了这样一个小名,寄托希望。
许家印出生不久,父亲意外受伤,行动有了不便。
母亲又得了败血症,没有熬过那年的冬天。
小小的孩子,只能靠奶奶拉扯长大。
当了一辈子农民,吃了一辈子苦的奶奶,最大的希望,就是让许家印读书。
她省吃俭用,把孙子送进学校。
但穷人家的孩子,连上学都比别人艰辛。
许家印所有衣服,都带补丁,一到冬天,手冻得像萝卜,笔都拿不起来。
吃的,也全是红薯,或是红薯面做的窝窝头。
上中学因为要住校,每次都得带上一周的口粮。
夏天窝窝头两三天就发霉,许家印只能用水冲冲,洗掉绿毛接着吃。
有一回实在霉烂得厉害,他吃了腹泻不止,差点死掉。
好不容易救回来,还是没有其他食物,只能继续吃长毛的窝窝头。
艰难读完了高中,许家印却没机会上大学。
那个年代取消了高考,仅有的几个推荐名额,也根本轮不到自己。
只能老老实实务农,干尽粗活累活,甚至当过挑粪工。
他绝望地以为,自己根本逃不脱祖祖辈辈种地的命运。
幸而1977年,高考恢复,许家印连考两次,终于上了武汉钢铁学院。
他拼命念书,不敢吃,不敢穿,唯一有过的“奢侈”行为,是在武汉街头吃一碗一毛钱的热干面。
苦则苦,许家印心满意足。
他常回想起,初二那年,突然很想去看看城市是什么样的。
于是拉了几个同学,一起步行去县城。
从村里到县城有40里路,几个孩子走了一天一夜,身无分文,只能在马路边找个地方躺了一宿。
现在看来,区区县城,算什么城市呢?
许家印花了20年,终于从农村来到大城市武汉。
他热切又焦虑地渴望着,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王传福出生时,已是家里的第7个孩子。
对这个已有5个女儿、1个儿子的农村家庭来说,新生命的诞生,意味着又多了一张要吃饭的嘴。
父亲靠着做木匠,赚点微薄的收入维持全家生计。
可没过几年,父亲肝癌去世。
家里没了顶梁柱,母亲只能让几个姐姐早早出嫁,18岁的哥哥也辍了学,挑起养家的重担。
王传福的人生开局,一片灰蒙。
但生活的苦难,总在层层加码。
两年后,母亲也积劳成疾,过世了。
那天,王传福正在中考,考到一半,听闻噩耗飞奔回家,还是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15岁的王传福,父母双亡,还错过考试,前途暗淡。
万般沮丧,王传福提出要辍学。
哥哥听了,直接给了他两巴掌。
王传福这才被打醒:“那时我才意识到,如果我真的不念书了,才最对不起家人。”
他擦干眼泪,默默卷起行囊,去县里的高中报了名。
那些年,王传福的求学梦,全靠哥哥嫂子东拼西凑,才得以编织。
他们一个在外做砖瓦工,一个在家里织补,每周从牙缝中省出10块钱,也要让正在长身体的弟弟吃顿饱饭。
当王传福考上了湖南的大学,哥嫂高兴地把家里唯一的“大件”手表都送给了弟弟。
还干脆举家搬到了750公里外的长沙,在学校附近做生意,只为照顾弟弟。
王传福明白,窘迫生活里,是哥嫂用自己的青春撑起了他的未来。
他无以为报,埋头苦学,那股拼劲儿让当年的老师时过30年依旧记忆如新:
“那是我教过最用功的学生了,他每天就睡几小时,剩下的时间全在学习。“
王传福的大学,就在“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岳麓山下。
但整整四年,他没爬过这座名山。
不管别人的大学生涯多么精彩,王传福不敢虚度一分一秒,不愿浪费一分一毫。
为什么我要专门说说他们三个的故事?
因为中国现今超级富豪很多,但俞敏洪,许家印,王传福,才是真正从赤贫中出生,白手起家。
俞敏洪成立了新东方,变成中国最有钱的老师。
许家印建立的恒大,如今已是真正的地产帝国。
王传福的比亚迪汽车,是营收千亿的民族企业之光。
他们的故事很励志,也很传奇,但这背后有一个被人忽略的扎心现实:
这样的草根逆袭,在现今的诸多富豪中,其实占比极低。
专门研究牛人的何加盐老师,曾写过一篇文章,统计了王石、柳传志、曹德旺、黄光裕、刘强东、王兴、马化腾等中国20多位亿万富豪的家庭出身。
他发现:
有3位富豪家里有政界背景;5位家里有经商传统或国企领导干部背景;2位家里在文化、教育界有影响力;
3人出身公务员家庭;4人出身教师家庭;3人出身工人家庭。
只有俞敏洪、许家印、王传福3人,是贫困农民家庭出身。
这个数据,指向了一个让人沮丧的结论:
牛人更多出生于精英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很难养出富豪。
换句话说,寒门难出贵子。
即便这3人取得了成功,但他们的少年时代,与其他人差距极大:
过着十几二十多年的苦日子,一边读书一边还要干农活,光是生存就已经拼尽全力。
摸不着城里孩子司空见惯的辅导班、图书馆,更没机会接触任何文艺特长,商业训练。
在人生的起点上就落了后,何谈优势。
并且,他们的奋斗史,也充满着比旁人更多的艰辛。
在马化腾14岁就可以买望远镜,柳传志的父亲用自己的影响帮儿子获得大批贷款时。
俞敏洪在天寒地冻的北京冬天,满大街刷小广告宣传免费讲座。
为了拉关系请人吃饭,挨个敬酒,半小时之内灌下一斤半白酒,送进医院抢救6个半小时才醒过来。
许家印为了找工作,写了30多页的厚厚简历投出去,却无一人回应。
一家6口,和人合租在一个两室一厅里。
装不起空调,深圳酷热的夏天,老婆孩子只能睡在别人卧室门口,蹭门缝里的凉气。
王传福创立比亚迪之初,十几个人以厂为家,吃、住都挤在一间屋,晚上一字排开睡大通铺。
最忙的时候,女儿出生,王传福都没能去医院陪妻子。
好几天后,才得以回家看一眼。
这就是苦孩子必须面对的现实:靠不了任何人,只能靠自己。
既然寒门难出贵子,实现阶级跨越的难度系数如此之大,我们这些一无背景、二无财富的老百姓,是不是就没有努力的必要了?
绝非如此。
这世界本就是不公平的。
而正因为不公平,我们才要更努力。
正因为没有伞,我们更要努力奔跑。
俞敏洪18岁上了北大,其间休学一年,23岁成功留校,和当初嘲笑他的班长王强做了同事。
33岁,新东方已营收千万,那时在美国挣着高薪的王强也被他吸引,辞职回来一起创业。
俞敏洪花了23年,终于和王强站上同一赛道。
又花了10年,才在这条赛道上,开始领先。
这就是努力的意义:
我们不能因为别人开着“超跑”和光着脚的你赛跑,就自甘放弃,退出比赛。
勇敢跑出去,也许你还能赢得一双鞋;
跑下去,你可能会赢得一辆自行车;
越跑越远,等着你的或许就是一辆小汽车。
就像是一棵树,你不能选择生来是长在平原还是高山,但你可以选择往下扎得更深一点,多长高一米,再长高一米。
这样起风时,你的果实就可以顺风起飞,飞到更高的地方扎根。
这也是我们普通人努力的另一个意义:
不管出身何处,总有些人,通过自己的奋进,改变了自己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
更有人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和努力,最终在某一代人实现了阶级跨越。
所以,与其抱怨祖辈没有给自己一个好出身,不如自己努力奋斗,给孩子一个好出身。
正如一个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对他的学生所说:
“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我发现人生就像爬山,当我从泥泞的田里走出来,来到山脚下开始爬山时,抬头一看,山顶已经有不少人了。
但我还是会继续爬,我努力爬的意义是,将来我的孩子或许能从半山腰起步,不要像我这样辛苦。”
你走出农村、走出贫寒,给孩子一个更公平的起点,那些你此生未竟的梦想,就能在你的孩子身上,有更大的概率实现。
过年回家,邻居家的大叔来找我父亲聊天。
他羡慕地对我父亲说:“你儿子真是成器,给你盖新房,带你去大城市旅游,我养的孩子,一个都不争气。”
我在一旁听见,笑而不语。
以前为了让我读书,父亲长年累月在外干活挣钱,借钱也要让我上学。
我不用功,父亲便带我去他干活的工地训斥我,要么滚去学校,要么像他一样一辈子卖苦力。
而那位大叔呢?当初的他,整天在打麻将。
手里一有闲钱,就去打麻将。没钱交学费了,就让孩子辍学。
一切结果,必有前因。
其实,人生是场接力赛,一代人铺一代人的路,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使命。
哪怕世界再怎么不公平,它还是给勤奋、肯干的人留了一条路。
每代人都多挪出一步,再困窘的处境,慢慢也能走出去。
所以,最后还有两句话想送给大家:
1.如果你出身不如人,想要成功,就得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因为出身只是起点,你的努力,依然能影响跑向终点的速度,或是在有限的生命里跑得更远一程。
2.即便我们不能成为巨富高官,也尽力在小范围内出类拔萃。
因为这个世界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我们努力奋斗,往上走,至少能给下一代一个更高的起点,一个更公平的竞争机会。
请相信,不管在何时何地,奋斗永远有意义。
这才是每个普通人的宿命。
共勉。
1.《【恒大冠军】那一年,新东方俞敏洪是插秧冠军,恒大许家印做了挑粪工,比亚迪王传福成了孤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恒大冠军】那一年,新东方俞敏洪是插秧冠军,恒大许家印做了挑粪工,比亚迪王传福成了孤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626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