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认识鲁迅老师有点深,怎么一点点就能粉碎我的世界观。(莎士比亚)。
在中学时期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根本读不懂,不知道是想描述什么,而且还是重点必学文章,学完后脑子里一半是一碗温黄酒一碟茴香豆还有一半是一坨浆糊,脑子想的也只有温黄酒和茴香豆的味道是怎么样的。
后来来到绍兴求学,去了鲁迅故居的咸亨酒店,酒店门口立这孔乙己的铜像,顺着铜像往里走便是酒店大门,酒店的布局基本就是按照文中描述的来装修的,进门左边是一个打酒点菜的柜台,右边一片给短衣喝酒打趣的大厅,大门正对一个用隔板隔着的是给长衫点菜喝酒的内阁。我也略带兴奋的来到柜台前点了一碗温黄酒一跌茴香豆,二十四元,价格还行。温黄酒还可以,茴香豆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吃。喝完吃完,带着一点点醉意回了学校。
时过境迁,我从学校出来开始在绍兴实习,刚从学校出来,满腔热血的我投入了我第一份工作,还是年轻,还带着学校的那种稚嫩,结果把自己的头撞的稀巴烂,裸辞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导致那一年里都十分的低迷,这也是活到现在我第一次发自肺腑的去承认自己失败了。我便没了那股子热情,在一个小公司,干这无聊无趣可以看到明天会发生什么的枯燥的工作,当时自己也给自己说过绝对不会干这种工作,但是我现在就干着,哈哈哈哈哈哈哈。
就在这个状态下,我偶然看了一个人去解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他的解读大概是:文中的短衣是底层劳动者,长衫是权利权势的代表,掌柜是资本家,而孔乙己是那个有一点文化,但不能用文化换来权利和利益,却每天还要穿着破破烂烂的长衫想与短衣划清界限的烂人。资本家瞧不起他,长衫也瞧不起他,短衣也瞧不起他,小孩也把他当个要饭的。看到这里,我浑身鸡皮疙瘩掉了一地,我脑子的第一想法便是:孔乙己便是我,我便是孔乙己。
从一个专科院校出来,说好听点是大学生,但出来没什么人看的起你,想找好工作,很少会有公司给你机会,去送外卖或者工地又感觉对不起自己读的书。更高的平台和圈子都是有个隔板隔的死死的,根本触及不到。所以只有披这名叫大学生的遮羞布,像孔乙己一样给别人写写字抄抄书,在我这就是处理简单的工作和制作简单的表格。如果现在的我和小朋友说要好好读书,读个好大学,他可能会想:你这个大学生混的这鬼死样,考大学有什么用啊!!
说到这并不是想说自己是怀才不遇,其实自己并不有才,可以说是个垃圾,只是单纯的觉得鲁迅先生对我们这种垃圾分析拿捏的太好了,对鲁迅先生的文学造诣肃然起敬,可能我们这种垃圾会像鲁迅先生写的那样,被人打断了腿,狼狈地爬到酒店喝下最后一碗温黄酒,然后狼狈的爬走,死在一个谁都找不到的地方,留给世人的记忆只有那喝酒赊下的十九文钱。
最后作者抛出了一个问题,鲁迅先生的文章到底该不该移出教育教材,如果是中学时期的我肯定会想把鲁迅先生移出教材,现在觉得这么好的文章为什么要移出教材。但是细想这个文章那个年纪的学生能读的懂吗?不是还是会和我一样只记得一碗温黄酒一碟茴香豆。最后我想了好久,还是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不能移出教育教材,可能鲁迅先生的文章那个年纪的学生不一定读的懂,但是存在在教材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告诉学生们,我国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
1.《【意乙】年少不知书中意,此时以是书中人——读《孔乙己》数年后有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意乙】年少不知书中意,此时以是书中人——读《孔乙己》数年后有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842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