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体育专区 > 钓鱼

【鱼文化】中国鱼文化,希望大家每年都有闲暇时间!

《年年有余》

年龄已经去世,迎接新年。

兴致勃勃地展开宏伟的计划,回味悠长。

鱼是家家过年的必备料理。每年除夕吃年夜饭的时候都会出一条鱼,这条鱼通常要等到最后。通常不吃,剩下的鱼是“每年都有鱼”的意思。上面这首诗传到民间,意味着每年都有好兆头。

“鱼”形状的古代遗物

玉语

元朝,高11.3厘米,宽20.6厘米,厚6.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

鱼嘴里叼着莲枝,身上刻着平行交叉的斜线,颜色以白色玉质为底,呈现出大面积的墨斑和黄土色。这个元朝玉鱼现在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元代玉鱼的尾巴像扇子一样展开,这个鱼木莲形状沿袭了唐宋风格,主题比较常见,但很少有这么敦厚丰满的。而且,这种玉鱼选择墨色斑点玉也确实是元朝的选择风格。

玉鱼型装饰

商朝渔具宽度1.7厘米,尾部宽度2.3厘米,厚度0.2厘米,山东博物馆收藏。

上下狱词形状漫画很简单可爱,应该很适合给孩子们“观察”。商朝制作的这个玉鱼是非常流行的玉鱼饰品时代,现在保存在山东省博物馆。外形精巧轻巧,真令人佩服。

圆明园石语

石鱼,最长126厘米,宽93厘米,高50厘米,圆明园遗址公园收藏

被发现时流落在北京西单横头市民家里,一度是圆明园内的喷泉院。众所周知,嘴是它的喷水池,水从鱼的身体底部流入。这条石鱼是两对一对一,外形圆润,生动,非常憨厚。现在石鱼被放置在圆明园遗址公园,记录着难忘的历史。

鲣鱼炮

小鱼岭装饰,安徽博物馆藏

这是古代安徽徽州古代民居装饰屋脊的装饰品,虽然是长满鳞片的鱼状,但胸鳍、福利鳍、尾鳍都一应俱全,但它具有许多龙的特点。比如尾巴的末端参差不齐,和龙尾巴差不多,头上有耳朵和角,鼻孔明显展开。(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尾巴名言)事实上,这道山脊装饰就是龙生九个儿子之一的鲭鱼。传说鲭鱼能吞火灭灾,确实适合镇宅。同时也是古代高中状元的代名词。人们对生活和后代抱有很多美好的愿望。(莎士比亚)。

耀州窑釉面飞鱼形状的水勺。

北宋(辽)年辽州窑系统,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青釉飞鱼形状的水封于1971年出土于辽宁北票窑墓,是陪葬品。这种手腕更多地采用鱼的装饰特征,夸大鱼的鳞片和鳍,提高手腕的审美趣味。同时青瓷釉色清澈自然,非常适合鱼形主题。中国有句话叫“鱼得水一样”。借用鱼的外形制作青瓷水球,无论是美感还是友谊,都属于上等作品。

西汉青铜雁灯

西汉青铜大雁灯,南昌汉代海蒙侯国遗址博物馆收藏

这盏灯在大雁嘴里叼着一条尾鱼,两者都是空心的,鱼身体底部连接着灯罩。灯在灯罩内点燃,烟尘从空语体引入,经过大雁的脖子分散到大雁空腹内。专家们推测,古人在大雁腹腔里加入清水,可以用水驱散烟尘。环保安全的照明设计和大雁扭头、巧妙地结合肥鱼的造型,大雁灯闻名世界。

上帝的手抱着鱼陶瓷

器座

神人手抱鱼陶器座,河南博物院藏

该神人手抱鱼陶器座出土于河南荥阳北邙乡牛口峪汉墓群,高达45厘米。陶器造型为模制和手捏制成,表现正面坐姿的神人双手抱鱼。由于此图案在全国各地的汉墓中都有出土,因此专家推测“神人抱鱼图”应是汉代常见的图像表现模式,只是根据地域和工匠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三彩双鱼壶

唐代三彩双鱼壶,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此壶是唐代三彩酒器中少有的模仿动物形象的肖形酒器。该壶高25.3厘米,为扁圆腹,壶体系由两条腹部相连的鲤鱼构成,器肩部即两鱼头顶部各有一鼻,可以穿绳系提,器口较小,被两鱼嘴共同承起。鱼尾朝下为器足。整个器体除鱼尾处外皆施三彩釉。此壶造型设计突破了常规,巧妙地利用两条对拥的鱼构成壶体轮廓,从侧面看,是一条躯体圆浑肥硕的鲤鱼正纵跃出水面,使我们联想到鲤鱼跳龙门时的一搏;从正面看,又犹如两鱼相对嬉戏,争抢食物,生活气息浓厚。且器形与鱼体的结合自然流畅,不露半点人工雕琢之痕。

南唐人首鱼身俑

南唐人首鱼身俑,南京博物院藏

南唐人首鱼身俑,1950年江苏南京祖堂山出土,长35厘米,高15厘米。南唐人首鱼身俑将人头与鱼身巧妙融合,昂首挺颈,头戴冠状帽,鱼身通体鳞片,背鳞突出。

古文物上的鱼纹


变体鱼纹钵

变体鱼纹钵,南京博物院藏

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500—4500年,处于我国的新石器时代。此时期的人类的描绘水平还非常有限,因此这个于1966年在邳州大墩子遗址出土的红色陶钵上所绘制的鱼纹显得极其简洁,循环在口沿处一圈,被称为“变体鱼纹”。尽管是变体,这些鱼纹依然非常好看,有极强的装饰性,虽然不够具象却颇具鱼的特征,甚至有些现代极简的范儿。

鱼纹彩陶盆

鱼纹彩陶盆,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鱼纹彩陶盆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出土于半坡遗址。这个17厘米高的彩陶盆属于仰韶文化,盆口边沿向外卷曲,通体红色,不仅盆内绘有鱼纹,外侧盆壁也绘有互相追逐的鱼纹。半坡遗址出土过很多渔业文物,因此可知捕鱼在当时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彩陶盆属于生活常用器具,当时的人们在陶盆上绘制鱼恐怕也是出于对生活生产和族群繁衍的祈求。

元青花鱼藻纹盘

元青花鱼藻纹盘,大英博物馆藏

此青花鱼藻纹盘的鱼绘制在盘中央,鱼鳍鱼鳞细节一应俱全,栩栩如生。四周配以水草花纹,整个瓷盘宛如水底一瞥,如果不是盘沿有花纹围绕,鱼好像就要游出盘子了。元代青花大气而不乏细节,如此精致的青花瓷着实令人叹服。

北宋耀州窑青釉刻水波三鱼纹碗

北宋耀州窑青釉刻水波三鱼纹碗,耀州窑博物馆藏

青釉水波三鱼纹碗同样出自北宋耀州窑,青瓷釉色清爽,内侧刻印有水波纹和鱼纹,整只碗的审美趣味都属上乘。该青釉碗1972年在黄堡耀州窑遗址出土,高4.8厘米,口径12厘米,现藏于耀州窑博物馆。三条鱼环绕碗心排列,呈三分法布局,简洁而生动,配以水纹的碗底三条游鱼跃然而存。

西夏双鱼纹柄剔指金刀

西夏双鱼纹柄剔指金刀,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藏

双鱼纹炳剔指金刀1958年出土于内蒙古临河高油房西夏城址。这是一把真正的金刀,纯金制作,通长7.2厘米,宽1厘米。此刀刀柄处镂空雕刻了双鱼纹,双鱼两鳃相对,张口托荷,两鳍相连,尾部束带。剔指刀的用途正如其名——用来剔指甲。

红木理石面双鱼纹绣墩

红木理石面双鱼纹绣墩,观复博物馆藏

绣墩又称坐墩,是汉族传统家具中最富有个性的坐具,形状为中间粗两头小的圆柱,很像古代的鼓,所以还叫鼓墩。图中这个绣墩为清代制品,底面直径42cm,高50cm。绣墩的顶端镶嵌大理石,四侧则雕刻了五组面向相对的鱼纹,对称又重复富于形式美感。鱼纹上侧为蝙蝠环绕,下侧玉璧托住,寓意吉祥。

铜鱼鹤图案印

铜鱼鹤图案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铜鱼鹤图案印是西汉文物,印面1.5×1.5cm,印厚0.6cm。体积不大,上面的图案也非常简洁——两只鹤立于两旁,口衔同一条位于图案中央的大鱼,似在相争。鱼体之大,堪比两边的鹤,也难怪要争执起来了。汉代有“民食稻鱼,无凶年之忧”的说法,加上鱼本身的各种吉祥寓意,都让它成为古代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鹤食鱼,正表达了古人对丰衣足食生活的期许。

彩陶鲵鱼纹瓶

彩陶鲵鱼纹瓶,藏甘肃省博物馆藏

彩陶鲵鱼纹瓶1958年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仰韶文化器物。瓶用细花红陶制成,小口翻唇细长颈折肩深腹平底,腹部两侧有耳。在瓶肩部以上至近底处用黑彩绘一条鲵鱼,生动可爱。瓶体上的图案准确地表现了鲵鱼的特点,反映了远古人类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和艺术再现水平的高超。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阎村,新石器时代前期的葬具。为红陶砂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器腹外壁的一侧就是著名的鹳鱼石斧图。图高37厘米,宽44厘米,约占缸体表面积的一半,画面真实生动、色彩和谐、古朴优美,极富意境,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64件不可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之首。

水鸟啄鱼纹彩陶壶

水鸟啄鱼纹彩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水鸟啄鱼纹彩陶,1958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高21.6厘米,口径2.1厘米,底径8.5厘米。壶细泥红陶,手工制成。蒜头形口,长颈,溜肩,腹有一折棱,下渐收,平底。主题纹饰为黑彩水鸟啄鱼纹,这条有细长身躯、呈弧形盘曲于陶壶肩部的鱼,头呈方形,圆睛,头两侧有暴鳃,头与背部均有斑点状花纹,腹部为U字形迭弧状花纹;背有两鳍,腹有一鳍,尾分三叉,可视为龙的原始形象之一。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高46厘米,口径19.8厘米,足径24.8厘米,器形硕大、短颈、丰肩、圆腹,腹部以下渐收,罐底釉“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书款。这件五彩鱼藻纹罐的罐身图案主次分明,颈部绘有一圈变形莲瓣纹,腹部以青花、枣红、娇绿、米黄等釉彩搭配,描绘鱼藻莲花纹,八条红彩鱼姿态各异,穿梭于水藻之间。这些红彩鱼以黄彩为地,以褐色勾画鱼的轮廓和鱼鳞,画工十分精细。这些鱼有的向前游弋,有的转身回望,充满动感。罐身的空白处装饰有水藻和莲花图案,大片的绿色荷叶、含苞待放的花蕾,勾勒出一幅鱼戏水藻的美好画面。瓷罐的底部用青花描绘一圈蕉叶纹,显得素雅大方。

清康熙五彩鱼藻纹盘

清康熙五彩鱼藻纹盘,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五彩鱼藻纹盘,出自中国清朝康熙年间,其图中瓷盘上画了20余尾各色鲜活跳跃的鱼,因鱼与“余”谐音,因而,该盘呼应了人们都喜欢称“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的美好愿望。

历代名家画笔下的鱼


北宋 刘窠《落花游鱼图》

北宋 刘窠 《落花游鱼图》(局部) 圣路易斯美术馆藏

《落花游鱼图》开始先画盛开的杏花,伸向水面,向后展开,落花引来群鱼争食,或聚或散,或潜游,或上浮,或回泳,翻藻戏蒲,以示水中的畅泳自然之态。其画法全用渲染,间或用没骨法,不见钩勒,活泼生动。这种表现方法和诗情画意,独创一格,多为后人所仿效。

宋代 陈可九《春溪水族图》

宋 陈可九 《春溪水族图》

此《春溪水族图》是现存宋画中游鱼类题材画的一幅佳作。春暖花开,群鱼戏藻。鲢鱼摆尾漫游,鲶鱼回身在后,鳜鱼则迎头向上,隐喻了“连年有贵”的吉祥含义。

宋末 周东卿《鱼乐图》

宋末 周东卿《鱼乐图》

此图以横卷式构图,大大小小的鱼类,在长满水草的水中,自由自在地漫游着,或聚或散,或浮或沉,轻巧灵动。碧水荡漾,萍藻摇曳,极其鱼水之乐。无形的水使画面呈现出流动的韵律,表现出盎然的生机和无限的自由。南宋诗人文天祥《赠周东卿画鱼》“观君潇湘图,起我濠上心。短褐波涛旧,秋雨菰蒲深。”

元代 赖庵 《藻鱼图》

元 赖庵 《藻鱼图》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赖庵元僧。生平事迹不详。擅画鱼藻。元代画家常常赋予鱼以类似人的个性。此图中,鱼几乎占据了画面的全部空间,它似乎刚刚突然掉转身来面对观者,嘴巴大张,目光犀利。作者用细线精心描绘了片片鱼鳞,通过晕染来显示质感和立体感。以淡墨写水草,并通过鱼尾的摆动和水草的摇晃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元代 佚名 《跃鱼图》

元 佚名 《跃鱼图》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图中鲤鱼自水面奋力跃出,体大肥满,在空中打了一转,眼睛向下望着刚跳起的小鲤鱼,两相呼应。水面波涛汹涌,卷起层层浪花,更衬托出鱼跃的动势。画用线轻且淡,设色匀整,略施金粉,明暗变化微妙。而画水线条粗放,动感强烈,与元代道教绘画中画水方法极为接近。题材也许与鲤鱼跳龙门的传说有关。

明代 刘节《鱼蟹图》和《藻鱼图轴》

明代 刘节 《鱼蟹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明代 刘节《藻鱼图轴》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刘节,生卒年不详。活动于l522—1556年前后。安成(今属江西)人。刘节早年之作曾得文人卞荣(1419~1487)的赞誉。传世作品有《藻鱼图》《鱼蟹图》等,皆藏于国外。此图绘萍藻浮动,游鱼戏逐,兰生洲渚,蛤蟆螃蟹,各得其趣。所作师南宋画风。芦苇、水仙皆以工笔写生,而游鱼则以没骨法写成,鲜活灵动。

明代 缪辅《鱼藻图》

明代 缪辅《鱼藻图》 故宫博物馆藏

缪辅约为明宣德时人。江苏苏州人。擅画水藻游鱼,作风写实,勾染细腻,承黄筌工整妍丽一脉。传世作品有《鱼藻图》等。此图画藻荇漂浮,茨菇丛生,一条鲤鱼摇头摆尾,悠然自得,墨彩渲染之下,鱼鳞清晰可见,形肖神现。在鲤鱼之下,鲫鱼正轻盈地游向深处,群鱼在稍远处相互追逐,一派生机。用笔工细,设色绚丽。

清代 郎世宁《画鱼藻》

清代 郎世宁《画鱼藻》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郎世宁,意大利人。十九岁入天主教耶稣会为修士,廿七岁来华传教,召入内廷供奉。善画人物、花鸟,尤擅画马。本幅画池中游鱼,取材构图纯为中国式样,但以强调光影与立体写实的西洋画法为之,充分地表现了鱼尾和背部鳍条的立体感,又以白粉表现鱼皮受光发亮的质感。此画上缘尚有草叶纹图案,或许原本是加框饰挂在宫殿壁面的画作,后来才取下裱成挂轴形制。

清 马元驭《双鱼图》

清 马元驭《双鱼图》

马元驭(1669—1722)字扶羲,号栖霞,又号天虞山人。此图以水墨写柳枝贯穿鱼之双鳃。手法夸张,故意将鱼鳃撑开,造成抑或鱼眼向上,抑或为两个侧面的感觉,情趣隽永。挂在下面的一条鱼儿则画鳃、肚,平腴饱满。作者抓住鱼儿甩尾巴挣扎的一霎那,把一条活泼泼的鱼跃然纸上。背景不着一笔一墨,既空灵虚漾,又似鱼儿挂在墙上,如睹真境。鱼身以淡墨渲染,浓墨点鳞,华滋润泽。

清代 华嵒《群鱼戏藻》

清代 华嵒《群鱼戏藻》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华嵒(1682——1756年),福建上杭人。字秋岳,号新罗山人。初寓杭州,后客维扬。人物、山水、花鸟、草虫无一不精。虽与八怪同时,然笔墨却无霸悍气习,在扬州画家中独树一格。画群鱼在清流荇藻中自在悠游,最大的鲇鱼先以淡墨圈定轮廓,再用色、墨交互敷染,呈现水彩画般彩绘淋漓的效果。极具动态的触鬚,线条细劲,可见画家功力卓越。本幅为兰千山馆寄存。

清代 马文麟《画鱼藻》

清代 马文麟《画鱼藻》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马文麟,生平不详,清代中后期宫廷画家,约在同治、光绪间(1862-1908年)供职于如意馆。此册绘鲫、鲤与各色金鱼悠然栖止水草间,生动和谐的自然情趣。画鱼鳞片虽以交叉弧綫表示,略显图案化,但用笔沉稳,并以墨或色层层渲染。金鱼色彩鲜豔,鲫鱼、鲤鱼墨色淡雅,配景水草以富透明感的植物性颜料作没骨法画成,浓淡有致,虚实交替,明丽与清雅兼备。

清代 恽寿平《蓼汀鱼藻图》

清 恽寿平《蓼汀鱼藻图》135×62.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恽寿平花卉画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一泓清泉之中,三尾鲦鱼在畅游嬉逐,碧绿的荇藻在半透明的湖水中随着柔缓的波流悠悠地飘转招摇,水边湖石旁,盛开的红蓼低低地垂在水面,石后修竹苍翠,芦荻细秀。本幅右上自识:“青山园池蓼花汀上得此景。白云溪外史寿平剪烛戏图。”

清代 倪耘《鲈鱼新笋图》

清 倪耘 《鲈鱼新笋图》 纵30.5厘米 横27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倪耘,生年不详,卒于1864年。字芥孙,擅画肖像、花卉,间作山水。师法清初著名花鸟画家恽寿平,风格秀雅。此图《鲈鱼新笋图》,鲈鱼串在树枝上,旁边是几只刚采摘来的新笋香菇,皆是庖厨佳馔,立意新奇。

清代 陈兆凤《博古花草图》

清代 陈兆凤《博古花草图》

陈兆凤,生卒年里不详,为清代晚期宫廷画家。画面器物采左高右低平行式排列,旁侧透明玻璃鱼缸内,成双成对的金鱼悠游于荇藻间,象征着盛世清平、富贵平安、和谐美满的景象。

近现代名家画鱼作品欣赏:

吴昌硕画鱼

齐白石《大鲶鱼》

齐白石《九和图》

张大千《八大山人鱼乐图》

李苦禅画鱼

李苦禅画鱼

潘天寿画鱼

高剑父《四鱼图》

王雪涛画鱼

王雪涛画鱼

鱼在中国象征着平稳、喜庆和繁荣,

人们喜欢用鱼来表达美好的祝福之意。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分割点,

祝福大家年年有余,

吉庆有余,鱼跃龙门!

1.《【鱼文化】中国鱼文化,希望大家每年都有闲暇时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鱼文化】中国鱼文化,希望大家每年都有闲暇时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931936.html

上一篇

【传统钓法】钓鱼经验,9种通过钓鱼方法,各有独特之处(1)

下一篇

【小狗鱼】新疆钓鱼狗鱼,天性粗暴贪婪,一天能吃到和自己体重差不多的食物

【鱼文化】感受千年语言文化:西南第九届语言文化节昨天开幕了!

  • 【鱼文化】感受千年语言文化:西南第九届语言文化节昨天开幕了!
  • 【鱼文化】感受千年语言文化:西南第九届语言文化节昨天开幕了!
  • 【鱼文化】感受千年语言文化:西南第九届语言文化节昨天开幕了!
【澳洲星点龙鱼】谈谈龙鱼文化

【澳洲星点龙鱼】谈谈龙鱼文化

澳洲星点龙鱼相关介绍,术语文化 随着用语作为观赏语引入,外形霸气、灵性强、外形像龙,用语受到越来越多的喜爱。 再加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龙文化,龙鱼更是受到华人的追捧。 龙文化对龙鱼之影响   (1) 中国龙文化 一首《龙的...

兴化钓鱼文化站有哪些员工

兴化钓鱼文化站有哪些员工

兴化钓鱼文化站有哪些员工相关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有一首唱红大陆的台湾歌曲叫《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歌中唱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同伴……牧童的歌声在荡漾……”,这首歌其实就是我少年的真实写照。 达到当天最大量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