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鲤鱼入侵美国”

说到“物种入侵”,由于物种的进化,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位置,所以新进来的物种显然会影响土著物种,所以非常讨厌。(莎士比亚)。

例如,当“亚洲鲤鱼”入侵美国时,美国州政府消耗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来治理他们,但收效甚微。

例如,澳大利亚的“兔子灾害”、地中海的“毒藻”、美国五大湖的“斑马贻贝”、夏威夷的“蛙声”、入侵我国的“松材线虫”、加拿大的黄花,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但是要彻底根除生物入侵并不容易。毕竟这是世界交流的产物,是“不可阻挡的”。

我国入侵物种很多,罗非鱼也属于“入侵物种”,但它与其他入侵物种不同。

大个体罗非鱼

罗非鱼被称为“白肉鲑鱼”、“21世纪的鱼”,这样“古像”的名字怎么能给入侵物种呢?一、“高”名称的起源

“白肉鲑鱼”、“21世纪的鱼”、“这么大的名字从哪里来?三文鱼的肉质新鲜,价格昂贵,我们都知道三文鱼肉的颜色是红色的。

罗非鱼的肉质是白色的,它被称为“白肉鲑鱼”“21世纪的鱼”,为什么这么叫?主要是三点钟。

1)刺少,罗非鱼鱼刺少,肉厚,味道新鲜,外国人喜欢吃罗非鱼的原因是罗非鱼刺少。

鱼刺吃得少的时候容易,价格也便宜。罗非鱼是许多外国食物的选择之一。被称为“白肉鲑鱼”。

罗非鱼的鱼刺很少

2)营养价值高,罗非鱼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必需氨基酸,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蛋白质。

硒和维生素B10、维生素B12、维生素B20等丰富,还含有一定量的DHA和EPA。罗非鱼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视为“21世纪的鱼”

(3)肉质新鲜,罗非鱼肉质很好,用光头抓大罗比都带着吃。肉质柔软,没有腥味,不管是蒸的还是买的,味道都很好。

这几个原因加起来被称为罗非鱼的“身价大幅上涨”,被称为“白肉鲑鱼”,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视为“21世纪的鱼”

罗非鱼可以制作多种食物

光头非常喜欢钓鱼,更喜欢鱼,吃了很多淡水鱼类,在比较便宜的鱼类中,罗非鱼的肉质最好,甚至可以秒杀昂贵的鱼类。(大卫亚设,《北方快递》,肉名言)第二,罗非鱼的原产地和分布。

那么,如果国际上这样承认罗非鱼,罗非鱼到底产自哪里?它的分布范围在哪里?

1)罗非鱼的产地,罗非鱼顾名思义是非洲的鱼,据推测罗非鱼这么黑也是皮肤问题。

非洲属于热带地区,罗非鱼是热带鱼类,热带鱼经不起低温。

罗非鱼以非洲鲫鱼、南鲫、吴郭语、复数语、金凤语等名字不同,但统称为罗非鱼。

2)罗非鱼的分布,罗非鱼刺少,生长快,被广泛引入其他国家。

罗非鱼原产地是非洲,广泛分布在非洲各地,也是非洲主要的食用鱼类。

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几乎都养殖罗非鱼。

目前遍布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国际上养殖最广泛的鱼类之一。

外国男子抓罗非鱼

罗非鱼如此成功并非偶然。自己不强的东西怎么能被引进和养殖到很多国家?毕竟都是为了利益,没有利益的事谁来做?

code>

三、罗非鱼引进国内的时间以及分布情况

那么我国,引进罗非鱼是在什么时候引进的呢?罗非鱼在国内分布情况怎么样呢?

1)、引进罗非鱼的时间

1957年我国从越来引进第一批莫桑比克罗非鱼,距今已经半个多世纪。

1977年广东从香港引进由台湾制种的福寿鱼。

1978年引进生长性能远优于莫桑比克罗非鱼的尼罗罗非鱼。

1981年又引进澳大利亚罗非鱼。

1994年上海水产大学引进吉富品系罗非鱼。

2002年珠江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引进了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

2003年年首次利用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杂交繁殖出全雄的杂交(莫荷鱼),可在海水中进行养殖,进一步扩大了罗非鱼养殖的范围。 


养殖场的罗非鱼


2)、罗非鱼在国内的分布

需要知道的是罗非鱼在国内没有自然分布,都是人为放生,或者养殖场逃逸。

然后它们在自然条件下生长,慢慢繁殖,越来越多。

养殖分布很广,主要是沿海地带,因为内陆温度低不太适合罗非鱼的自然生长。

虽说内陆城市也有养殖,只是在温室内或者大棚内养殖罢了,自然种群没有分布,它们不耐低温,不能自然越冬,冬季会冻死。

在沿海地带由于温度比较高,很适合罗非鱼的生长,它们在野外种群很大。

云南、海南、广东、福建、四川等地,在冬季水温不低于10°的情况下都能正常生长。


罗非鱼养殖场


算算时间没想到罗非鱼已经引进了63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虽说已经引进这么久但是它有它的苦衷,什么苦衷?往下看。

四、罗非鱼的生长方式

说了这么多,那么罗非鱼的生长方式是什么呢?咱们从适合罗非鱼的生长温度说起。

1)、适合罗非生长的水温、罗非鱼只是非洲鲫鱼的统称,它又分很多种类,不同的种类适合的水温不相同。

比如:莫桑比克罗非鱼在水温18°-37°水温下都能生长,最适合生长水温为25°-33°。

尼罗罗非鱼在水温12°-39°下都能生长,最适合生长水温为12°-39°,致死水温为10°

所以说适合罗非鱼生长的水温并不一样,因为种类不一样,我们统称它为罗非鱼。


罗非鱼养殖场


2)、适合罗非生长的环境、罗非鱼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淡水、海水、湖泊、池塘甚至是面积狭小的的水域和稻田里都可以生长。

罗非鱼鲫鱼有些相似,多在淡水中生长,但它们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生存繁殖能力强。

罗非鱼无论是淡水中、还是咸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沟渠中都能生存

适应能力很强,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

3)、罗非鱼的食物、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也就是说和鲫鱼的食性是一样的,什么都吃。

罗非鱼主要食用草食,也爱吃小虾和 浮游生物等,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很强。

它们对于食物的适应性也很强,各种饵料它们都会摄食,所以罗非鱼在世界各地都能生长。

也就是碰到什么吃什么,并没有固定的食谱,有固定食谱的话也不会分布这么广泛。


水域内的水生植物、藻类是罗非鱼的食物来源


4)、罗非鱼的繁殖方式、野生罗非鱼的繁殖方式很奇特,它们会自己筑巢,雄鱼用嘴在水底挖一个小坑供雌鱼产卵使用。

到这里大家有没有想法?即使鱼类结婚生孩子还要有个家有个床,所以说它的产卵方式奇特。

雌鱼所产的受精卵用嘴含着孵化,直到幼鱼能在水中游动,“床”的作用就是防止鱼卵太分散,这是给未来鱼宝宝的产床。本文由头条号光头鱼司令原创,任何名字不一样均为抄袭,原创不易请大家踊跃举报。

鱼卵孵化后,雌鱼才放心地将幼鱼吐到水中,并时刻形影不离,保护幼鱼不受伤害。


成对的罗非鱼


罗非鱼之所以这么成功的分布全世界,并不单单是肉质鲜美,主要他能适应环境,能够适应环境才能够广泛分布。这也给我们启示:无法改变环境,就去适应环境,要不然就被淘汰。

五、罗非鱼的危害

任何“生物入侵”都有危害,罗非鱼也是一样,虽然罗非鱼肉质鲜美,但是不能抵消它的危害。

1)、吞食藻类、罗非在水域内吞食水草、以及各种藻类,以及植物的腐殖质。

罗非鱼的胃比较发达,可分泌胃酸,能消化其他鱼类不能消化的一些藻类。

解剖发现,罗非鱼消化道内,大部分是有机碎屑及其他植物根茎,其次是浮游植物。

少量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罗非鱼成长过程中,其食性也不断的变化。

幼鱼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随着鱼体长大,逐渐转为以植物为主。

它们生存中吞食大量藻类,造成水域内藻类减少,水体含氧量减少,从而污染水质。


小罗非抢食食物


2)、吞食鱼卵、罗非鱼在生长过程中会吞食其他鱼类的鱼卵,造成生态平衡打破。

特别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罗非鱼的繁殖能力强,虽然什么都吃,但是食物不足。

在食物稀少的情况下,碰到什么吃什么,碰到鱼卵也不在话下。

很多人说罗非鱼吞食鱼卵,它们确实会吞食鱼卵,从而造成本土鱼类越来越少。

3)、挤占其他鱼类空间、物种入侵都会挤占其他鱼类的生存空间。

本来就是外来鱼类,本土鱼类的生物链已经形成,它们的加入肯定会挤占其他鱼类空间。

比如:罗非鱼的卵是含在口内孵化,即使孵化后它们也会保护鱼卵一段时间。

这种哺育幼崽的方式,成活率大大提高,也就越来越多。

反观本土鱼类,本土鱼类产卵后不在管理鱼卵,让鱼卵自己孵化,这些鱼卵就有可能被其他鱼类吞食。

罗非鱼的这种生长方式,此消彼长,罗非鱼越来越多,而本土鱼类越来越少。

成群的罗非鱼抢食食物


任何“生物入侵”都有一个特征,比如: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广等,这样不仅提高其后代存活的率,也提高了其传播的几率,从而造成本土物种的危机,不过好在罗非鱼不耐低温,温度限制了它的发展。

六、罗非鱼为什么那么小

罗非鱼:“妈妈我要回家,这里我住不习惯,吃不饱,睡不好,长不大,这里环境太恶劣”——来自罗非鱼的哭泣

那么为什么在野外环境下,罗非鱼长不大呢?为什么很难见到大个体罗非鱼?主要有2点。

1)、食物稀少、罗非鱼的食量很大,生长很快,但是我们不管钓鱼还是抓鱼的时候,野外环境大罗非鱼很少。

很多人说罗非鱼是指甲非,为什么大罗非鱼这么少?4两半斤的罗非就很少见,因为食物少。

水域内死水一片,没有水草,水生植物也很少,虽说水体浑浊,是污染的浑浊,浮游生物少,它们吃不饱,也就长不大。

在这种情况下,罗非鱼怎么能生长起来?天天只喝水不长肉,你说它能生长多快?

野外环境下,大罗非太少了


2)、捕捞严重、野生水域鱼类还没有长到2两大,就已经被捞走了,作为饲料或者其他用途,根本长不大。

捕捞严重是普遍性的问题,不管是对于罗非鱼,还是其他鱼类来说都是一样的。

鱼类根本长不大,罗非鱼适应性这么强的鱼都不行,其他鱼类不用说。

捕鱼方式太强大,网眼密不透风,鱼崽都捞走了,哪里还会有其他鱼?

绝户网随处可见,号称越的“坟场”,一张网放在水里几年,不知道成为多少鱼类的坟墓。


不仅仅是罗非鱼,水域内还有其他鱼吗?


有人说鱼类越来越小、越来越少,但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是没有实际行动的,为什么没有?因为实际行动牵涉自己的利益,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基本都是这两种心态。

​综合:罗非鱼对于环境适应这么好,它都长不大,那么其他本土鱼类,还有长大的可能吗?罗非鱼的哭泣,反映出鱼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咱们并不是要保护罗非鱼,而是要保护本土鱼类。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环境,环境的恶化不仅仅只是一种鱼类减少或者消失,而是关系到整个生物链,生物链缺失一个环节,或者增一个环节,对于环境的破坏都是很大的。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不能改变什么,我们只能做好我们自己,尽量保护好我们自己的环境,让我们这个大家庭一起努力,让我们的环境更美丽,更和谐。

同时光头呼吁钓鱼人,留大放小,带走自己能带走的,或者够吃就行了,碰到入侵物种,钓到后就丢到垃圾桶,给本土鱼类一个生长空间,爱护环境从我们钓鱼人做起。

这是光头对于罗非鱼入侵后长不大的理解,不对之处各位兄弟多多指出,光头一一改正,希望对钓友有所启发,大家觉得有用的话可以收藏,点赞,转发了解更多关注头条号《光头鱼司令》谢谢大家。

1.《【金凤鱼是什么鱼】罗非鱼哭着喊着“我想去妈妈家”。非洲鲫鱼入侵中国后很凄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金凤鱼是什么鱼】罗非鱼哭着喊着“我想去妈妈家”。非洲鲫鱼入侵中国后很凄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949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