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将星闪耀。如果他们不是生在同一时代,也许都能够建立更辉煌的功业。只可惜他们总是捉对厮杀,虽然棋逢对手,但却立功艰难——都是文武双全的一时瑜亮,难分高下。
当时的“名将竞争”极其激烈,仅六位荡寇将军,其中至少有三位就很难分出高下。
荡寇将军第六名 蒋钦
三国时期六个荡寇将军里,名气最小的的就是蒋钦了,说起来他只是江东孙权手下的二流武将,无论是正史《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中,跟周瑜鲁肃陆逊吕蒙都不是一个档次,只能跟韩当、潘璋、黄盖、周泰划等号。
蒋钦很早就跟着孙权的老哥孙策,无论是投靠袁术,还是占据江东,都有蒋钦的影子,还做过后为别部司马、葛阳县县尉,还当过三个县的县长。蒋钦最多的时候也就带过一万部队,算个代理师长。最大的功劳是抓过不太出名的贼寇吕合、秦狼。
蒋钦后来的官职是右护军,主管处理将领之间的纠纷和违法违纪问题。
蒋钦的荡寇将军是跟着孙权打合肥的时候立了功而受封的,可惜那次孙权败了,估计蒋钦的功劳也就是保护孙权逃跑。
蒋钦还打过关羽,当然两人没有当面对阵,而蒋钦也在撤军的路上病死了。
算起来荡寇将军蒋钦从未独当一面,战功寥寥,只能屈居末座。
荡寇将军第五名 张嶷
张嶷是穷人家的孩子,一直在一个小县城当功曹(人事部长),后来救了县长的太太,升职做了州从事(帮刺史处理一个行业或部门的事情)。
直到诸葛亮执政好久了,张嶷才在马忠手下当了牙门将,管三百个士兵,比营长还小一点。张嶷的主要功绩是平定南夷,他先是连打带拉平定了汶山羌人叛乱; 南夷刘胄造反,打得张翼丢官,还是张嶷一马当先,砍了刘胄;牂牁郡、兴古郡造反,又是张嶷前去平定,还招降了两千多人,全部送往汉中,加入了刘备的北伐军。
诸葛亮南征,名义上是收复了越巂郡,但是派去的几任太守都被当地人干掉了,以至于后来没人敢去那里当官,诸葛亮只好派张嶷去当太守,张嶷到郡后,恩威并施,很快恢复了秩序。张嶷在南中十五年,郡泰民安,朝廷于是征召张嶷回成都。当地少数民族百姓都为张嶷离去而大哭,还有一百多个当地的大小头目自己背着钱粮加入队伍。张嶷到成都后,被封为荡寇将军。
等到姜维北伐的时候,患有风湿的张嶷已经只能靠拄拐才能站起来,但还是坚持出征,他的请战书感动得刘禅都落下了眼泪。 在与魏将徐质的战斗中,张嶷亲自冲杀,但本人有病,兵力也远远不及,张嶷壮烈牺牲。南中人民听说张嶷战死,都为痛哭流涕,为他立庙,四时祭祀——几乎享受了诸葛亮的待遇。
无论是生前功绩,还是死后哀荣,张嶷都要超过蒋钦,但是与程普比起来,还有所不及。
荡寇将军第四名 程普
提起火烧赤壁,人们就会想起雄姿英发的周瑜,但是却忘了当时东吴军队是由两个人指挥的,当时叫左右都督,左都督周瑜,右都督程普。大家只知道周瑜被是大都督,其实程普也是。
程普资格比蒋钦还老,他跟的是孙权的老爹孙坚四处征战,打黄巾、打董卓,屡立战功、多次受伤。讨董卓的时候,孙坚斩杀华雄,程普杀了华雄手下胡轸,没关羽什么事。
孙坚死后,程普跟着孙策打下庐江、横江、当利、秣陵、湖孰、句容、曲阿,孙策在原有基础上又给他添加兵员二千、战马五十匹,职务怎么也比现在的师长还高。后来打乌程、石木、波门、陵传、馀亢,又是程普立的战功最多。
孙策曾被敌人(祖郎)重重包围,程普只带着一名骑兵,拼命冲杀救出了孙策,然后被任命为荡寇中郎将,兼任零陵太守。
孙策死后,是武有程普文有张昭一起帮助孙权坐稳了江山,那时周瑜还年轻着呢。
接连辅佐孙坚孙策孙权,被称为三世虎臣的“程公(当时人尊称)”,是东吴唯一可以不给周瑜面子的,数次侮辱周瑜。而周瑜也很大度(别说诸葛亮,神仙也气不死他),始终不与程普计较。程普也很大度,了解了周瑜的能力后,也是敬服亲重,“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后来还成了成语。
周瑜死后,,程普成了战功第一的老将,被封为荡寇将军,当时跟他差不多的只有周瑜的接班人鲁肃,吕蒙、陆逊见了他,都要尊一声老前辈。
荡寇将军第三名 关羽
把关羽列为荡寇将军第三名,估计会有西红柿臭鸡蛋铺天盖地飞来。
关羽是个大英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与另两个荡寇将军比起来,好像还差那么一点点,所以只好委屈关老爷了。
关羽斩过河北第一名将颜良,这一点几乎无人可以超越。但是诛文丑、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三英战吕布是罗贯中造的假,关老爷不屑于虚冒战功。
关羽确实是刘被手下第一大将,刘备取得荆州的长沙、零陵、武陵、桂阳马上关羽为封襄阳太守、荡寇将军。
关羽虽然被封为襄阳太守,但是襄阳却在曹操手里,乐进守着呢,关于属于“空头太守”,所以关羽后来才玩儿命也要打下襄阳。
关于最大的功绩,就是守卫荆州、猛攻襄阳,吓得曹操要迁都,可惜襄阳没打下来,荆州也丢了,可以说是善始未善终,留下了极大遗憾。
荡寇将军第二名 张郃
张郃有多强?只凭一点就可以看出:他打败过诸葛亮。
其实马谡失街亭,曹魏的指挥官不是司马懿,当时司马懿在荆州治理水军呢。真正的指挥者是张郃, 曹叡给张郃加官特进(位同三公),让他总督各路军马。张郃不负所望,一战击溃马谡收复了投降诸葛亮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诸葛亮无功而返。曹叡给张郃增加了食邑一千户,(加上以前的,合计四千三百户)。
后来诸葛亮再次北伐,张郃说:“我屈指一算,诸葛亮的军粮维持不了十天,很快就会撤退。”张郃的话应验了,“屈指可数”也成了成语。
当年黄忠斩了夏侯渊,刘备却说:“要杀就杀张郃,杀夏侯渊有什么用!”事实证明刘备果然有知人之明,魏国残兵败将推举张郃出任主帅,指挥士兵,布置营寨,军心安定,刘备没有能够继续扩大战果。
由于保全部队有功,张郃被封为荡寇将军。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张郃统领众将到略阳迎击,诸葛亮退守祁山,张郃追到木门谷,与蜀军交战,飞来的箭矢射中了张郃右膝,张郃阵亡,也有史料记载,是司马懿忌惮张郃功大,强行命令他追击而又不给予后援,等于与诸葛亮合谋杀了张郃。
而司马懿谋杀张郃,是因为作为当时杰出的政治家(或阴谋家),司马懿一定看得出,张郃将是他取代曹魏的最大绊脚石。因为曹操曾经评价张郃来归是“微子弃殷,韩信归汉”,把张郃与韩信并列,并直接封了他偏将军、都亭侯(与关羽同爵,但是有兵权)。 后人评价说“魏朝酷重张郃,谓不可一日无之”。
也有人说(翻译过来了):祁山打败诸葛亮的,都是张郃、曹真的功劳,而司马懿逼着张郃追击以致牺牲,说明司马懿的指挥才能还不如张郃,之所以抬高司马懿,可能是为了衬托他的对手诸葛亮的智谋……
荡寇将军第一名 张辽
有人说张辽是三国时期第一名将,这话可能有些过誉,但是在当时的六个荡寇将军里,还真的没人能比他强。
张辽曾经打得孙权丢盔弃甲差点被抓,吓得东吴“小儿不敢夜啼”。以八百破十万,合肥之战中跟着张辽突破吴军阵营、临时应募的一众步卒,都被封虎贲。这些是大家都耳熟能详,就不一一叙述了。
多年后张辽抱病与孙权对峙,孙权还告诫部下说:“张辽虽然有病,但你们也打不过他,小心呀!”事实证明孙权和刘备一样有眼光,病中的张辽还打败了吕范其畏张辽如此。同年,张辽抱病与曹休伐吴,打败吴将吕范。不幸在此时得了疾病。曹丕便遣侍中刘晔带太医视疾,甚至亲到其营执其手问候,赐其御衣,更派太官送御食。待张辽之疾稍愈,辽即还屯。正当其时,孙权复叛,黄初三年,曹丕遣张辽乘舟,与曹休到海陵临江驻防。孙权知张辽至此,告诫部下说:“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其畏张辽如此。同年,张辽抱病与曹休伐吴,打败吴将吕范。
那个吕范可不像京剧《甘露寺》那样,是个只会保媒拉纤的龙套。他被孙权比作刘秀大将吴汉,受封是前将军、假节、扬州牧,封南昌侯,几乎就是东吴版的关羽(同为前将军、假节)。
张辽当北地太守、鲁相的时候,才二十八,是真正的少年英雄。建安十年,收复东莱诸县后的张辽引军还邺城,曹操亲自出城迎接,邀请他同乘一辆车,任命他为荡寇将军。 那一年,张辽三十六岁。
张辽一生征战,鲜有败绩,先后当过郡吏、骑都尉、鲁相、中郎将、裨将军、行中坚将军、荡寇将军、征东将军、前将军、骠骑大将军。而且最后还得以善终。公元222年,张辽病逝于江都,曹丕痛哭流涕,马上加封谥号——“刚侯”。
现在的历史学家评价说:“三国时期,胆大心细、智勇双全的武将,也就是魏之张辽,汉之赵云。张辽不仅智勇双全,而且为人忠厚坦诚。在曹魏武将群中,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格典范。
1.《三国有六个荡寇将军 关羽也许只能排第三 魏强蜀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国有六个荡寇将军 关羽也许只能排第三 魏强蜀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3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