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二三 写正史的工科生】

文:李彦

转载分享请私信,盗文抄袭必究

大将邓愈

邓愈画像

中国古代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的建立可谓极为艰辛,除开国皇帝披荆斩棘外,更为瞩目的那些出生入死的开国元勋。汉之张良、韩信,唐之李靖、李世勣这些名臣良将为国家草创立下汗马功劳,对于明初的开国功勋,广为人熟知的是徐达、常遇春,乃至李文忠、汤和以及世镇云南的沐英,却对同为“六王”之一的邓愈事迹,无论是民间传颂知名度还是学术研究都出乎意料的少之又少。

但当翻阅《明史》,却能发现邓愈与李文忠、汤和等人归为一传,甚至高居汤和之上,其历史地位可见一斑。今天笔者就带大家一起来瞻仰这位名将的风采。

邓愈家族起兵反元较早,他的父亲邓顺义作为一方团练,聚集兵马顺应天下大势反元。但不幸的是至正十三年,其父作战途中不幸身亡,其兄又以病卒,形势窘迫之下,年近十六岁的邓愈被部众推为首领。至正十五年春,朱元璋攻克滁州后,十八岁的邓愈慧眼识明君,率领部众近万人前来投奔。

元末农民军势力分布图

年纪轻轻便已征战多年的邓愈深得朱元璋器重,跟随大军接连攻克大平府、溧水后,又俘获敌将陈埜先夺得头功。扫清外围后,朱元璋军马一举攻陷集庆路(今南京)。此后被任命为一方主帅的邓愈出镇广德州后,就长期与大将胡大海搭班进军皖南。

这对搭档以邓愈为主,胡大海为副,邓愈主守备,大海主攻伐,两人配合极为默契,一举攻下皖南重镇徽州。元廷自然不甘心漕运重镇徽州的丢失,命苗军元帅杨完者领兵近十万前来争夺,而此时胡大海正领兵进攻婺源,留守徽州兵力较少。此危机时刻,邓愈使出空城计,大开城门以迎元军,杨完者见状果真不敢前进,待大海连夜率兵回援后,内外合兵大败元军,这年邓愈刚满二十岁。

胡大海画像

这之后在皖南征战过程中,被提拔为佥行枢密院事邓愈与胡大海以及李文忠攻城略地,将皖南局势打开,为应天府赢得大片战略缓冲地带。随着疆域的扩大,朱元璋势力又逐渐与陈友谅接壤,两方随即发生争斗,邓愈接连击败陈友谅部将,以计收降邓克明。

此时的天完政权内部正在发生分裂,陈友谅监禁锤杀天完皇帝徐寿辉后,引起部众不满,天完左丞胡廷瑞以战略要地龙兴路(今南昌)归顺朱元璋,朱元璋随即任命邓愈为江西行省参政,镇守洪都。然而就在徐达等人筹备进攻武昌之时,降将祝宗、康泰在洪都城内趁机谋反。听闻兵变后的邓愈因形势紧急、兵马仓促未集,连夜仅率数十亲兵逃回应天府。

朱元璋画像

因事出仓促,洪都守军较少,朱元璋也未曾怪罪邓愈,待徐达回军收复洪都后,再令邓愈驻防洪都将功赎罪。但此时北方韩宋政权陷入危境,朱元璋在此抉择之际放下攻打陈友谅的既定战略,转而亲率主力北上救援,仅留下大都督朱文正带领邓愈守备朱吴前线。

至正二十三年夏,陈友谅抓住朱元璋主力北上的战略时机,倾国之兵近六十余万,顺长江而下寻求与朱元璋决战。首战之地便是前线重镇洪都,而此时的洪城城内兵马较少,吴军处于绝对劣势。朱文正与邓愈等人深知此战关系政权存亡,便不再寻求援助一心抵抗。分守主城门抚州门的邓愈亲自指挥战斗,一边防守一边修缮城楼,兵不卸甲近长达三个月。

至正二十三年形势图

这场旷世绝俗的防守大战为朱元璋赢得了极为宝贵的战略缓冲时机,使其有充裕的时间调整战略上的失误,洪都也最终在朱元璋的救援下得以完存。此战过后,年仅二十六岁的邓愈被提拔为江西行省右丞。

此后洪武元年,邓愈以偏师进攻河南,接应北伐大军。洪武三年,邓愈又以副将身份跟随徐达征讨河陇,此战之中邓愈亲临一线,率军突击扩廓帖木儿营帐大胜而归。在此之后,邓愈又领长胜之师招抚吐蕃,平定蜀地。

洪武十年,吐番在川藏作乱,邓愈领征西将军率沐英前往征讨,大胜而归之时却不幸染上重疾,部队行至寿春时去世,享年四十一岁。听闻噩耗的朱元璋痛哭,停朝三日,亲自为其挑选墓地,同时追封其为宁河王,赐予谥号武顺。朱元璋亲自做赋道:“天生元辅兮辅我定乎九州,溯其功勋德业兮实无人以可侔,垂凛凛于尺幅兮直与河岳而长流“。

然而为明朝立下如此功勋的邓愈却逐渐被后人遗忘,学术界竟无一篇单独对其研究的论述文献,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邓愈常作为副将率军出征,作为主将时却又因能安抚士众常留镇后方,未能亲临战线留下传奇佳话。可如此英雄,英年早逝也确实令人唏嘘。

1.《“六王”邓愈死后,朱元璋都痛哭, 为何名气不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六王”邓愈死后,朱元璋都痛哭, 为何名气不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4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