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围棋大发展的两汉三国时期

  第五节:十九条线棋盘问世

  围棋的发展,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棋艺的提高,一是棋盘的改进,一者是相互关联的。棋艺提高了,就要求进一步改进棋盘,棋盘改进后,又对棋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围棋纵横十七道线的棋盘保持了相当长时间,汉魏三国时,围棋呈现出发展趋势,围棋高手,很可能不满足十七道棋盘。至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十九道线,三百六十一路棋盘出现于何时,尚无定论。

  《孙子算经》上有句话:“今有棋局方十九道,同用棋几何?答曰:三百六十一。术曰:置十九道,自相乘之,即得。”问题是,《孙子算经》作于何时,历来看法有分岐。清朱彝尊认为是春秋时孙武所著。清阮元则认为是周朝时的著作。但因《汉书・艺文志》未录,至《隋书・经籍志》上才有记载,也有人就认为是两晋南北朝的著作。近人又考据论证,它可能是东汉时的作品一一如果此推断不错,那就是说,东汉时围棋盘已是纵横十九道了。

  东汉人马融、蔡洪在《围棋赋》中,有“棋雞”、“五岳”的提法,对这些布局加以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十九道线,三百六十一路的棋盘才可能形成。这再次说明这种棋盘是东汉时问世的。

  但三国时魏国邯郸淳的《艺经》里写着:“棋局纵横各十七道,白黑棋各五十枚。”而且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村的古墓中,人们发现初唐时彩色围棋仕女图,画的围棋盘是十七道。

  与此相关联的是著名的《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的真伪问题。这一棋局见于宋人李逸民编的《忘忧清乐集》,多少年来影响很大。但因为这局棋是在纵横十九道的棋盘上展开的,和三国时邯郸淳的记载相违。从清朝人钱大昕开始,对它的真实性发生了疑问,百余年来争论不休。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局棋。

  我们认为,棋盘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这种变化要被所有的棋手认可,不可能在一时一处完成。新形式总是由局部到全面,逐渐推广完善的,而老形式也不可能一夜间在地球上完全消失。我们可以这么设想,纵横十九道围棋盘,最早出现于东汉,完成于隋唐,而纵横十七道围棋盘,到初唐时尚未完全消失,还在部分地区流行。如果这个设想得到证实,那么《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的真伪就不难分辨了。

  围棋盘由纵横十七道二百八十九路,改为纵横十九道三百六十一路,在围棋发展史上是一飞跃性的变化,从此以后的全部围棋史都将证明这个飞跃具有重大意义。

1.《吕范 中国围棋史话:两汉三国大发展 十九条线棋盘问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吕范 中国围棋史话:两汉三国大发展 十九条线棋盘问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79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