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作为大宗、名贵药材,吸引了众多药农种植,但多数药农苦于没有栽培经验,或得不到技术支持,在栽种过程中实际产量并不高!小编把川贝母种植技术全盘托出,希望对广大药农有帮助。

一、概述

200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可供川贝的植物有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unibracr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Przewalskii Maxim.ex Batal.和棱砂贝母F.delauayi Franch.。它们产于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甘肃等地。前三种称松贝和青贝,第四种俗称炉贝,统称川贝。味甘,性微寒,归肺心二经,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痨嗽、咯痰带血等症。过去全靠采挖野生,60年代初开始由野生转为人工栽培。现在四川阿坝、理县、小金等县,甘肃漳县,云南丽江等地均有栽培,并建有种子、鳞茎种源基地,供各地引种栽培。川贝母为当前紧缺名贵药材,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因此,人工栽培川贝不但收益高,而且可以缓和临床用药的奇缺。

二、植物特征

1、川贝母:株高20-85厘米,茎生叶通常对生,顶端叶多呈线形,先端卷曲,蒴果6棱,翅宽1-1.5毫米。

2、暗紫贝母:株高较川贝矮(15-60厘米),茎生叶最下面2枚对生,上面通常互生,叶先端不卷曲,花深紫色,蒴果长圆形,6棱,棱翅宽约1毫米。

3、甘肃贝母:与暗紫贝母很相似,区别在于花黄色,有细紫斑。

4、棱砂贝母:株高15-35厘米,生长有叶的茎段比花梗短,茎秆上生长的叶卵形至椭圆状卵形,果实上有翅,翅宽2毫米,长在果实上的花被果熟前不萎蔫,可与其他种相区别。

此外80年代引种栽培成功的瓦布贝母和浓蜜贝母适应环境能力强,更易于栽培。特别是瓦布贝母生物碱含量及止咳祛痰作用优于暗紫贝母。目前“野转家”栽培成功的还有秦贝母和太白贝母等。

欢迎添加天宝农技服务平台名贵药材群微信号:15910877966,交流了解更多名贵药材专业种植技术。

三、生长习性

1、生长发育:

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籽需经4-5年时间,第一年地上只有1片由种子出苗后生出的一片扁平线形叶,分不出叶柄和叶片,长4-5厘米,只有一绿豆粒大的小鳞茎。第二年有1-2片具明显叶柄的基生叶,鳞茎如黄豆大小。第三年大部分具2片基生叶,其中部分发育良好的植株可形成短小的地上茎,直立高5-10厘米,茎上生有3-7片无柄叶,鳞茎近球形。第四年植株有10-18厘米地上茎,有6-12片叶。川贝地下鳞茎和地上基均逐年增大、长高、叶片也增多,第四年可开花、结实,第五年可大量开花结实。进入成年期,鳞茎重量在7年以前呈直线增长幅度达到生长盛期,以后生长开始减慢。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海拔高度:川贝各来源种多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及青藏高原海拔2700-3000米的高山灌丛及草甸地带。棱砂贝母分布于冻荒漠流石滩,海拔最高。瓦布贝母、浓蜜贝母生长在亚高山针叶林带,海拔较低。

(2)温度:研究表明从四川西部暗针叶林带引种的多种贝母年生育期90-105天。日均气温5℃左右出苗,10-13℃开花,14-16℃果实成熟。15-20℃是生长的最适温度,超过30℃则抑制生长。种子采收后,种胚尚未成熟。种胚发育以10℃左右为好。完成种胚形态后熟所需时间因种而异,一般需42-56天,此后还需经0-3℃的低温70-90天才能完成生理后熟阶段,种子才能出苗。

3、光照:川贝需光、但忌强光,因高温和干旱常与强光伴随,夏季高温强光使川贝早枯。在全光照而凉爽的条件下,植株生长健壮,鳞茎发育良好,质地坚实,在荫蔽地方则生长不良。

4、水分:川贝喜湿润,忌干旱和积水。

四、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

(1)种植环境与土地的选择:川贝喜冷凉气候,应根据川贝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海拔2000-3000米,年平均气温0-6℃,最热月不超过15℃,最冷月不低于0℃,年降水不少于700毫米的区域为宜。考虑到中药材很重视地道产区,因此将当地所产优质川贝就近引种容易获得成功。土壤以有机质含量高、疏松透气的沙壤土为好,过沙,不利保水保肥;过黏,土壤容易板结,通气不好,贝母容易早衰。

(2)整地:川贝母根系不发达,多水平生长,人士不深,因此以耕深20-25厘米为宜,川贝对肥料较敏感,肥料充足能显著增产。缺氮,叶片黄绿;缺磷钾植株生长不旺,叶片薄无光泽,鳞茎膨大受影响。整地时应施足基肥,有性繁殖的育苗地,每公顷可均匀撒施过磷酸钙750-900千克,栽种鳞茎的地,每公顷可均匀撒施过磷酸钙900-1200千克,腐熟厩肥37500-60000千克,将士块打碎耙平,作成宽约1.20米,高约0.15米,沟宽0.3米高畦。

2、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①种子处理:将干籽浸泡24小时,使种子充分吸胀,再用2%甲醛水溶液浸泡10-20分钟,进行表面灭菌,再用清水洗去药液,然后沙藏催芽。催芽用层积法,以4倍于种子的腐殖质土或锯末与种子混拌均匀,选室外树荫下,挖深20-30厘米的平底浅坑,长宽视种子多少而定,将种子放入坑内,厚10-20厘米,上盖山草、苔藓类物1-2厘米,每隔10天左右翻动检查1次,保持湿润,透气,平均气温10℃左右,50天左右可使90%以上种胚完成形态后熟,在上冻前播完种。若第二年春播可放0-5℃的地方沙藏越冬。

②播种方法:坡地采用撒播,平地可用条播。条播,播幅宽15-20厘米,幅间距7-10厘米,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或播幅内,并立即用过筛的堆肥或腐殖质土覆盖,厚1.5-5厘米,然后再盖上山草或其他覆盖材料,以减少水分蒸发防止土壤板结和冻拔。播种量根据不同种的籽粒大小,以每平方米播90-180粒为宜,各种贝母种子千粒重在1.33-4.48克之间,因此每公顷播量在24-40.5千克。

(2)鳞茎繁殖

①鳞茎的选择:贝母枯苗后及时挖收。要收籽进行有性繁殖的鳞茎可选2-10克的大小为宜,栽后可连续采籽2年再翻栽,可降低用种量及劳力投资。以收药材为目的,可选鲜重10-30克或1-5克的鳞茎作种。种用鳞茎选好后,需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或荫棚下晾置10-15天,待鳞茎表面呈浅棕色再栽种,否则影响出苗。

②栽植:在整好的畦上横向开沟,行株距与沟深依鳞茎的大小而定,大于5克的鳞茎,行距宜15厘米左右,沟深宜12厘米左右;1-4克的小鳞茎,行距13厘米,沟深8厘米左右,株距随鳞茎的增大而增大,变化在10-20厘米之间。将鳞茎均匀摆放沟内,芽头向上,用开第二沟时的土盖好第一沟的鳞茎。

3、田间管理

(1)覆盖及防旱排涝:目前,种川贝的地区多无灌溉设施,播、栽后应覆盖山草或枯枝落叶既可减少水分蒸发,又可防止土壤板结,还能避免暴雨将泥土溅污苗加重病害。

(2)间套作:种子播种的一二年生幼苗叶面积很小,地面多裸露,直射阳光可使地温高达50℃以上,容易引起贝苗早衰,可套作同种贝母的较大鳞茎降低地温,在畦上套作的行株距以30-35厘米×20-25厘米为宜。贝母枯苗后还可套种荞麦大麻等作物.继续保护贝苗过夏,间套作物枯苗后还可割倒作覆盖材料。

(3)除草:川贝播种密度大,盖土浅,拔草容易损伤或带出小苗,因此应及时除草。不等野草长大就彻底清除,尤其7-8月雨季温度高,杂草萌芽生长快,应特别注意将杂草消灭于萌芽期。

(4)培土追肥:贝苗枯萎后要在畦面培土2-3厘米,使贝母鳞茎处于较厚土层下,容易安全过夏和越冬,每年贝母出苗前要揭去覆盖物追施厩肥或堆肥,每公顷30000-45000千克,花果期再用800倍液嘉美红利、脑白金进行1-2次根外追肥,可提高种子及商品鳞茎的产量和质量。

4、病虫害及其防治

(1)锈病:5月开始发病,近地面茎叶出现棕褐色凸斑,后期散出橙黄色孢子。防治方法清除枯萎茎叶减少病源,使用充分腐熟的肥料,贝母出苗展叶后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0-20天喷撒1-2次可以预防。

(2)白腐病:栽植时操作及保管不好,堆沤发热的种裁(繁殖材料)容易得此病,鳞茎局部成乳酪样腐烂,患部表面可见菌丝呈灰白、黑色或蓝绿色孢子。防治方法:防止鳞茎损伤及堆沤,栽前鳞茎必须晾置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0分钟。

(3)菌核病:被害鳞茎产生黑斑,严重时整个鳞茎变黑,其内形成大小不等的黑色菌核,地上部枯萎。防治方法:轮作;高畦种植;肥料充分腐熟,冲施800倍液嘉美红利1-2次。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用石灰消毒病穴,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防止未病植株进一步蔓延。

(4)立枯病:此病主要发生1-3年生贝母出苗展叶期,症状和防治方法参见人参。(5)金针虫和蛴螬:4-6月咬食根部,防治方法:在为害时期,用烟叶熬水浇灌,每公顷用烟叶37.5千克熬成1125千克原液,用时每千克原液加水30千克效果较好;或每公顷用50%氯丹乳油7.5-15千克在播种前整地时拌土或出苗后对水7500千克灌土防治。

五、采收与加工

1、种子采收:川贝以5-6年生留种为好,为保证种子饱满,每株留花2-3朵为宜。7-8月,果实黄熟时分批剪下脱粒立即沙藏,或用布袋盛装,放通风处供外地或次年使用。

2、鳞茎的收获与加工:种子繁殖第三、第四生长年,此时尚未大量开花结实,商品质量好,无性繁殖的一个生长年可采收鳞茎作种栽和加工成商品。用狭锄或小齿耙仔细挖收,勿伤鳞茎,以免影响种栽和商品质量。加工要选晴天,将鳞茎用水洗净泥土,装入麻袋或编织袋,扎紧袋口,来回拉动使之相互摩擦至残根脱落,表皮稍有脱落但不损外形为度。3克以下的小鳞茎可直接晒干。先晾干表面水气;然后摊在竹席、棉毯等物上曝晒4-6小时可成粉白色,冷却之前不宜翻动,最好盖上黑布,傍晚鳞茎降温后,薄晾室内,次日再晒即可干燥。若天气不好,需用烘房烤干,将洗净摩擦好的鳞茎摊放在烘烤盘的竹帘上,烘烤温度以40~50℃为宜,温度宜先低后高,要注意排潮,特别是前期。若高温、高湿会使淀粉糊化造成“油子”、“僵子”,低温高湿会发霉腐烂。3克以上的鳞茎不易干燥,需放熏灶内,用硫磺熏蒸,至断面加碘液不变色为止,然后再烘干。川贝的鲜干比为3.1-3.5:1。

转载请务必按以下格式注明

文章来源:天宝农业技术服务平台(ID:zhxdnyjs)

参考资料:

《川贝母种植技术详细资料》中药材商贸网

《盆栽川贝怎么种》乐农网

《川贝母的栽培技术要点》孙 丽 刘祥宝

精彩内容

1.《川贝母为啥价格这么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川贝母为啥价格这么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8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