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4日,1003马球学校迎来了一位特殊的马球爱好者——北大经济学院教授、前院长孙祁祥。2010年,出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的她,成为这所中国第一个经济学科诞生地的著名学府百年历史上的首位女院长。2014年,她荣膺国际保险界的最高奖项:“约翰·毕克利创始人奖”,成为该奖项自1972年设立以来的首位中国学者和首位女性获奖人。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用更多的“身份”来介绍孙教授:中国保险学界的标志性人物、中国经济女性年度人物、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网阅读量超3亿人次的2017年北京大学开学典礼致辞《珍惜》的作者。如今她又多了一个身份——马球运动的爱好者。

  在《珍惜》的演讲中她曾说道:“请珍惜你内心的渴望。”正是因为珍惜内心的渴望,她一直保持着勇于挑战、追求卓越的精神。孙教授从小到大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她喜欢诗歌、散文、棋牌、唱歌、太极拳、乒乓球……。而在江河湖海的风浪中游泳、驾驶海上摩托艇、玩山坡滑翔伞、潜水等运动,也是她突破自我的一些经历。她曾经在一次演讲中分享过她60岁时,憋一口气游25米的过往,就是要突破自我。由此她也受到了启发:“在人生中,我们常常给自己设了很多的条条框框,我们会说这个事情我不行,我从来没有做过,但实际上,如果你相信自己,有的时候给自己一些push,就能够冲出一片你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一个天地来。”此次选择马球,也是她对于突破自我的又一尝试。马球充分考量参与者的综合能力,是勇气、坚韧的集中体现,可以说,参与马球即为王者,在64岁攀上马背,可以说是她的又一次自我突破。1003POLO创始人、中国女子马球第一人Paris Luo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马球的参与者在年龄跨度上很大,以马球作为传承的家族大多是是从小到老都活跃在马背上,是从会走路开始到走不动路的年龄跨度,并且有很多是女性,但孙教授是60岁以上年龄段尝试马球运动的中国女性第一人。

  1995年,孙教授从国外学习回来,猎头公司开出了30万人民币的年薪,但她仍然坚持留在月薪只有400多元的教师这个岗位上。“不是说地球离了谁不转,但我当初出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回来建设北大保险学科。为了个人目的离开这项工作,不符合我做人的原则。”这一抉择是孙教授追求“内心渴望”的具体展现。1003POLO所深耕的马球事业,是公司创始人Paris Luo的一个内心渴望,一种家国情怀。她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助力中国马球的复兴,马球文化的兴盛。此次孙教授带着同样的期许,参与到中国马球运动中来,是为中国马球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能量。

  2017年,孙教授荣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也经常受邀就一些‘女性话题’发表演讲。但孙教授表示,她并不喜欢人们总拿性别说事:“我虽然会就女性问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并认为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但我并不喜欢被限制在女性话题中。”这便是她对女性力量的理解和态度。所以她喜欢马球,这一世界上唯一不分男女同场竞技的运动,在马球中只有拼搏,并无性别。

  在这次的马球骑行中,孙教授表示:“她喜欢时刻面带微笑、永远充满正能量的人”。其实她自己就是这样的一种人:坚韧、自信、勇敢、快乐地面对人生。她的学生曾这样评价她:“一路走来,孙老师面临太多诱惑,但她始终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定做一名教师,教书育人。她说,‘能给他人带来力量,她觉得人生特别有价值’。把自己活成一道光束、影响更多人,这就是可敬可亲的孙老师”。2010年“中国经济女性年度人物”的介评词这样评价孙祁祥教授:“作为一名上过山、下过乡、做过工、留过洋的杰出女性学者,她阅历丰富且多才多艺,实现了女性气质和学者风范的完美结合,她博学但不虚华,明察却不琐屑,宽容而不粗疏,自主又不张扬,在专业领域和教育界广受欣赏和尊重。”马球生活方式和马球育人的真谛——积极上扬的态度,无惧无畏的品格,这也正是孙祁祥教授和起源于中国唐朝的马球不谋而合的默契。

1.《孙祁祥 孙祁祥教授花甲之年登上马背 为中国女子马球崛起助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孙祁祥 孙祁祥教授花甲之年登上马背 为中国女子马球崛起助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8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