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随着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40周年的临近,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近日在国际奥委会官网访谈中回忆了联邦德国参与抵制1980年奥运会的事件始末,坦言抵制活动直接导致运动员的奥运梦想破灭。这也是至今仍然驱使着他的动力:给予所有干净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机会。

  巴赫曾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获得击剑金牌,他代表联邦德国运动员参加了是否应该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的公开辩论。

  为抗议当时的苏联于1979年入侵阿富汗,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发起抵制1980年夏季奥运会,导致只有80个国家的代表团赴会,是自1956年以来最少国家参加的一届奥运会。四年后,苏联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发起了一场报复性的抵制活动,导致某些体育项目的参赛范围缩减。

  “那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当时要让运动员的真实声音被听到、被采纳,几乎是不可能的。”巴赫坦言。

  巴赫说:“运动员的真实声音没有被尊重和采纳,我非常失望。虽然我还能在国家奥委会的最后一次大会上发表演讲,但是已经没有人真的在听了,他们屈服于各方的政治压力,拒绝为体育运动的利益挺身而出。”

  “对莫斯科的抵制毫无效果。所有主要的参与者都承认了这一点。事实也是如此,许多国家的运动员由于1980年的抵制和1984年的报复性抵制遭到了沉重打击。两代运动员的奥运梦想破灭,备战多年最后却一无所获。运动员们因为一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而受到了惩罚。”

  巴赫直言:“任何试图发起抵制活动的人都应该从这段历史中吸取教训,抵制体育活动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不仅伤害了运动员,而且伤害了民众,因为他们失去了与自己国家的奥运健儿们分享喜悦、自豪和成功的机会。”

  他表示,这种抵制活动绝不应该再发生在未来的运动员身上,这也是至今仍然驱使着他的动力:给予所有干净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机会。

1.《莫斯科奥运会 巴赫反思莫斯科奥运会抵制活动 运动员梦想破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莫斯科奥运会 巴赫反思莫斯科奥运会抵制活动 运动员梦想破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85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