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刃刀利于骑战,因为马匹在冲锋之时骑兵主要使用劈砍,突刺的后果是会把对方穿在刀上(糖葫芦),造成严重后果——不便拔出进行第二轮攻击,或许冲力太大连带自己也闪了腕子。倭人受蒙古铁骑影响将唐大刀制成弧形也是要把其运用到骑兵上。至于中国,恐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骑战都是靠关刀和枪矛之类的长兵器吧。明朝倭寇扰华时这种刀形也确实让已然开始衰落的明军吃了大苦头。不过后来戚大将军想出了办法——将唐大刀(其时称苗刀,以其刀身修长)带回军中,结果大破倭寇。原因很简单——浙闽沿海一带尽是湿地和沙滩,不利骑兵行进,明军多数靠步行;至于小日本大老远的乘船来侵华,也没多少骑兵。这一步战交锋,自然是直刃苗刀优于弧形的倭刀了。现在就有人将唐大刀称为“戚刀”或“继光刀”(这名字,听着就带劲)。

顺便说一下,苗刀刀法传人吕大侠而今威名不小,收徒甚众(我南京河海大学有一位教授就是此中好手,不知是不是吕大侠的传人)。有些吕老先生的门徒在观摩了倭人的剑道之后说过一句挺让人提气的话——“这种剑技,还远远没有挖掘出双手刀法的最大威力”。

提起苗刀可能会有人感到陌生,因为这是一个多年来秘不外传的武术器械,所以在场面上较少看到这种兵器的演练。“苗刀”,古人称为单刀或长刀,明清后逐渐称作苗刀。其形状似禾苗,刀身修长,属双手握刀,兼刀、枪二兵器之特点,为了与单刀相区分,而称其为苗刀

苗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刀技。它刀身修长,共五尺,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且可单、双手变换使用,临阵杀敌,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比,故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重要资料《苗刀考证》中,这样写道:“苗刀用以冲锋枪,远胜单刀及其它短兵。 明代戚继光将军,改铸精绝,传之于其部下,杀敌致果,斩将擎旗,赖以刀法,威震华夏。”中国苗刀有一套完整的

苗刀!长约:120~160公分,刀把有45公分左右,双手握,很长吧)杀伤力力惊人(古战场用!相比较,日本太刀也不过120公分左右!威力大!可斩马!

若您对刀剑感兴趣也可加龙泉铸剑师李师傅的私人微信号:LQDJLL

获取更多知识可关注中华刀剑公众号:zhonghuadaojian

1.《160cm苗刀什么人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60cm苗刀什么人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2196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