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0 10:51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 吴旭华

左:金超书法作品 右:何绍韩书法作品

寻乡贤手泽,扬乡邦文化。近日,市民张辉出版了《伋古草堂藏东阳古代乡贤书画作品集》。书里集萃了新中国成立前东阳乡贤的50余件书画真迹,由张辉费时近20年所得。

从1990年迈入收藏界,张辉自嘲“一入古玩深似海”。他先后玩过瓷器、木器、金石、古籍、绣品等,却把首本收藏作品集锁定为乡贤书画。对此他说,乡贤的书画作品助他滤去了“俗尘”,与此同时,东阳迄今未有这方面的专辑,可以说是留下了一方空白。

事实上,作为浙中重镇,东阳历史上文风昌盛,自明清到近代,书画名家辈出。他们的遗泽里藏着什么样的文化密码?这是张辉汲古的重要方向之一。

“无名书作”的牵引

收藏是项门槛很高的活动,但也是没有门槛的事业。最初的时候,张辉完全是凭一腔热情加入瓷器收藏,间或收些在他看来有价值的古玩。但是一张尺幅书作,改变了他的收藏轨迹。

1992年,张辉一如既往在乡间搜集老物件,一件多处破损的书法作品引起他注意,其上字迹妍秀,别具滋味。书写的内容“粗饭菜根香,诗书风味长”,更是让他有如遇故知之感。

由纸上“志显仁兄正”的提示可知,这幅字的主人是一位叫“志显”的人。此书法由何人题写?落款是“潜庐主人”。张辉翻遍了手头的所有资料,又询问了本邑收藏界的朋友,都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这件虽有落款的书作,一时成了“无名之作”。

但张辉是个较真的人,对这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潜庐主人”,他始终怀着好奇。每次出去,都千方百计打听此人,凡是有字的物事,他都要细读,但一无所获。

就在张辉以为“潜庐主人”是乡间无名人氏时,一个偶然的发现让他大为惊喜。一次,他去杭州出差,路过一处并非旅游胜迹的古宅,赫然发现门楣上题着“潜庐”两字。这古宅的主人是不是就是“潜庐主人”呢?进去后,他在花园的草坪上看到一方石碑,题款居然是“潜庐主人”!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原来,这座古宅就是东阳籍“砩矿大王”何绍韩在杭州的故居,“潜庐主人”正是何绍韩的别号。

这番柳暗花明的“探赜索隐”,让张辉兴致大发。后来,他又找到了这段逸事的记载:出生于清同治年间的诸暨璜山镇东庑村黄畈阳自然村人徐道政,于1935年为有“中国砩矿第一人”之称的何绍韩宅第“潜庐”题词,“潜庐”位于今杭州紫阳泉后山。

这一收获也让张辉更加敬惜字纸,对一些品相不佳的“只字片言”,他也心怀敬畏。比如集子中收录的清代金超书法作品,仅有半幅,所幸落款“南园散人金超临”历历在目。“别看这残山剩水,一笔一划却有米芾的风格,可谓字字珠玑。”他认真地说。在《道光东阳县志》中,他找到了关于金超的记载:“字卓如,号南园,白云南田畈人,授直隶宣化右营守备。岁大荒,金超倡捐劝赈,给口粮三月余,掩饿莩,药疠疫,全活无算。调云州,边城夷毁,虎狼逼人,超迹旧而益之高巩。先是,邑令征辇路徭惟蠲入伍一人,余丁皆应役。超在宣化,丐免之。至摄赤城都司,请十二营全免。云人立祠,有‘一日恩膏流化塞,千秋俎豆拜东阳’之句。”金超是个难得的清官能吏,历事五代,因此朝廷特敕建“百岁坊”,由皇帝亲自题词。后人评价他“书法仿‘大米’”。一件作品后面有如此丰富的故事,张辉说这远远超出了收藏带来的物质价值。

“集体创作”的感奋

《芝兰立茂慈竹生孙图》

张辉收藏的东阳乡贤书画作品中不乏名家之作,如李品芳、李春城、蔡忠笏、葛绥成等。但若论意义最为重大且在他看来价值最高的,则是《芝兰立茂慈竹生孙图》。这幅作品作于1945年抗战胜利日,作者是在英士大学任教的一群书画家,分别是东阳人陈松平、奉化人周天初、江山人郑仁山,还有一位不知籍贯的“子琨”。其中陈松平绘松树和八哥,寓意八秩寿庆、松龄不老;周天初绘兰竹,郑仁山画灵芝,子琨画松果。画作由嘉善人李乃城题跋,赠送给东阳人吴作球庆贺其母亲八十大寿,吴作球也执笔绘笋。各人都在画上盖章为证。

此画于1994年从卢宅一位藏家手中购得,之前它流落安徽。张辉乍见此画就心荡神驰,从下午两点一直磨到次日凌晨两点,最终以原价10倍的价格收入囊中。结果次日,就有藏友上门高价索画,张辉坚辞不让。

张辉介绍,陈松平系南马镇下格村人,是中央大学美术系高才生,也是著名画家吕凤之、陈之佛、张书旗的高足。他善画花鸟,构图简约,禽鸟姿势多变,用笔精妙而稳健,吸取了张书旗长于用粉、陈之佛善于设色、吕凤之精于笔墨的三家之长,形成了清丽典雅、化俗为雅的风格。在这幅作品中,陈松平把松树整体造型处理成竖立的“八”字,8只八哥形态洒脱,寓意美好。而受画者吴作球是巍山镇白坦人,绘山水自成一格,近处墨色饱满,远处焦墨枯干,其效果与浓淡彩墨无异。抗战时期,英士大学迁到福建。日本投降消息传来时,吴作球之母何太夫人也迎来八秩荣庆,6位书画家会聚于吴作球的“碧湖寓庐”,称觞遥祝。酒酣耳热之际,有了这一集体创作的精品。

获得这幅画作后,张辉心情颇为感奋,十多年来不断有人请他割爱转手,他都不为所动。为了收集这6位书画家的生平事迹,张辉费了很大一番劲,遗憾的是仍有1人至今查而无得。“那是一个山河岁月的悲壮时代,6位书画家联袂创作,图中各个要素可谓珠联璧合甚至是水乳交融,这样的艺术逸事和精品,殊为难得。”他尤其欣赏陈松平的笔墨,认为其对自然渗开的墨迹的利用,已是臻于化境。

“旁征博引”的乐趣

收藏书画,不仅能带来艺术审美的愉悦,更有探寻书画背后文化密码的快乐。这个过程是艰辛的,更是兴奋的,特别是数年寻而不得却于某日跃入眼帘时,那份激动与喜悦无以名状。

民国时期的陈昌,曾作有《竹楼谈道》的摹古图,题跋上注明“(民国)二十年暮春于东阳县立初级中学”。陈昌是何人?根据“东阳县立初级中学”即东阳中学的作画地点,张辉猜测陈昌应该是美术教师,但查阅了许多资料都无果。就在他认为这又是一桩“悬案”时,却在巍山中学的校史馆中发现,陈昌是原北麓中学教师,后又在东阳中学校史中找到了关于陈昌的记载。“陈昌的画技先且不论,他对画家的评论却是独树一帜。”张辉说,陈昌在此画题跋中写道:“凡见前代名画,大家在气象,名家在精神,骨性天成,各行其是。”寥寥数语说尽了心得,也为张辉欣赏乡贤书画作品提供了借鉴。

“可以说,每一幅书画作品的背后,都浓缩着一段时代风云。”张辉颇有感触地说,且不说李品芳作为晚清重臣的地位,葛绥成作为东阳三大地理学家的过人学识,蔡忠笏身为民国一代名将的风骨,许多东阳文人武士都把书画当成日常之课。如民国时期的吴伯廉(字采衡),曾为一名为“爱生”的同乡赋诗:“春晚东园花未开,余寒料峭燕迟来。问春何处光风早,细草攒茸绿掩苔。”这幅作品可谓字与诗双绝,张辉查阅资料后得知,吴伯廉曾任黄埔军校第五期教官,威海卫接收时,他受蒋介石指派担任接收专员。见惯了风云际会的军人,却是一腔文士情怀。由此,张辉认为,这些书画作品为今人探查先贤的心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张辉的藏品中,有一件入展2012年东阳民间收藏展并入编《东阳人的藏家宝》。这是清代卢衍仁(号东园)于79岁时所书的一副对联:“敬而谦为修身学问,勤与俭乃成事经纶。”据悉,这是目前卢衍仁唯一的存世书作,而他正是东阳著名书院——白云书院的重要创始人。

为了寻宝汲古,张辉密切关注各大拍卖会与书画展,期待与乡贤不期而遇。而对乡贤事迹的探寻,又让他养成了博览群书的习惯。比如他曾收到两件清代人韦昌藩的画作,却不知道韦是何人,后在金华一次画展上看到一手卷,上书“东阳韦昌藩”,不解之谜遂解。而唯一的一幅“反书(字迹均与原字相反)”,其作者金明善,则是从家谱中查出是民国时泰顺县法院院长。

虽然张辉所收藏的乡贤书画作品里,目前仍有近五分之一的作者生平不详,但他依然流连此道。他最大的愿望,除了让这些作品入编市政协文史委编辑的东阳历代书画集,还有就是期待通过讲座等形式,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更多人分享。

1.《丐侠新教官比枪是第几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丐侠新教官比枪是第几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2198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