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认为在所有花语中,桂花是最煽情的花。

清雅、芬芳、香气四溢,但不与其他花争春,只有深秋伴随着明月,孤独地盛开,寂寞地散开。(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孤独。)

正如“诗佛”王维在《鸟鸣涧》中所写:“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桂花,就是这样一位隐士,不招摇过市,也不姹紫嫣红,就连开出的花,也是小小的一簇一簇,你远远闻到花香,但不定睛细看,就找不到香来自何处。

1

桂花有很多别称。因为叶子像圭,而成为“桂”;纹理像犀,又叫木犀。它还被人称之为“仙友”、“仙树”、“花中月老”。桂花因香气浓郁,可飘至很远,又有“九里香”的美称,其花细如粟,又有“金粟”之称,又因为在秋季盛开,又有“秋香”之说。

桂花的花语则寓意崇高、贞洁、美好、吉祥、友好,凡是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都称之为“折桂”,意为“出类拔萃的人物”。在欧美西方,桂花则是“光荣”、“荣誉”的象征。

第一个赋予桂花“仙友”身份的,也许是初唐诗人宋之问。他在《灵隐寺》一诗中曾写下这样的名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清新脱俗,把桂花树生长在月宫之中的传说,和灵隐寺香火旺盛联系在一起,加以合理想象,构思出一种“桂花香和佛香交融一起,从天上到人间,再从人间到天上”的神奇意境,令人心旷神怡。

而说到这首诗,还有一段典故。原来,这是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秋天,宋之问被贬为越州长史,他赴任途中经过杭州灵隐寺,被灵隐寺幽美、青秀的景色所吸引,虽在此逗留。

一天晚上,秋高气爽、月朗星稀,他独自漫步在寺院里,远处山峰峻拔,江潮翻涌,近处桂花飘香,山花烂漫,再想起登临灵隐寺途中的所见所闻,不觉诗兴大发,随口吟出:“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说的是灵隐寺对面的飞来峰高峻葱郁,而灵隐寺则清净寂寥(此处化用龙王请佛入龙宫的典故,用龙宫指代灵隐寺)。

念出这一句后,宋之问反复吟哦,愈发觉得自己写的好,可想再往下接,就有些为难了,不知道怎么启承、转折,只好苦苦徘徊,不停重复这句诗,不知不觉就中走进了一个禅房。

忽然,耳边响起一个老者洪亮的声音:“施主深夜不眠,还在作诗?”宋之问抬头望去,一名老僧正在上方端坐,长明灯把他的身影映衬得很大。宋之问把作诗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并向老和尚求教。老僧听完,脱口说:“何不接这两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一听,是啊,站在灵隐寺楼上就可远眺海上日出,而灵隐寺的山门不正对着钱塘江大潮吗?真是绝对,这老头作诗水平不是一般的高啊。也是这句诗,像一道天光打在宋之问的脑门上,他连忙向老僧道谢,自己则文如泉涌,很快就补齐了全诗——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写完诗,宋之问就高高兴兴地睡觉了,次日醒来,再看这首诗,仍像做梦一样,仿佛这诗是上天赐给他的礼物。他再去禅房一看,已人去楼空。他找到一个正在扫地的小和尚打听,小和尚悄声说,“那老僧就是骆宾王,今天一早又去别处云游了。”

2

俗话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桂花作为一种深秋时节盛开的花,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推崇,写桂花的诗歌也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唐代,几乎所有的知名诗人,谁人床底不压着一两首桂花诗?

先看三大“诗王”。李白在《送崔十二游天竺寺》中写道:“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杜甫子啊《一百五日夜对月》中写:“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白居易则在《忆江南》中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单从这几句桂花诗,就可以看出三人诗歌风格的不同。李白想象奇特,喜欢天马行空,他从海边树木挂霜,就能联想到桂花从月宫里飘落寺中。杜甫则发挥了他一贯忧国忧民的秉性,通过砍去了月中的桂花树,照到大地上的月光就应该更多(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的想象,表达了自己在寒食之夜思念亲人的悲伤之情,也透露了天下乱离才会造成家人离散的社会现实。相对于杜甫的忧国忧民,白居易就洒脱很多。他的《忆江南》节奏明快,读来如行云流水,在回忆了山寺月夜赏桂花的情景后,更向友人发出了故地重游的邀约。

再看其他诗人。

“诗鬼”李贺性格孤僻,与桂花的隐逸气质很贴切,因此写的桂花诗自然不少,有名的诗句就有“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翩联桂花坠秋月,孤鸾惊啼商丝发”、“新桂如蛾眉,秋风吹小绿”等等。

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也有“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的句子,刘禹锡则写有“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诗坛情圣元稹写有“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颜真卿写有“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张九龄则写有“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可见,诗人写桂花,大多和写月一起,明月、桂花成了诗人们寄托情感的意象物。其中,把月和桂写的一咏三叹,让人爱不释手的,非王建莫属。

中唐诗人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写道——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庭院地面被月光照的一片雪白,仿佛蒙上一层细雪,树上则栖息着鹊鸦,声声寂寥,秋天的露水一点一点,悄无声息就打湿了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却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在了谁家?

整首诗言简意赅,层层铺垫,由景及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想象丰美,韵味无穷,读来满口生香,如月下桂子,香飘四极八荒。

3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还可以酿酒、制茶等,可谓观赏实用兼备。据文字记载,中国桂花树的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春秋战国时的《山海经》就提到,招摇之山多桂,又说,皋涂之山多桂木。

到了唐代,文人引种桂花已十分普遍,吟桂也蔚然成风。柳宗元就曾从湖南衡阳,移栽桂花到零陵。白居易做杭州、苏州刺史时,也将杭州天竺寺的桂花树带到苏州城中栽种。然而,在众多吟咏桂花的诗中,“双李”的诗似乎是个另类。

其实,在大唐璨若星河的诗人中,李商隐和李贺两个人,无疑都算是个另类。李贺史称“诗鬼”,用词冷僻,想象阴冷瑰丽,可谓是唐代的暗黑系大神。李商隐作诗也喜欢用生僻字,且多用典故,想象奇特,乍看觉得晦涩难懂,等体会透了又不觉为之拍案叫绝,堪称唐代的意识流大师。

我们且看李贺的桂花诗《李夫人歌》——

紫皇宫殿重重开,夫人飞入琼瑶台。

绿香绣帐何时歇,青云无光宫水咽。

翩联桂花坠秋月,孤鸾惊啼商丝发。

红壁阑珊悬珮珰,歌台小妓遥相望。

玉蟾滴水鸡人唱,露华兰叶参差光。

李夫人,指汉武帝的李夫人,天生丽质,善舞,早卒,武帝思念不已,曾作《李夫人歌》:“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后来,《李夫人歌》成为众多诗人爱写的题材,但唯有李贺的这一篇,因想象力大胆、诡异,把神话故事、鬼魅世界融合自己的奇特想象,构造出了波橘云诡、迷离彷徨的艺术境界,抒发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

在这方面,李商隐有过之而无不及,且看他的桂花诗《月夕》——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

草丛里的蟋蟀,树叶上的冷霜。朱红的栏杆,仿佛把一湖粼粼的月光压在了湖面。抬头望去,想必月宫里的玉兔蟾蜍也觉得寒冷吧,因为桂花都白了,像雪一样,这样的夜晚,就算是嫦娥也应该悲伤断肠吧。这首诗很短,但表达的意思很多,情感也很复杂,岂是这几句翻译所能解释的?

也许,这也是唐诗的独特魅力之所在吧。

1.《什么花象征着隐士的爱情 隐士正位爱情代表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什么花象征着隐士的爱情 隐士正位爱情代表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08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