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八里庄旧社区改造。
垂杨柳南街的破墙,成了特色文化墙。本报记者潘照片
首台电梯已安装在海淀区清河方貌北小区4号楼。
新年伊始,气温回暖,本市旧住宅区改造工程陆续开工。
旧住宅区一般是指使用年限超过30年或者不符合抗震节能标准的住宅区。为了让旧社区更加方便舒适,该市从2012年开始大规模改造旧社区,并对1990年以前建成的社区进行了批量抗震加固和节能改造。2018年,新一轮改造再次启动,以改造“菜单”的形式为居民提供灵活的政策,在安装电梯和建设新的养老设施方面进行升级,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防止改造后的社区再次失去管理。
新政实施以来,各区都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创新中寻找解决方案,探索旧住宅区改造的经验和路径。
“老小”升级遇到三大难题
改造成难题,也是从旧社区诞生开始的。
北京的大规模建筑建设可以追溯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自1953年以来,一批大型工业项目落户北京,工厂周围建起了生活区。在东八里庄、九仙桥、和平里、三里河、百万村等地,许禄已建成员工宿舍。以北三环和平里小区为例。房子高3.5米,尖屋顶,三七墙。在20世纪50年代,这种配置让居民感到特别自豪。
此后,随着住房短缺的加剧,该市的住房建设不得不进入追求数量的紧急建设时期。截至1999年,该市人均居住面积从1949年的4.75平方米增加到16.2平方米。越来越多的家庭告别了电视剧中张大民式的“蜗居”,实现了“居者有其屋”。但为了节省投资,增加居住密度,这一时期住宅区绿化、文体设施、生活设施等预留的空房间不够,房屋外墙也比较薄,多为24 cm中厚空墙。
更一般的福利分房制度下的住宅小区,直接由企业或房管所管理。没有专业物业进行日常运营维护,房子老化严重。
随着岁月的流逝,光鲜亮丽的住宅区终于和居民们一起老去。据不完全统计,该市1990年前建成房屋6950万平方米,共计128万套,普遍存在抗震性能差、保温性能差、给排水管道腐蚀、绿化率低、无电梯、无车库等缺点。
从2012年开始,全市开始分批对旧住宅区进行综合改造,探索节能改造、抗震加固和安装电梯。“翻新老房子并不新鲜。早在新中国成立时,北京就已经开始了危房改造工程。”房地产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危改主要针对房屋质量较低的破旧平房,以避免房屋倒塌。"目前旧社区的改造主要是为了让居民生活更加方便和舒适."
复兴旧社区并不容易。实施中存在产权复杂、居民意见不一致、后期维护三大问题。
以朝阳区为例,全区181个旧住宅区涉及974个产权单位,大量单位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住宅区被废弃。产权单位都在拼命维护环境,更不可能投资大规模装修。即使改造由政府出资,后期也会面临缺乏管理和保障的问题。此外,安装电梯、改建管道等惠民项目,往往因为某户不同意而被卡住。
“菜单式”转换准确把握痛点
改造旧社区,第一个问题是:改变什么?
“每个旧社区的情况都不同。改造包括屋顶防水、管道、绿化、停车、道路、照明等。,大大小小几十个。”一位负责旧住宅区改造的工作人员说,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改造项目必须优先考虑,首先满足居民最紧迫的需求。“否则,钱会花,努力会做,但大家不一定会买。”
资金有限,如何在“刀锋”和居民心中使用?
困难催生了新方法:让居民按需“订购”。
2018年6月,双井街通过问卷调查、入户收集、热线电话、居民会议等方式收集居民需求。“每个普通居民都可以参与社区决策,共同决定旧社区的改造项目。”双井街道办事处主任石春刚说。
垂杨柳西社区5号楼是双井地区最古老的老建筑,已有60年历史。周建年轻时住在这里,他和他的邻居都收到了一份“双井街合作与治理申请表”。在那张表格里,他写下了上下水管年久失修带来的烦恼:因为水管漏水,我们上厕所要打伞;洗澡时间有限,否则积水会渗到楼下。
调查结果显示,垂溪社区155户居民中,有70%的人和周先生一样,对上下水管的改造充满期待。很快,水管的更换被纳入旧住宅区改造工程。不仅旧建筑的排水管重新铺设,居民家中的厕所和脸盆也全部更换。针对几户合住的特殊情况,装修时加了水表。
垂杨柳东小区对面,一半以上的居民希望先把破旧的围墙翻新一下。
这面墙矗立在垂杨柳南街,是垂东社区居民唯一的出行场所。今天,260平方米的围栏已经被修剪和粉刷。墙上绘有黄木厂、和平村、北京内燃机总厂等十二处双井老地标,还印有“手持双井”的微信二维码,让居民通过扫码了解该地区的重大事件和小情况。
从政府“送饭”到居民“点餐”,是新时期本市旧住宅区改造的一大原则。
在《北京市旧住宅小区综合改造工作规划(2018-2020)》中,“自下而上,需求导向”是一个重要原则。去年8月,该市首次明确提出“菜单式”转型。除了抗震节能改造的“必要选项”,还可以根据小区不同情况选择安装电梯、修建车库、开放养老设施的“可选动作”。
石景山八角李楠是首批纳入“菜单式”改造的社区之一。为了列出这份“菜单”,社区书记宋恩茂花了四个月时间,陪社工挨家挨户爬楼梯,走访每一户人家。今年春天,八角李楠将正式转型。
社会力量参与居民的工作
电梯的安装、管道改造和外墙保温都需要征得所有业主的同意。如何做好住院医师工作是最大的难点。
2017年,毛方北小区被纳入城市老建筑增电梯试点。项目启动前,社区邀请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清河实验”课题组为加梯提供智力支持。“三年来,研究团队一直在清河开展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丰富的群众动员经验。”毛方北社区书记谢玉华说。
加入课题组没几天,一份题为《老小区电梯安装方式的梳理》的报告送到了小区书记谢玉华的办公桌上。在这份厚厚的报告中,对居民参与的不同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阐述了相关的法律问题和政策依据。
有8栋老建筑,54扇门,都需要加梯子。项目应该从哪里开始?课题组给出了几点建议:4号楼。
课题组的小林说,在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支持下,对862户家庭进行了逐一调查。此外,还对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楼和顶楼业主、老工人业主和年轻的新购房者进行了深入访谈。根据统计结果,4号楼居民的同意率最高,超过80%。
根据调查结果,4号楼被列为试点项目。其中3号机组只用了两天半就完成了100%的合同签约,为毛纺北添梯开了个好头。
随着楼梯口门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住户困惑:电梯影响一楼照明怎么办?运行中有噪音怎么办?透明的汽车会暴露居民家的隐私吗?营业费用的依据是什么?如果这些谜题解决不了,梯子就无法继续前进。
这时候课题组有了新举措:项目建设主体、实施主体、设计单位、街道、社区、驻地代表都被召集起来,搭建一个沟通平台。在上百次的会议中,居民们的疑惑一一得到了解答。同时,通过吸收居民的合理意见,对加梯方案进行了改进。
以前小区里虽然有居委会,但是人的构成不合理,人多嘴杂,经常导致讨论混乱。在课题组的指导下,理事会不仅增加了两名年轻业主,还在讨论前进行了专门培训,指导他们科学地收集居民意见,从而更好地发挥沟通、宣传动员、自我咨询的作用。举行会议时也采用罗伯特的议事规则,以确保有序和有效的讨论。
最终毛方北小区8栋旧楼100%同意加楼梯,超过一半同意加楼梯。
包而不是补丁转换
走进六里屯街的碧水园小区,很多人都会大吃一惊:这个建于80年代的小区干净整洁,四周树木环绕,有无障碍设施、交通引导线和消防通道。还有四个小公园分散在社区的四个角落,为老人、儿童和年轻人提供休闲场所。
半年前,碧水园区的环境远没有那么干净。居委会党支部书记薛卫方表示,当时小区内的私家车乱停乱占了消防通道。绿地光秃秃的,居民们在围栏里种了各种蔬菜。更麻烦的是,打牌、跳舞、遛宝宝的住户都在一起,没人尽兴。
为了使居住环境更加宜居,碧水园在过去几年里进行了多次改造。“以前的改造项目都是分散改一年,效果不好。”薛卫方说,以一个细节为例。前年绿化的时候,装了一个花坛护栏,大家都觉得好看。但去年清理消防通道时发现,护栏妨碍行车。
“如果在小区装修的时候头疼脚疼,就会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据朝阳区社会事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朝阳区提出“全要素”社区新概念,旨在告别“打补丁”改造,针对十大问题制定一揽子解决方案,统一规划建设。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整合有限的资金,从而抓住所有的问题,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在《朝阳区全要素住宅小区建设指南》中,记者看到,标准分为十大类,共有55个细则。分别是公共活动空房间、出行停车、功能设施、文化符号建设、绿化美化、垃圾分类、街道建筑规划、后街小巷、安全管理、长效管理。以“出行停车”这一范畴为例,也细化为私家车停车、自行车停车、交通微循环、自行车共享停车四个细则。升级时,各社区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添加个性化内容。
碧水园在收集居民需求的基础上,邀请专业设计公司制定改造方案。该方案不仅调整了社区的功能分区,还涉及到绿化、道路、停车、智能监控、无障碍设施、建筑门文化等诸多方面。
目前朝阳区已有57个社区完成了一揽子改造升级,并顺利通过“全要素”社区验收。2019年,至少有43个社区将以这种方式升级。
建立“准财产”的长效管理机制
旧社区综合改造不仅仅是一次性升级社区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旧社区长效管理机制,以保持改造成果,避免社区因后期管损再次返老还童。
2016年,石景山区开始探索旧住宅小区准物业管理模式,通过“四点”收费方式实现“四有”管理目标。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长效管理机制。其中“四分”就是政府奖励一分,产权单位给一分,物业服务单位在公共收入中贡献一分,老百姓给一分,做到安全防范得当、绿化保洁优良、维护及时、停车管理有序的“四有”标准。
西京三区位于平果园街,是石景山最早实行“准物业管理”的老住宅区之一。经过两年多的准物业管理,停车场建在小区内的空个已退出落户和装修的房间内,停车场还配有停车管理系统,能有效保证车位充足和停车安全。
实行准物业管理后,不仅停车管理,西京三区的安全防范措施和服务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王凤岐表示,2017年除夕夜,保安在巡逻时意外发现4号楼阳台着火的危险,因为报警及时,可以防患于未然。去年汛期,1号楼某住户家中水管爆裂,维修师傅半夜冒雨上门及时解决险情。
但在实行准物业管理的初期,引导居民自愿缴费并不容易。由于教工楼产权等历史原因,社区的日常管理费用过去由教委承担,居民没有付费服务意识。为了促进长效管理,一方面,居委会工作人员要多次到住户那里讲解宣传政策,另一方面,物业公司要提前投入管理力量,让居民享受优质服务,看到小区变化后再交费。目前,经过各方努力,职工楼小区物业费收缴率已达到85%以上。
2018年,石景山区推进28个服务管理示范社区建设,其中11个社区实行准物业管理,5个社区实现有偿停车管理。通过建立长效服务管理模式,老小区实现了从“无人管理”到“有人管理”、从“管理不善”到“专业管理”、从“不完善”到“设施设备长期运行良好”的转变。
石景山区住建委的范培杰表示,近两年来,一些社区已经成功试点准物业管理,但要想继续推进,还需要进一步理顺管理资金来源。目前,石景山旧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资金由居民、产权单位、物业公司和政府资金共同承担。但由于居民缴费基数低,政府激励有限,即使物业费征收达到100%,也很难实现管理成本的平衡。
下一步,石景山区将把工作思路调整为“两点配四点”,即提前落实产权单位管理资金和政府资金的资金来源“两点”,迅速改善社区环境,进而带动居民个人和财产收益有所贡献,促进旧社区管理良性循环,进而保障旧社区改造成果。
如果说公园和广场是城市的脸面,那么住宅区就是城市的里子,关系到每一个市民的幸福。现在的老建筑不仅粉刷干净了,还安装了电梯,更换了管道,重新做了外墙保温,住起来既舒适又方便。
在实践中探索转型路径,越来越多的旧社区正在变得全新,变成蝴蝶。
声明:本文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如果内容被转载,新华网北京频道不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图文的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政治、事实、技术错误、版权问题和不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1.《蝶变2012 老楼蝶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蝶变2012 老楼蝶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045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