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杨龙忠 一所大学两位中国首富 中南大学的"造富"传奇

中南大学从中国首富梁稳根、王传福中脱颖而出。

4月15日,《福布斯》公布了全球华人富豪榜。三一集团董事、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因公司股价下跌而失去财富,净资产从前两年的第7位跌至第19位,73亿美元。他的校友王传福也从2012年的第89位跌至第90位。

梁稳根是2011年中国首富;王传福是2009年中国首富。

虽然他们不在富豪榜的前列,但还是不能阻止人们讨论这两位都毕业于中南大学的中国首富。

一个大学,两个中国首富。列举了中南大学在商界的校友名单后,中南大学的“让神话变富”更像是一个经得起市场洗礼和历史考验的传奇,是一种基因,一种特质。

■记者黄丽菲

1983年夏天

两个最富有的人在校园里擦肩而过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2009年以350亿元的身价成为中国首富;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在2011年以500亿元的财富接过首富权杖。

一个安徽人,一个湖南人;一个是嫁接充电电池和汽车的“技术狂人”,一个是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巨头”。2011年后两个看似不相干的人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首富。

其实早在30年前的1983年9月,王传福进入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理化系的时候,他们就注定了相同的身份——中南大学校友。因为1983年7月,在中南矿冶学院金属材料系就读四年的梁文根毕业离校了。

一只在仲夏离开,另一只在初秋到达。现在看来,两个首富在岳麓山下擦肩而过。

王传福的辅导员、现任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迪表示,王传福在大学期间过得很艰难。他的父母英年早逝,由哥哥抚养长大。考上大学后,哥哥从安徽老家来到长沙做一些小生意,支付王传福的学费和日常开销。

梁稳根,一个穷孩子,1979年第二次高考进入大学。他从小成绩突出,工作努力,上大学的时候从不让父母操心。老师们都很喜欢他。

王传福大二入党,是83级第一个进入共青团总支部的学生。虽然梁稳根在农村时就有入党的想法,并在大学期间正式递交了申请,但直到2004年才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班上的“哥们”

他也是“战天下”的战友。

在梁稳根的大学生活中,792班绝对是最生动的回忆之一。在2011年福布斯富豪榜上,与梁稳根关键词相同的——“中南大学材料系”、“三一重工”也是唐秀国、毛忠武、袁金华。

他们在大学里像兄弟一样是兄弟。毕业后,他们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几次失败后,他们终于用新材料站稳了脚跟。他们相似的简历和生活让他们成为了一起分享成功的朋友。

此时,王传福也是如此。他的创业团队都是中南大学的同学。与梁文根不同,杨隆中、王念强大学毕业分配到国企,王传福顺利考上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

1993年,被深圳淘金热吸引的杨隆中、王念强,与逃离国企厂长岗位的王传福一见如故,决定在商机巨大的电池行业全力以赴。然后他们经历了技术创业的困难,没有资金,没有厂房,没有原材料和设备。到1999年比亚迪上市时,这些企业家已经凭借他们最初的股份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

然而,当王传福的团队以财富闻名时,当时的辅导员刘迪说,经过多年的开拓和经验,他们已经在思维上淡化了同学们的意识,但有时当他们开会时,他们突然发现每个人都是同学。

这样的场景在三一集团经常出现,但梁稳根不喜欢这样概括三一。他认为这样会让企业文化显得偏执狭隘。

当校长和教授都在创业的时候,

学生怎么能不站起来

似乎在某一段集中的时间里,中南大学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和校友。但中南大学领导表示,没有支持学生创业的特殊政策。

但是,没有了“让中国成为首富”的光环,中南大学依然有着“院士和企业家诞生地”的称号。

2009年登陆深圳中小板的湖南博运新材料,实际上是由公司创始人、现公司名誉董事长黄博运控股。

在黄伯云的“粉末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称号中,有一个是“中南大学原校长”。简历显示,1997年6月至2000年4月,2001年12月至2011年10月,担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

湖南另一家上市公司、长沙工程机械“三驾马车”之一的何山智能负责人何清华,也是中南大学工程设备设计与控制系的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5年暑假,机电学院老师何清华也带着学生去山西太原实习。他甚至和当地矿主说好话,兜售两个学生带来的两箱瓷器。

作为校长、院士、教授,他们是最纯粹的技术型企业家,这恰恰揭示了中南大学校友创业的真谛及其成功故事。

所以在没有特殊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人们更愿意相信创业成果的财富,在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各行各业校友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演变成了中南大学的基因和特质。

记者笔记

时代造就英雄还是英雄反映时代

目前活跃在国内商界和福布斯排行榜上的,远不止王传福和梁稳根。在中国校友会在线点评评选出的权威榜单中,中南大学校友亿万富翁总数在全国排名第六,在中西部省份高校中排名第一。

在中南大学校友名单中,袁可立集团董事长钟发平、中科智集团董事长张开勇、湖南金荣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文锦、深圳金立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刘立荣,以及其前任总经理肖亚青和现任董事长熊维平都是中南大学材料冶金与矿物工程系的王牌校友。

参加“2009中国大学亿万富翁校友排行榜”测评的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说:“亿万富翁大多毕业于各自大学的王牌和优势专业,理工科出身的亿万富翁在数量上有绝对优势。从富豪毕业生的类型来看,北大、清华、浙大等综合性大学在培养富豪企业家方面比理工科大学更具优势,在中国富豪大学的前列也占据多数。”他总结了中南大学能排名靠前的事实。

纵观中南大学,其担任高管的校友大多毕业于中南矿冶大学,后来又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专业是材料与冶金,这是传统中最有实力的专业。他们关注的行业大多集中在机械、化工、能源等技术密集型领域。

21世纪头十年,重工业和能源工业是推动中国GDP增长的最强力量之一。无论是王传福的新能源,还是梁稳根的机械制造,内地最富有的两个人的创业过程都与这个规律不谋而合。

■记者黄丽菲

1.《杨龙忠 一所大学两位中国首富 中南大学的"造富"传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杨龙忠 一所大学两位中国首富 中南大学的"造富"传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336237.html

上一篇

发酵好的面团怎么保存

下一篇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政策 【公告】2019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

张锴雍 一所大学两位中国首富 中南大学的"造富"传奇

  • 张锴雍 一所大学两位中国首富 中南大学的"造富"传奇
  • 张锴雍 一所大学两位中国首富 中南大学的"造富"传奇
  • 张锴雍 一所大学两位中国首富 中南大学的"造富"传奇

张妤 优秀校友系列报道之九 | 有一种奉献,是坚守

  • 张妤 优秀校友系列报道之九 | 有一种奉献,是坚守
  • 张妤 优秀校友系列报道之九 | 有一种奉献,是坚守
  • 张妤 优秀校友系列报道之九 | 有一种奉献,是坚守

江秀云 温州体校部分知名校友

蔡京凯,男,1946年10月出生,1958年7月至1964年10月在我队游泳训练。他目前是海军政治部工作室的创始人,国家一级画家,文职军人。陈爱华,女,1947年1月出生,1957年至1964年在我国体操队学习和训练。曾任瓯海县县长、书记、温州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

中南大学数学天才 中南大学“数学奇才”刘路被破格聘为研究员 成最年轻教授

3月20日,刘璐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3月20日,中南大学授予刘璐100万元奖金。3月20日,刘璐和导师侯振廷在教室里讨论这个话题。以上照片均由记者赵志拍摄中学成绩平平,却对数学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两个月解决悬而未决的17年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刘璐,23岁的教授记者刘——...

中南大学刘路 中南大学“数学奇才”刘路被破格聘为研究员 成最年轻教授

中南大学刘路 中南大学“数学奇才”刘路被破格聘为研究员 成最年轻教授

3月20日,刘璐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3月20日,中南大学授予刘璐100万元奖金。3月20日,刘璐和导师侯振廷在教室里讨论这个话题。以上照片均由记者赵志拍摄中学成绩平平,却对数学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两个月解决悬而未决的17年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刘璐,23岁的教授记者刘——...

刘路成 中南大学“数学奇才”刘路被破格聘为研究员 成最年轻教授

刘路成 中南大学“数学奇才”刘路被破格聘为研究员 成最年轻教授

3月20日,刘璐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3月20日,中南大学授予刘璐100万元奖金。3月20日,刘璐和导师侯振廷在教室里讨论这个话题。以上照片均由记者赵志拍摄中学成绩平平,却对数学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两个月解决悬而未决的17年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刘璐,23岁的教授记者刘——...

最年轻的教授 中南大学“数学奇才”刘路被破格聘为研究员 成最年轻教授

最年轻的教授 中南大学“数学奇才”刘路被破格聘为研究员 成最年轻教授

3月20日,刘璐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3月20日,中南大学授予刘璐100万元奖金。3月20日,刘璐和导师侯振廷在教室里讨论这个话题。以上照片均由记者赵志拍摄中学成绩平平,却对数学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两个月解决悬而未决的17年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刘璐,23岁的教授记者刘——...

刘路 中南大学“数学奇才”刘路被破格聘为研究员 成最年轻教授

刘路 中南大学“数学奇才”刘路被破格聘为研究员 成最年轻教授

3月20日,刘璐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3月20日,中南大学授予刘璐100万元奖金。3月20日,刘璐和导师侯振廷在教室里讨论这个话题。以上照片均由记者赵志拍摄中学成绩平平,却对数学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两个月解决悬而未决的17年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刘璐,23岁的教授记者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