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曹操是一个奸雄。许劭层评价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最终他也成功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确实是一位雄主,从洛阳的一个混混公子哥,成为了魏国的奠基人,虽然没有在有生之年一统三国,但是最终三国归晋也有着他的功劳,因为是他打下了魏国这份基业。东汉末年的乱世成就了他,但更多的是他自身的才能造就了他。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是曹操说的。这也说明了他是一个为了最终目的,为了自己的目标,能够放弃一切的人。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曹操的重要原因,他没有刘备那样的仁德,但我认为这是曹操的真性情,能够凭着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人。也可能是这样所以才有了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才有了赵云长坂坡的“七进七出。”如若不是,关羽真能突破重重关卡回到刘备身边?赵云真能带着阿斗在百万军中七进七出?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曹操确实做了一些让人不认同的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杀吕伯奢一家和杀许攸。

吕伯奢一家可谓是死得真冤,这也可能是曹操也悔恨的事情。当时曹操刺杀董卓未果,遭遇董卓派人追杀,在中牟县得陈宫相救一同逃亡。途中得曹操父亲好友吕伯奢收留,却因误会再加上曹操疑心太重杀死吕伯奢全家,最后曹操对陈宫说到:“身逢这样的险恶世道,只好宁教我负他人,莫叫他人负我了。”这也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由来。也是这件事让得陈宫离开了曹操,直到最后吕布战败也不肯投降曹操的原因。

许攸和曹操、袁绍是从小的好友,幼时便在一起玩耍,但是造化弄人,儿时的玩伴最终却生死相对。官渡之战,曹操面临被袁绍消灭的存亡关头,许攸因不满袁绍对其的不重视和斥责,转投曹操,并将袁军的情报告知曹操,曹操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大败袁绍。但是在占领冀州城之后不久,许攸却被曹操所杀。虽说许攸有点咎由自取的意思,但是面对多年好友和拯救他与存亡之中的人,曹操还是毫不手软。

曹操做事确实有些心狠手辣,但是他的能力却不容置疑,鲁迅就曾这样评价他:“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的。”我也是佩服曹操的,除了军事和政治上的成就,曹操在文学上也有不俗的成绩,他创作的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赋也流传至今,比如那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短歌行》。这样文武双全的“奸雄”你怎么看呢?

1.《“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曹操杀掉了两个救过他性命之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曹操杀掉了两个救过他性命之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3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