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逃脱命运。”

《命运的捉弄》的启蒙意义在于它少有的苏联流行文化的温柔基调,告诉我们只要时间和空不再追求匀速快速的拉伸,愿意保留一点肌理来容纳情绪和欲望,就会有单纯而倔强的人性,没有那么离经叛道,而是又大又美,市场上几乎没有任何商业运作。/[/k0/。

原文:“*一部电影及其时代

一代人的集体怀旧

1976年1月1日应该是繁荣的苏联的新开端。晚上5点45分,位于莫斯科的苏联国家广播电视台第一频道播放了著名导演里亚扎诺夫的电影《命运的捉弄》。将近190分钟的电影长度,夹杂着帕斯捷尔纳克、茨维特·叶娃、埃夫图申科等著名作品改编的抒情歌曲。,在莫斯科郊区形成了毕空那样干净、透明、美丽的片子,在全国引起轰动。

从那以后,无论政治的变化,人民的分歧,每年的12月31日,《命运的捉弄》的旋律一定会在一套频道上响起,伴随着这个庞大的国家,从加里宁格勒卖真假琥珀制品的小贩,到海参崴的渔民,一个接一个迎接新年,成为一首苏联式的人文颂歌。

除了俄罗斯本身,中国大概是最喜欢和接受《命运的捉弄》的国家。《命运的捉弄》作为中苏关系破冰后较早译介的苏联中后期代表影片,其传播引发了20世纪50年代在庞大帝国学习的一代人的集体怀旧情绪。他们怀念电影中典型的苏联风格的感情和物质细节。

影片中,里亚扎诺夫暗暗嘲笑苏联式的生活是“标准化”的,让他们在学生时代感受到了一种奇怪而统一的物质进步。但毫无疑问,此时的苏联文化面貌与他们留学时大不相同。

比如十几二十年前,很难想象帕斯捷尔纳克或茨维塔耶娃的诗能出现在文化产品中,并在标题的字幕中命名。20世纪70年代,两位诗人远未完全回归,但都有权威的单曲。诗集的印刷量虽然有限,但在热爱阅读的苏联人民中,特别是大城市的居民中迅速传播。自然,作为当时苏联电影大片的导演,里亚扎诺夫引导的大众文化美学也悄然转向真正的文化文学经典。

里亚扎诺夫自《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冒险》之后,就极其多产,痴迷于高成本、大规模的制作,实际上在《命运的捉弄》上花了特别的功夫。

在此之前,他在苏联电影界的成功需要演一些闹剧来迎合俄罗斯的民族心理。因此,当他在1974年末正式开始拍摄《命运的诡计》时,人们认为里亚扎诺夫即将休息一下,创作一部类似于单幕轻喜剧的作品。

《命运的诡计》的导演:里亚扎诺夫

然而,正是在这一年,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停滞”被完全定型。勃列日涅夫作为最高国家元首的象征意义远远高于其本质;经历了流亡、疾病和回归的索尔仁尼琴,在官方刊物上出道,写了《致苏联最高领袖》和《致宗主教》,最终被迫离开苏联,开始了横跨欧洲和北美的长达20多年的流亡生活;赫鲁晓夫执政后期出现的地下和手写出版物运动,迎来了真正的全国高潮。《大师和玛格丽特》和《日瓦戈医生》等长篇巨著,贝尔迪耶夫在欧洲发表的宗教哲学论文,以及阿赫马托娃和布宁的日记和诗歌,常常以天蓝色的小字体印刷,用松脆的纸张装订,被无数熬夜的人静静地阅读。

命运的捉弄拍了一年多。1975年初,剧组在莫斯科西南部拍摄外景,但偏偏是暖冬,所以片中的雪景多为人造。20年前由作家爱伦堡命名的“解冻”似乎在这个时候真正开始在流行文化中升温。

里亚扎诺夫的保守和激进

从技术上讲,《命运的捉弄》的成功,基本上和大众文化产品生产的市场规则是一样的。里亚扎诺夫的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在这里真正融合在了一起。

影片中的女主角娜佳无疑是新时期高大全的女性形象,延续了自民族文化经典真正形成以来俄罗斯男性主导的女性形象消费:如果纯度达不到一定水平,那么请彻底妖魔化,最好是美与魔相结合,比如《白痴》中的娜斯塔西娅·菲利波夫。

《命运的捉弄》的女主角:娜佳

娜佳端庄的美貌,优雅的教养,潜移默化的“自觉痛苦”的社会感(年纪大了还没结婚,被前男友玩弄,感情生活一团糟……)简直是必须的。

男主Genia的塑造完全相反。活泼帅气又受欢迎的男明星,他一一否定,最后选择了莫斯科现代人剧院鲜为人知的戏剧演员安德烈·米亚赫科夫:路人的模样,温柔的声音,羞涩的笑容。

安德烈·米亚赫科夫

毫无疑问,里亚扎诺夫颠覆了之前苏联主流社会的男性审美,忽略了传统影视作品和人们心理对强壮、威武、高大、勇敢、几乎总是长毛的男性形象的认同和崇拜。他介绍的Genia是普通的(普通门诊的外科医生),丑,善良,倔强。

对于苏联(俄罗斯)社会来说,Genia还有两个“可怕”的地方:不能喝酒;且不说未婚,她还和老母亲住在一起。但是,这恐怕是“解冻”以来文艺作品中最具颠覆性的正面男性形象了。

这个瘦瘦的俄罗斯男人看似平庸,但他有自己的原则:从事收入低、地位低但对社会有益的工作(他坚信这一点);从不滥交,不为结婚而结婚;日常生活自然简单……他情绪激动的时候就会拿起吉他弹唱。他唱的不是俄罗斯男人喝醉时喜欢哼的那种满嘴黑话和色情的下调,而是延续中世纪从欧洲传入的传统唱和弹歌曲的诗意小曲。

这些诗的作者是20世纪30年代的红色诗人基尔山,当时活跃的帕斯捷尔纳克,以及风靡全苏联的“民族诗人”埃夫图申科。

里亚扎诺夫选择了这些诗歌,并邀请了擅长哲学抒情的作曲家迈克·塔利弗·迪耶夫来创作。他关心的是这些诗歌中纯粹而热烈的情感表达。无论是男女爱情的纠葛,还是世事无常的叹息,他都希望这些诗句从不再那么年轻的英雄口中唱出,让世人知道是这个没有典型的苏联英雄气质的男人,默默地经历着国家陌生而曲折的历史,敢爱敢恨,从容安详,无怨无悔。

这简直太神奇了。里亚扎诺夫选择的这些诗歌都有着复杂的创作背景,时代的变迁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甚至有些诗歌显得晦涩阴郁。比如茨维塔耶娃的诗甚至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涉及到自己的同性恋情感经历。他简单利落地把这些诗当作“简化”,衬以莫斯科空耀眼的蓝色冬日和彼得堡新年活泼的飞雪,让它们集中在这部贺岁片里,仿佛要抚平以往帝国历史上的暴戾皱纹。在一个依然复杂曲折,但终究平静丰富的时代,它呼唤的是平凡而真实的美好。

民族心理认同模型

据里亚扎诺夫后来回忆,在影片内部放映期间,他收到的最大意见无非是要求他在宣传中把“圣诞童话”等字眼改成“新年童话”。对于20世纪末再次经历巨变的俄罗斯来说,里亚扎诺夫的保守主义和创新为当代俄罗斯创造了一种忠于社会现实却又超然于政治生态的民族心理认同模式。

毫无疑问,1976年是《命运的捉弄》的一年。在里亚扎诺夫的个人简历中,这是他后来广受好评的“抒情喜剧”(其实应该是“抒情悲喜剧”)完全成熟的一年。《命运的捉弄》中塑造了一个内心丰富、沉着动人的中年知识分子形象,这在苏联中后期文化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在接下来的30年里,这个形象是苏俄大众文化的一个例子,就像某种文化意义上的“中产阶级”的稳定象征。1977年,《命运的捉弄》的创作团队(编剧、导演、男主角)获全国大奖。

德米特里·比科夫(Dmitry Bykov)是当今俄罗斯活跃的文化评论家和作家,他曾多次表示,1970年至1980年初的时期不仅是苏联,也是整个俄罗斯20世纪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他从社会保障的全面覆盖、多民族的融合共存、文化艺术的爆炸性繁荣等方面给出了雄辩的证据。在沸腾的20世纪,俄罗斯最好、最稳定的事情就是社会经济发展停滞的十年。

支持他的俄罗斯人喜欢用流行多年的“欧亚观点”来解释。也就是说,俄罗斯民族文化中的亚洲(中亚、东亚)因素,使他们在完成了几百年的激烈扩张和征服之后,认可并保持了等级森严、稳定而精细的充满东方色彩的社会结构和官僚体系。

据说,与《命运的捉弄》几乎同时代的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在美国上映时,资本主义阵营的人不禁会想,“原来苏联人也是以一种多彩的方式活在世俗的欲望中”。轰动一时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981)表明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是当时普通西方人了解苏联的一个启示。

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命运的捉弄》的启蒙意义在于它少有的苏联流行文化的温柔基调,告诉我们只要时间和空不再追求匀速快速的拉伸,愿意保留一点质感来容纳情绪和欲望,那么就会有单纯而倔强的人性,没有那么离经叛道,而是又大又美,市场上几乎没有任何商业运作。/[/k0

文章原刊登在《社会科学学报》第8版第1608期,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今天

密切注意

官方网站

1.《命运的捉弄 《命运的捉弄》:一部电影,更是一个时代! | 社会科学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命运的捉弄 《命运的捉弄》:一部电影,更是一个时代! | 社会科学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437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