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国情人节“七夕”首次写进中办国办文件。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积淀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包含着“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精神,传承着“爱国如家”“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息息相关。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缩影,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和精神内涵,是一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近几年,原本是我们生活世界一部分的传统节日,似乎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而“洋节”风却越来越盛行。在洋节对我们传统节日的冲击下,自己是否过于重视洋节而忽视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呢?

独善其身,才可以兼善天下。传统节日只有得到我们的认可,才能将其发扬光大。因为缺少了民族认同感,所以产生了媚洋崇外心理,传统节日也如此。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文化底蕴上就比西方节日略胜一筹了。

赞天地之化育——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

比起西方的圣诞节,我们的春节更加喜庆欢乐。

报四时之恩赐——中秋

中秋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与西方相比,我们更看中“家“的内涵与意义,家团圆,人团圆,小家聚力,爱之长存。

感先贤之圣德——端午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屈原、哥白尼、拉伯雷、何塞·马蒂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凝心聚力,同舟共济,激流勇进,奋力前行,大国精神随处彰显。

念祖先之恩德——清明

清明节,原为二十四节气中“春雨惊春清谷天”中的第五个节气,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人们把祭祀先人与中国传统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起来,清明节习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其文化意义正是中国社会数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乃至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文内涵所在。

比起万圣节,清明节多一分思想感情上的敬畏与缅怀。

孝亲人之大恩——重阳

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您陪我长大,我陪您变老。最美的时光里,陪伴在你左右。父母渐渐苍老的容颜,记载着我们走过的漫长而艰辛的岁月,感念父母对我们生命的赐予和生活的辛酸与沧桑,感谢父母对我们的无私付出和养育之恩。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久久”的陪伴是最好的礼物。

”重阳“天下父母共同的节日,也教会我们一种责任。

结恋人之良缘——七夕

农历七月七日,七夕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每个中国人都是听牛郎织女的故事长大的,最美丽的传说里一定有葡萄架下的悄悄话。爱情对我们来说不是西方的豪放肆意,是裁下银河一角,用恒久星辉,幻化成诗的语句说给你听。

论浪漫,七夕节比情人节的节日起源来的更有戏剧性。

由此可见,中国不但不缺节日,中国的节日更不缺底蕴。继承节日中的文化传统与精神内涵,把传统节日作为争强民族自豪感的支撑。

传统的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民俗文化,有助于形成一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其中所蕴涵的审美情感和趣味,它的精神影响力是巨大的。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就是因为有这些东西来包装着我们,中国民俗文化倘若被遗弃了,那我们也就算不上一个完整的中国人。传统和现代并不是矛盾的,如果我们的社会让人觉得是高度现代化的,同时也是很传统的,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生活的话,你会觉得很舒服,要现代的有现代的,要传统的有传统的,一个民族的自尊和自信都得以保持。

中国的孔子学院早已走出国门,将中国传统文化传遍世界。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中华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标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法宝。

传统节日需要的是保留着最初最本质的情怀,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洗,传统文化有着非凡的教育意义,给予传统文化和民俗以更加尊崇的地位,自豪地将中国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和富有魅力的传统习俗推向全世界,这是中国成为一个大国尤其是文化大国的标志。 而作为华夏子孙的我们,将传统节日继承下去,我们有责任!

延伸阅读——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理性看待西方节日

12月25日,请问是什么节?对!是圣诞节。12月25是西方人过的圣诞节,在节日里,人们会在自家的门前放圣诞树以增添节日的气氛,给亲人及朋友寄发贺卡,发祝福的短信。还和亲人一起吃团圆饭、一起唱圣诞歌,夜晚还会到基督教教堂里去诵经、做在国外,这本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节日。

所谓的节日习俗

只是商业手段

可是这些年来,放眼所看,这个节日到我国之后就“变味”了。比较常见的是一些同学会花上十几元、甚至更多的钱去买一些比平时高出几倍价钱的礼物,买那包裹着几层塑料包装纸的苹果送给心仪的同学或者恋人,美其名曰:寓意是平平安安;仿佛是苹果的包装纸越多就越能表示出对对方爱得越深。其实翻遍所有的资料和网页,在西方的圣诞节里,根本找不到用包装纸包裹苹果送给朋友和恋人这一习俗,这真是我们中国人一个大胆、幼稚而又令外国人不可思议的“发明创造”。把一个本来很神圣、庄严、有意义的圣诞节演变为“攀比节”、“情人节”去了,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让人发笑!如果你要问他们:圣诞节是怎么来的?耶稣是什么?过圣诞节有何意义等问题,他们就不知道了,或者说:好玩、热闹、别人过也跟着过呗!同学们,请大家想想,这些回答可不可笑?不知道一个节日的历而去过它,有没有意义?把一个节日过得“变味”、“变质”了,还是不是这个节?同学们,我们到学校来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我们的身后是父母,是老师们殷切的期望!而不是来学校玩乐、攀比和谈情说爱的!再有,我们学生本来就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我们所用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如果在这时候花上比平时多几倍的钱去买这些昂贵的礼物、包裹着塑料包装纸的苹果,这不仅浪费了父母的血汗钱,而且所扔下的塑料包装纸还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这真是一种浪费、不环保、很不理智的做法!

理性看待西方日

因此,对于这即将到来的圣诞节,我们要抱着一种理智、很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它,我们可以去了解、认识一下圣诞节的来历、意义和文化习俗,这可以扩充我们的知识面,这才是我们要做的,我们要理智、文明、健康、环保、节俭地过这个节,完全没有必要去盲从跟风,更没有必要去和商家一起大肆炒作和推波助澜,因为这样做只会鼓了商人的腰包,而浪费了我们父母的血汗钱,这是一种很不理智、愚蠢的做法。在我国,根本不过这个节的!早在30年代的时候,民族之魂的鲁迅先生就告诉了我们:对待外来文化,要吸其精华,去除糟粕,要有“拿来主义”的眼光和行动!只有这样,我,才是真正的自我;中华民族,才是真正的中是中华民族!

不要一味盲目崇拜

也不要一味SayNo

每年,我总有几次无奈的愤怒,那就是,临到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中国大地就会掀起一片“节日”气氛,几乎让人分辨不出自己是否还身处父母之邦、祖宗之国,自己到底身为何种何族。而每到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则是每况愈下,中国的年轻人几乎不知道这些中国传统节日的深层意蕴,但却对西方的一些鸡零狗碎如数家珍,趋之若鹜。当然,这里面既有商家唯利是图的商业利用,也有大众传媒毫无头脑的炒作鼓噪。这股盲潮的涌流泛滥,已经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因为,中国今日的危机,主要已经是文化的危机;中国人民族自信心的丧失,主要是对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丧失。所以,如果再任由发展,则后果堪忧。

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一个民族身份识别的象征之一,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主要形式。每到异国他乡,人们若要想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禀性习气,最好的方式就是观察、参与他们的节日活动。节日是带给我们儿时最欢乐的记忆,是陪伴我们人生岁月的纪念日,是和家人、乡里、国人共欢乐的盛大聚会,是凝聚全民族向心力的纽带,是一个民族表情达意的重要管道。倘若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节日,还能说是一个民族吗?可惜,我们现在的中国,就面临这样的情况。

众所周知,圣诞节是有着强烈宗教色彩的节日,非基督教徒去欢庆它,说得轻些,就是随波逐流;说得重些,就是崇洋媚外。有人或许会说,我过西方节日,并没有认同他们的文化,也不是背叛我们的文化,只不过借这个机会乐一乐罢了。实则不然啊!文化的认同是如何发生的?不仅仅是在有意识的学习中,更关键的是在无意识的潜移默化中,就象看多了美国电影,你就会自然而然地觉得美国人是真理和正义的代表,是救世主的化身。道理就这么简单。

勿忘国耻

别让传统文化丧失

1840年,西方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血腥的杀戮,至今能让每一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然而面对西方的文化入侵,我们却是麻木不仁,许多文人在谈到西方文化时却是津津乐道,一脸媚相,相对于自己的祖宗和姓氏却是知之甚少。情人节正是西方文化一把插在中国土地上的利器,我们的“七夕”几乎就这样快要毙命在了它的手上。近年来,一些诗人更是成为幕后推手,大搞什么“情人节”诗会,大有不把自己的“七夕”灭掉誓不罢休的气势。本人曾经提到民族性疼痛的特性时就谈到这种疼痛应该“来自对外来文明吸纳时对自身文化割裂后的一种迷茫中”。

再度强烈呼吁,抵御西方的精神殖民,中国人过自己的传统节日!!!

来源:学习语录

1.《中国人,请过中国节!》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人,请过中国节!》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6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