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河南四荒,水旱蝗汤》仿古汉语中的一句话。古书《周树》里有一句话,“天上四灾,水旱饥荒。”这首歌谣显然就是仿照这种句式。这首民歌还有一个版本叫《河南四种,水旱蝗汤》。当它是初版时,在民间流传中逐渐转化为“河南四荒、水旱蝗汤”。
抗日战争时期,这首歌谣无疑是指毒害人民的唐·军队。
在回忆录中提到,如《宋任穷回忆录》中提到:
唐埠以纪律不好著称。进入山西后压迫群众,捞人民,山西人民怨声载道。所以我们也告诉他,军队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就不能坚持抗战。我们这样说是有针对性的。
这次跟唐的会面并没有起作用。虽然唐说了一些“同心协力”、“同舟共济”之类的话,但都只是表面的客套话。谈判结束后,唐布迅速从榆社撤到长治,总部设在晋城。后来他带兵去了河南。抗战时期,河南人有句俗语:“河南四荒,水荒、旱荒、蝗荒、汤荒(唐伯恩)”。可见唐布的纪律有多差。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孙晓春在《我的回忆》中写道:
印象最深的是河南的考察。我们从早到晚租了一辆骡车,没有离开一个地主的地盘。这个事实很神奇。在农村,雨天洪水多,晴天干旱多,尤其是蝗虫。河南有句话:“河南四荒:水、旱、蝗、汤(唐兵欺压百姓)。”这反映了农民受了多少年的苦。
关键证据是1944年的一篇文章记录了这首歌谣。
1944年11月18日,八路军南支队政委王守道在《毛主席让我告诉大家——给南旅抗日军政大学分校学生的讲话》中提到:
有人说国民党军队,像胡宗南、唐的军队,不是保护人民的利益,而是危害人民的利益。河南人很讨厌这样的部队。河南老百姓说得好,河南四荒:水荒、旱荒、蝗荒、汤荒,汤是唐伯恩的军事灾难。人们对唐·的痛恨不亚于蝗虫。唐的军队到哪里,就到哪里。日本实行“三光”政策,唐伯恩也是如此。
唐的军纪很败坏,而且有很多国军的记载。
《李宗仁回忆录》提到:
唐最大的缺点是不能治军,军纪不严。唐军借口不去刺探,除了老弱妇孺,所有成年男子都被迫离开村子到别处寄宿。村里的软、粮、畜不准运出国。成熟的人去了,女人和财产就由一个驻军支配了。于是,唐骏活了,人们的怨气沸腾了。后来河南人有一句反汤口号:“宁要敌人来烧杀,不要唐军来驻地。”据我所知,这并不是对唐骏的过度诋毁。
一九四四年豫湘桂大败后,蒋介石本人在全军预备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一日)中承认:
“自从中原战役和长沙战役失败后,我们国家的地位,军队的荣誉,尤其是我们将军高级军官的荣誉,可以说扫地了。外国人不再把我们的兵当兵了。这种精神上的耻辱,比日本侵略者侵略我们的土地还要可怕...军队军纪腐败可以说是极端!撤退期间,一些部队官兵四处骚扰,甚至强奸掠夺,百姓苦不堪言。这样的军队在今天的中国依然存在。怎样才能成为人类?
甚至《第一战区中原战役回顾》(发表于《民国历史档案丛书·抗战正面战场》第1252-1253页),说到中原战役中人们到处拦截唐和空室的原因,他们没有给唐以粮食,他们不得不承认“绝对有几个无良兵散漫、扰乱”。
从这些记录可以得出结论:
毫无疑问,军纪败坏的唐·系是河南“四害”之一。
补充: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夏在的《豫旱蝗汤四荒——历史上农民反抗的灾荒动力学分析》(研究时报,2004年12月6日)中对这首歌谣进行了分析:
过去,每当我们要描述旧社会中原人民既受自然灾害折磨,又受阶级压迫折磨的悲惨生活时,难免会引用当地的民歌“水、旱、蝗、汤、豫四荒”。其中之一的“唐”,常常被人不假思索地等同于抗战时期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军队的领袖唐。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朱新凡先生曾在《中国农村经济关系及其特点》一书中提到:
“河南人管土匪叫‘老汤’。不知道什么意思。当他们提到‘老汤’时,他们谈到了它。”由此看来,上述民歌中的“唐”字,实际上可能是“老汤”,原意为土匪。
朱老师和夏老师其实都错了。河南人所说的土匪,不是“老汤”,而是“老懦夫”。
“唐”原来是指土匪吗?
《民国匪灾录》(民国春秋系列,苏辽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豫鄂军追老洋人》;
豫西土匪自称“鉴江”。当土匪称之为“鉴江”时,它似乎是由下游的水转化而来的。
姚的小说《长夜》和李自成都把河南的土匪称为“鉴江”(姚熟悉这一带的方言)。《李自成》卷一第二十四章的注释中说“启动”是“混合”的意思。地方上的杂字叫“角斗士光棍”,上一级的叫“君子”,土匪也叫“将军”。
▲姚
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可以理解为:当土匪就是“出水”,当土匪就是当“将军”。
夏的观点实际上来源于英国费里·比林斯雷所著《民国土匪》(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的第三章:
丘陵地区的灌溉非常重要,这使得挖沟成为另一个明确的副业。由于缺乏良好的耕地,附近山脚下的土地也用于耕作,需要深沟、梯田和灌溉渠道,以防止水土流失。这类工程的施工和维护在冬季农闲季节成为标准的男性工作,为此招聘的年轻男性称为架子工。民国初年,庐山估计有几万工匠。(9)河南省西南部也有副业。由于劳动力大量过剩,雇佣的人的价格往往比租用动物的价格贵不了多少,例如,货物被运送到目的地,但只是为了一顿饭。如果运输货物的市场饱和,人们最后的希望可能是成为一条无法涉水而过的河流上的人类链桥的一环。(10)
如果失去了这最后的选择,一个家庭唯一的出路就是乞讨或者参加土匪活动。一句民间谚语说得很清楚:“人饿了,弱者是乞丐,强者是强盗。”据当地一位帮会负责人介绍,如果不鼓励一个或几个家庭成员参加至少一项非法活动,豫西南地区的贫农家庭将很难生存。因为山区或多或少都是“职业土匪”经常出没的地方,他们与贫苦农民的接触自然要通过棚架工,棚架工不仅在山区工作,还经常被忠于社头的“社头”招到队里。当工作量减少时,一队拾荒者变成土匪是相当容易的,他们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直到被称为“土匪”的庐山方言,实际上变成了“懦夫”。虽然用了另一个词“江”,但无疑反映了活跃在山里的挖沟机和土匪之间不言而喻的关系。(11)
注解释:(9) Shimamoto Shinko《透过白浪起义看辛亥革命与华北人民》第5页;《勃朗起义调查报告》,第73-74页。(10)Xi·晁《河南农村的雇佣劳动》,《东方杂志》,1934年9月16日;同Shimamoto Shinko第4-5页;《河南省农村调查》,第109页。(11)云《白狼的整个故事》,《近代史资料》(1956年7月);姚《长夜》第14页;《勃朗起义调查报告》,第77-78页。
不管是什么样的认识,河南人叫土匪都不是“老汤”,只是“老懦夫”。朱新凡对群众语言不熟悉,才想起同音字成了“老汤”。
《民国土匪》说河南,尤其是豫南、豫西诸县,是“土匪王国”的典型。由此可见,确实有可能这首歌谣原本就是《河南四大沙漠·水旱》,把水、旱、蝗、匪称为四大灾害。
而抗战时期流传的“旱、旱、蝗、汤、豫四荒”,真正指的是水、旱、蝗、军纪败坏的唐伯恩部。
要阅读原文并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朝鲜论坛。
1.《水旱蝗汤 汤恩伯的军纪恶名是替土匪背黑锅?“河南四荒,水旱蝗汤”之考证研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水旱蝗汤 汤恩伯的军纪恶名是替土匪背黑锅?“河南四荒,水旱蝗汤”之考证研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601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