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如何编辑设计|如何管理上图:金豪总部

本文借鉴:LJ理论(ID:LjNotes)

转眼间,春节又临近了。我觉得很多设计师都做好了春节后跳槽的准备。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没有绝对的选择,只有合适和不合适。

大公司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本文主人公小昭是金螳螂设计部门的前经理。他在金螳螂工作了三年,有成就也有欢乐,也有挫折也有损失。经过综合考虑,他最终选择了离开。说好的大公司比较适合设计师开发,怎么离职?

“你想离开金螳螂?」

对于设计师来说,进入金螳螂这样的上市公司是必然的。

这是我周围的朋友得知小昭要离开时的反应。这个决定大家好像很难理解。

从行业环境来看,中国设计行业处于繁荣状态;从公司的情况来看,也即将准备大幅度做大生意;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将在公司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切情况良好,使得离职的决定不合理。

人力资源系统弹出窗口给出最终留存:确定要提交离职申请?

经过各种综合考虑,点击“确定”按钮,在工作三年后正式离开金螳螂。

朋友一直在问,在金螳螂工作是什么感觉?

关于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好好想过。感觉当局者迷,尽我所能做好手头的工作就好。

现在终于有时间整理了。

回顾这几年的经历,既有成就的喜悦,也有挫折的失落,为自己感到惋惜。希望离开的时候和大家分享一两件事。

一个

大公司病

三年前,面试刚结束,我从金螳螂出来,工作之余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

过天桥的时候特意拍了夜景留念,表示终于要去金螳螂工作了。

虽然还没有正式通知,但我知道我会进入这个梦寐以求已久的公司。

三年后也是金螳螂楼,我站的位置变了。

从外往上看变成了从内往外看,心情体验也随之改变。

任何在大企业工作过的人都会被大公司的病深深困扰。

1.你厉害还是平台厉害

金螳螂的光环非常强大,意味着你可以无障碍地进入国内任何一家装修公司,意味着你可以和别人分享你的经验和体会,享受别人的崇拜。不仅如此,金螳螂还收购了国际设计巨头HBA,并与天猫战略合作孵化家装E站(现称金螳螂之家)。这样看来,金螳螂不仅是土鳖的装修公司,也是当地的建筑企业。镀上设计金,嵌入互联网边缘。说白了就是证明它不仅仅是一家传统的装修公司。

公司,不需要会打仗的英雄,需要会打仗的团队。

虽然在招聘中,大公司倾向于选择最好的一群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很重要。在大公司,一定要和大项目配套,几千万,几亿。所有的设计任务都是团队合作完成的,这个团队大到让你大吃一惊。

其实不管你是被美院的毕业光环祝福,还是多年努力进入大平台,公司都希望同样的结果。

公司希望每一个一线员工都坚守自己的土地,不需要你掌控全局,不需要你进行战略思考,只要努力做好螺丝钉就行。

小设计师在大公司当了三年螺丝钉,人都要废了。我该怎么办?

给每个人分配一小块工作,然后以后长时间重复这个工作,成为这个小模块的“专家”。

负责深化施工图的可能在研究如何在几年内把图纸做得更精细更严谨;写文案的,多年来一直在琢磨写文章,写设计文案;做施工管理,盯着现场风雨无阻,让公司的设计落地...

不是公司不重视个人创造力。相反,公司希望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把自己变成更可靠的螺丝钉,更可靠的零件。

全连组成了一支联合部队,通过军队赢得了这场战争。把几十个人甚至几百个人的想法变成一个人的想法,在一件事情上努力。

取胜之道不是靠技能高超的英雄,而是让所有人在统一指挥下行动、格挡、举矛、杀戮。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简单,但是有几千人的部队在一起,就能攻破对手。

这意味着在大平台上工作并在一件事上取得成功的士兵,很容易让人觉得他们很牛逼,但真正的原因是平台的力量。

同样的事情,张三可以做,李四也可以。

在这里,你不是英雄,你是日夜训练重复动作的士兵。更可悲的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公司并没有打算让你成为英雄或者将军。

你只是部落的一员。如果你在平台上不见了,可以马上找人补上。一旦离开平台,你会发现很难复制你之前的成功。

2.无尽的流程和系统

把大象放进冰箱有三个步骤:打开冰箱门,把大象放进去,关上冰箱门。

但是在大公司,这个过程远远不止三步。

你要写一份报告,明确把大象放在冰箱里的意义和重要性,找出把哪种大象放在冰箱里,清楚地描述开门的动作和放大大象的路线,写下关门的力度,让项目经理用完整的计划安排进度,直到有人力把大象放在冰箱里。

一个项目从无到有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大设计公司的员工每天都被体制困住。

其实工作人员都很忙,忙着“流程”和“系统”。

当你是三五个人的创业设计工作室,大家可以坐在一起喊点什么。

比如你要做一个设计变更,你可能会抬起头,告诉对面的开发者怎么改。过了半天,在工程部就能看到了。如果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可以回来做设计变更,走流程,各负责人签字,然后实施。可能过了几天。

流程系统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的是保证企业的高效运行,坏的是牺牲个人效率满足集体效率。

3.它扼杀了人们的斗志和激情

进大公司是这样的。你很容易被淹没。

但是过了几年,大部分人的野心已经消磨殆尽了。修身,家法,天下太平,他们连修身都做不到。

看到身边的朋友,进入一家中小型设计公司后,迅速脱颖而出,一飞冲天成为设计总监或设计总监,而他们则只是坐在隔间里数年,每周都在思考如何向上级汇报。

很多人工作了十几年,但还是一线普通员工。

至于谁能升职,这个话题就不说了。

2

小公司没毛病?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觉得你在伤害大公司的坏处,但这不是我的本意。

没有在真正的创业团队工作过,但也有自己的“小公司”。除此之外,我平时和很多创业团队的朋友交流,对小公司的苦也略知一二。

总结起来就是这么几句话:人少事多,管理混乱,成长野蛮。

1.人少事多

在小团队里,你的位置可能很牛逼(各种职位都在追你)。今天你是设计总监,明天你是副总,后天你也可能是策划经理。这并不是说他有多厉害,而是在一个人员不足的设计团队里,每个人可能都有多重角色。

对于做施工深化的人来说,可能没有人给你一个完美的方案,但是他们需要根据几个参考图纸画出自己的图纸,他们可能逃不过对现场的揭露。

做方案不仅仅是做方案的草图,而是展示效果图,你需要去做,或者说是去指导,深化的同事经验很少,所以也需要你跟进。

大家也很忙,好像什么都干得出来。

这也是一个吸引小团队的噱头。能处理的人会变成真正的“满栈”,在逃的人什么都学不到。

2.管理混乱

小团队是否意味着高效率?其实可能还有更粗心的管理。

有一次听朋友说他在一家小设计公司的经历。一个设计助理需要同时向两位领导汇报,两位领导经常互相掐,所以朋友看着发呆,经常会收到两个完全相反的指令。

也有可能是我一周前刚和另一个团队开会,达成了做计划的决定。下周再找的时候发现整个团队都被老板废了。

如果说大公司有规律可循,那么小公司的变化就充满了惊喜。

3.野蛮的成长

大公司羡慕的是有很多现成的基础服务,而小团队工作的人很痛苦,很多时候需要自己造轮子。

设计品牌网络的推广需要自己思考,设计图纸规范需要自己制定,公司的施工技术标准需要其他公司探索或应用…

从公司公众号的维护到公司的战略,都和你有关系。

在荒芜的地方白手起家创业是一个很大的锻炼,但背后更多的是资源的浪费。

如何选择?

大公司的问题和小公司的缺点你选择怎么说?

1.在正常化中成长

过程系统的对立面是“形式化”。

有人问你要不要去大公司,我总是回答,有合适的机会就去。别的不说,就是体验一下这个形式化的流程系统。

对于初出茅庐的设计师来说,你需要快速掌握设计流程、设计管理流程、施工标准流程和材料采购流程。。。然后,进大公司是对的。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只能在大公司当螺丝钉,或者因人而异。

前面说过,过程就是牺牲个人效率来满足集体效率,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对我们终身有益的东西。

你可以知道一个设计企业是如何从零到一建立一个团队的,以及每个团队使用什么样的过程来合作。每一份工作都代表着每一个环节都能生产出精品,所以你才会知道一部优秀的作品应该是什么样的,以后遇到类似的场景也会有体会。

综上所述,身在“正规军”中,虽然只是普通的一员,但可以亲耳学会如何做出顶尖的产品。

当然,前提是你有理解和学习的心。

2.继续在大公司发展&来个小公司腾飞

大公司聚集了最好的资源,包括人才、技术、资本、经验。

在大公司很容易实现。如前所述,设计师如何快速找到自己的优势领域?

比如在CCD和YANG设计中,可以快速积累酒店设计领域最好的专业能力,在梁志天公司可以把住宅和样板房研究到非常高的水平。

在大公司工作的人真的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本身,而不会被琐碎的琐事所打扰。

在个人成长中,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升到顶,但是完善的薪资福利让每个人都能得到相对合理的回报,各种培训让每个人都能跳出舒适区,正常成长。

这些基础服务是无数人十几年积累下来的。可想而知,站在这样一个巨人的肩膀上,新人可以得到更高速的发展。

那么,你在一家小公司做什么?

大公司迟早要碰壁。当你掌握了专业的设计技巧和管理套路,就可以回到小公司或者和朋友一起创业。可以起飞吗?

比如合伙创业,比如做一个水灵的设计总监,比如做一个重要的管理角色,拿到股份或者比大公司高的工资,完全没问题。关于设计师的价值,你可以读:设计师,你的一小时值多少钱?

3.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无论处于什么阶段,都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原地打转。尽早找到适合自己的公司或平台,并为之奋斗,是不会犯错的。千万不要因为迷茫和重复而耽误了宝贵的机会。

如果你感到困惑,可以和你谈谈。我很乐意解答你的疑惑。微信:1993098771

春节将至,如何祝愿找工作的设计师工作顺利?

同时给你提前一年!

重要说明:本文仅阐述大小公司话题,不涉及本文提到的金螳螂公司。

1.《金螳螂 一名金螳螂员工的离职忠告:加入大公司就一定更好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金螳螂 一名金螳螂员工的离职忠告:加入大公司就一定更好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606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