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蒋中正 中正剑

品类:杂项

委托单位:深圳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

持有者:王先生(吉林)资深收藏家

中正剑是中华民国蒋介石赠给其黄埔学生、得力部将及有功人员的随身短剑,因为在其剑柄上刻有“蒋中正赠”字样,因此得名“中正剑”,进而成为一种荣耀的象征。“中正剑”剑柄刻有“黄埔志工无往不胜”、“中正”等字样,另一面就刻“校长蒋中正赠”,有一把的剑身上刻“成功成仁”字样。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时的许多战役中,由于部分军人以此剑自杀殉国,此剑遂以“军人魂”之名在军中传开。能够获得这柄剑的大部分是黄埔嫡系和地方实力派。主要获得者:何应钦、顾祝同、阎锡山、王耀武、何键、刘湘、马步芳、马鸿逵、张灵甫、宋希濂、关麟征、黄维等。

在抗战时期,黄埔军校西安分校结业典礼时,每名学生被发给一把半米长的“中正剑”,上面刻着“成功、成仁”的字样。当国民党撤退至台湾后,蒋介石选拔侍卫人员时,对这些年轻人进行严格训练。蒋介石也为他们装备了“成仁”的“..蒋介石(1887.10.31—1975.4.5),浙江奉化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蒋介石,字中正。1908年赴日本留学时,对日本剑道很是赞赏,剑长25厘米。

单从叫法上说,它起码有这样几种名字:军人魂、中正剑、成仁剑、自杀剑,更有人称之为“黄埔军魂·将军剑”。

它是民国时期蒋介石赠给其黄埔学生、得力部将及有功人员的随身短剑,进而成为一种荣耀的象征。就是在黄埔军校就读过的高级将领,得此剑者也寥寥无几。

全长40厘米,玳瑁剑把,剑把绘有2朵梅花及国民党党徽纹饰,顶端绘有中华民国国旗和国民党党旗[1]。剑鞘顶部和底部也有梅花装饰,剑鞘涂有黄漆,配有帆布剑套[1]。

因其剑柄上有“蒋中正赠”字样,得名“中正剑”。在军中及民间广为流传,进而成为其正式名称。另外因剑身上刻有“成功成仁”字样,也有人称之为“成仁剑”。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十五期甲级学生毕业纪念济南战役中,王耀武把蒋介石送给自己的中正剑送给了空运到济南的整编74师172团刘炳昆团长。在孟良崮战役中蒋介石把中正剑交给后来杀身成仁的张灵甫将军。网上流传的藏家所藏中正剑,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时的许多战役中,由于部分军人因丢失阵地、重伤等原因而以此剑自杀殉国,此剑遂以“军人魂”之名在军中传开。又因为剑身上刻有“成功成仁”字样,也有人称之为“成仁剑”。当然,除此之外,它还有另一个不太好听的称呼——自杀剑。围剿红军时,蒋介石就在庐山开办了军官训练团。由军训团团长陈诚发给每一位毕业的学员一把镌刻着“蒋中正赠”的短剑。关于此剑的用途和意义,蒋介石直言不讳地说,凡与红军作战必须勇敢杀敌;如杀不尽敌人,打到最后只剩自己一个人时,就要用此剑自杀,绝不当俘虏,即“不成功,便成仁”。这次参加毕业典礼的学员为1920人,但是,陈诚赠发“中正剑”1835把,其中11名未获毕业,转入第二期,还有74人未发给“中正剑”,这些人的命运想必也不难预料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时任国民革命军四十一师中将师长的张振汉在湘鄂围剿红军时,被贺龙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俘虏,蒋介石得知张振汉被俘时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担心或惋惜,而是愤怒地斥责道:“被俘是军人的耻辱,我给他的中正剑呢?不成功便成仁!”

如对此藏品有兴趣收藏者,可登陆深圳艺术品交易服务中心官网www.shuimotianxia.com,预约贵宾名额,进行洽谈。

1.《中正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正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