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上海故事闵行》四驴岗

历史很容易忘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把“四驴孔”比作上海人的早餐,成了大蛋糕、油条、烂米、豆浆的代名词。其实在五六十年代,“四驴港”指的是位于上海闵行的四大工厂,分别是上海电机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锅炉厂、上海重型机械厂。

▲闵行“四驴岗”

闵行位于上海的西南部。1959年,只花了78天就建成了一条闵行街和13栋沿街配套的“四驴岗”,而闵行机电工业区和闵行卫星城只用了几年就崛起了。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工业卫星城,是新中国重工业大建设大发展的热点。

▲闵行街

当时,中国还是一个石油贫乏的国家,只能用天然气代替汽油。当时电力供应严重不足,工农业生产急需强大的电能和动力。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上海闵行建设中国第一个发电设备工业制造基地和机电工业区。于是,上海的一些工厂纷纷迁往闵行,数十万产业工人和科技人员聚集在闵行。那一年,由于关系密切,闵行建了三座发电厂,即锅炉厂、汽轮机厂和汽车厂。闵行卫星城在短时间内成为共和国的电力工业区。

1958年,王赓等上海电机厂科技人员和工人师傅决定超越发展,率先发明和开发世界上第一台定子和转子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当时这种发电机的发展是世界性的难题,很多西方工业强国和我们苏联的老大哥都无法克服这个困难。这个消息震惊了全国,包括中央领导、、贺龙在内的各级领导都来工厂表示关心。刘少奇同志到达汽车厂的消息立即在全厂引起轰动,一天之内就贴出了一封决心信和诗,一致承诺提前完成任务。

在科技人员和工人师傅们的刻苦学习和辛勤劳动下,这一创新成果是在那个时代短短两个多月内取得的。1958年10月27日,上海海南发电厂安装了一台12000千瓦的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进行生产试验。这是王赓等科研人员和上海电气工人的发明创造,是新中国工业的一件大事和好消息。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时,上海石楠电厂的旧厂房烟囱被保留下来作为世博会的工业展厅,这也是上海工业的历史记忆。

▲王赓领导的设计先进团队

▲《解放日报》双水内冷报道

是中国人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证明,而矗立在闵行“四大金刚”之一的上海重型机械厂的万吨级液压机,本身就像一个金刚,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和野心。

造一万吨水压机是中国梦。当时,由于中国工业的巨大发展,电力、冶金、重型机械和国防工业都需要大锻件。但是因为没有万吨水压机,大锻件就要进口。没有信息,没有设备,没有经验,科技人员和工人技术人员,一股子苦干,一股子侵略性,都要无条件去创造条件。他们依靠中国的力量来提升这个钢铁巨人。

印在万吨水压机上的“1961”,就是水压机成功建造的时候。当时,中国遭受了三年的自然灾害,人民的温饱成了问题。制造一万吨水压机的工人和科技人员,用他们瘦弱浮肿的身躯,让中国重工业的巨人展现钢铁的肌肉。

闵行,因为它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因为它屹立着一万吨水压机,因为它拥有“四驴孔”,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不一样的。半个世纪过去了,很多中老年人对工业卫星城闵行依然记忆犹新。现在上海老居民说起这四个万人大厂,自然来的是一种自豪和荣耀。

▲上海汽轮机厂上市

当时的闵行其实只是上海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五六十年代有句话叫“全国工业看上海”。当时上海正在建设成为新中国先进的工业和科技基地,制造业闻名全国,工业产品成为全国人民眼中的名牌。

上海不再是工业城市,而是发展成为经济金融中心和国际大都市。闵行工业卫星城和闵行“四大金刚”逐渐成为历史记忆。半个世纪前创造闵行奇迹的人,现在都是老人了。他们的背可能有点驼,腰有点弯,但他们曾经是新中国工业的挺直腰板和不屈的脊梁。他们的精神、精神、精神是上海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周的故事结束后下次见-

分享:点击屏幕右上角的按钮,将这篇文章发送给朋友或与朋友分享。

历史文章:关注账号后,选择“历史文章”查看历史记录。

点击“阅读全文”观看更多“上海故事”视频

1.《兜兜 兜兜上海滩│闵行“四大金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兜兜 兜兜上海滩│闵行“四大金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685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