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珩,祖籍江苏苏州,出生于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中国光学之父”、应用光学家、中国光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8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公布了“改革开放100位杰出贡献者”名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王大珩的名字赫然在列。普通人可能不知道王大珩的名字,但他绝对是科技界的大人物。王大珩有许多头衔,如“光学之父”、“两弹一星”、“863计划倡导者”……这些头衔都显示了他对中国科学技术的杰出贡献。

“光学之父”

1950年秋天,钱三强给老同学写了一封信。当时在大连理工大学教书的王大珩邀请他来北京,并说他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他讨论。王大珩知道钱三强很忙,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他不会去找他。于是,看完信,他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北京。

王大珩肖像

钱三强开门见山:“大榭,你还想搞光学玻璃吗?”王大珩停顿了一下,诚实地回答道:“想一想,做梦吧!”钱三强告诉他中科院要建仪器厅,明确希望他带这个头。这不是自私,而是钱三强很了解这个老同学。王大珩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他在英国学习时学的是光学。他还在英国一家著名的工程公司担任研究员,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王大珩毫不犹豫地同意了。1951年1月24日,王大珩被正式任命为仪器博物馆筹备委员会副主任,负责仪器博物馆的筹备工作。经过慎重考虑,王大珩最终决定在长春建仪器博物馆。选好地址后,为了省钱,王大珩亲自带人去工地上工作。当年,老工人们说,王大珩就像一个从国外回来的专家。整天跟我们住破房子,吃高粱米,蘸大葱酱。我每天都很努力,看起来像个工人。不说话也看不出什么,说话的时候就能分辨出来。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习惯说洋话,一时拉不动,急了就从嘴里蹦出来。嘿嘿,看不懂。

1953年1月23日,中国科学院仪器博物馆在长春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院长会议决定,由王大珩担任仪器博物馆副馆长兼代理馆长,主持仪器博物馆的工作。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第一个光学玻璃很快就生产出来了。大跃进时期,仪器博物馆更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他的主持下,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独立研制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被称为“八大件”,即电子显微镜、高温金相显微镜、多臂投影仪、大型光谱仪、万能工具显微镜、晶体光谱仪、高精度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等八种具有代表性的精密仪器。

“两弹一星立功”

1964年,在中国第一个原子弹爆炸试验场,一个非常重要的测量设备是高速摄像机。高速摄像机要记录核爆炸火球直径与时间的关系,推导出原子弹的威力。由王大珩主持的光机所接手了开发高速相机的任务,王大珩亲自上阵,带领光机所相关科技人员在没有经验和借鉴的情况下,进行了艰苦的摸索。当时他多次在长春和北京工作,为了配合核爆炸试验。

毛主席观看了王大珩发明的光学仪器

为了缩短开发周期,王大珩向课题组提出了一个方案,即招募一批进口高速摄像机作为主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以节省时间,迅速达到预期效果。后来课题组又引进了10台从民主德国进口的高速相机,每秒3000次的速度。在王大珩的指导下,他们成功改装了符合要求的高速摄像机,成功完成了原子弹爆炸后的录音任务。

1965年,中共中央决定研制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王大珩是卫星地面设备组组长,参与了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规划工作,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做出了突出贡献。

“863计划”的支持者

20世纪80年代,世界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国家签署的“尤里卡计划”,到日本颁布的“振兴科技基本国策”,以及苏联和东欧国家制定的“科技进步综合计划”,韩国推出的“国家长远发展理念”,印度发布的“新技术政策声明”等。,各国都制定了各自的科技战略规划,掀起了新一轮的科技竞争。

王大珩正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他明白这是另一场重大的技术革命。

1986年3月3日,、、、王四位科学家经过酝酿,联名上书、胡耀邦,题为《关于战略性高技术发展跟踪研究的建议》的信。信中说:“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用我们所能得到的资金和人力来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需要注意的是,当今世界的竞争非常激烈。稍有懈怠,就会心力交瘁。如果这个时候不抓住,就会落后到以后不能删身的地步...在全世界都在加速新技术发展的情况下,如果不直闯,后果不堪设想。”同时,他们提出了发展高科技的六点建议。

、、王、、在“863计划”十周年纪念会上合影

提案发出后,仅过了两天,邓小平就作出指示:这个提案很重要,请找一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供决策。这场争端应该尽快解决,不能拖延。邓小平指示后,国务院组织专家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和论证,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规划纲要》,即举世瞩目的“863计划”。

四十年过去了,事实证明他的建议是多么可预测。今天我们能在航空空和电子信息领域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与当年“863计划”的提出密不可分。

1.《王大珩 民族脊梁王大珩,真正的大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王大珩 民族脊梁王大珩,真正的大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730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