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与向阳红09号船停靠在国家深海基地码头。我们的记者杨舒照片/明亮的图片

6月23日上午,向阳红09号船在青岛鳌山湾国家深海基地码头由远及近缓缓降落。甲板上,一个长8.4米,宽3.9米的圆形怪物脱颖而出,那就是刚刚从太平洋深海潜水归来的“蛟龙”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的回归,标志着2017年为期138天的“蛟龙”号实验应用航行已安全顺利地完成了预定的科研任务,也意味着“蛟龙”号为期5年的实验应用航行结束了“实习期”,将正式进入运营阶段。

100%深度安全潜水,交出满意答案

2012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试航,实现了中华民族“五洋捉龟”的夙愿。然而,根据世界上类似载人潜水器的经验,蛟龙号在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之前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应用。

“从诞生到使用,‘吉隆’号可分为三个阶段:海上试验、试验应用和运行操作。”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刘峰分析,如果海试阶段是为了测试能否潜到设计深度,验证其技术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然后在未来五年内,实验应用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专业的业务支撑团队,建立全国开放的共享机制,提高其运营效率和能力。刘枫认为,蛟龙五年来的表现充分验证了它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书贤介绍说,“蛟龙”号自申请以来,已在南海、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区、西太平洋海山地壳勘探区、西南印度洋海脊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西北印度洋海脊多金属硫化物调查区、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区和马里亚纳海沟区等7个主要海域进行了152次成功潜水。在试验应用阶段,在海山、冷泉、热液、洋中脊、海沟、海盆等典型海底地形区实现了100%的安全潜水,作业能力覆盖全球7000米以下海洋面积的99.8%,为我国抢占国际深渊科研前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有助于中国深海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

“蛟龙”号具有7000米深的潜水能力,在过去五年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深海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在南海,科研团队初步查明了冷泉地区和南海海山地区的生物群落特征,获得了冷泉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并报告了生物群落6个新种和3个优势种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开启了中国学者在深海大型底栖动物分类学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研究。

此前,由于设备的限制,我国对海底热液区的研究严重落后。近五年来,在中国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研究人员基本摸清了祁龙热液区的热液活动和热液产物分布特征,进一步了解了底栖群落结构,揭示了祁龙热液区共生微生物的多样性。

五年来,“蛟龙”获得了科技部973计划、中科院战略乙类科技先导项目、南海深海过程演化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源勘探计划、环境调查计划等资助。据初步统计,截至4月底,基于“震龙”海洋调查,中国科学家发表论文41篇,其中SCI/EI论文31篇;已编写1部待出版的专著;大会共举办报告/展览22场,其中国际报告/展览12场,获得多项国际相关前沿科研成果。

有人在追随深海潜水的天才团队

在五年的实验应用中,“蛟龙”像一列深海实习火车,载着科学家们进入深海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了一批勇敢的驾驶员——潜艇。

在2017年的试航申请航次中,张毅等6名由中国自主选拔训练的第二批“蛟龙”潜艇艇员首次自主完成主驾驶操作。在5年的试验应用中,潜水器驾驶操作技术水平、潜水器维修保障技术水平、唐家岭、刘小慧等8名潜艇艇员综合素质日趋稳定,具备了开展常态化载人潜水器驾驶操作和技术维修保障的能力;潜水器维修保障团队规模逐步扩大,形成了18人的专业潜水器维修保障团队和2个独立完成潜水器部署和回收的专业水面支援保障团队。

刘峰认为,通过152次潜水的经验,我国建立了一支专业的潜艇艇员和技术保障人员队伍,探索了载人深潜的运行机制,为“蛟龙”号的运行运行奠定了基础条件,对我国的深潜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孙书贤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型升级,“蛟龙”将正式进入应用频率更高的业务运营。它的成功实验应用将把中国推向世界深海舞台的中心。

1.《走向深海:中国“蛟龙号”即将进入业务化运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走向深海:中国“蛟龙号”即将进入业务化运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779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