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破解“1000 < 1”的尴尬,杜绝“假论文”,主管部门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改革和完善现有的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法,克服唯学历、唯论文的倾向

前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在中国科协年会上发出呼吁,引起广泛关注。他说医生的首要职责是治病救人,警惕“送一纸比做1000个手术救100个病人好”的现象。

近年来,医生的论文不时被造假。今年4月,属于Spregelin Nature的《肿瘤生物学杂志》集体收回107篇中文论文,涉及的作者多为医生。北京某三甲医院副院长曾向笔者抱怨:职称评定只看论文,临床医生一天要做十几个手术,实在没时间做研究写论文。

李院士提到的“1000 < 1”的尴尬,不仅仅存在于博士群体中。在现实中,关于老师应该上课还是写论文,工程师应该留在实验室还是留在生产车间的讨论层出不穷。由于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论文成为职称晋升和优秀评价的“硬杠杆”,一些不具备条件、时间和能力做科研的博士也被迫“赶鸭子上架”。

医学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领域。目前,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医学,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如果条件具备,时间允许,有能力、有兴趣的临床医生在出诊和手术后,集中精力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将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发表,是一件好事,有利于医学的发展和个人业务的成长。但如果论文成为评职称、加薪、拿项目的“华山之路”,那么“以论文论英雄”就会生出一些奇怪的现象:有的临床医生医疗水平一般,却靠论文当上了主任医师;有的老师讲课很好,不擅长科研,但是因为有发论文的压力,所以尽量报告题目,保存论文...

看病和做科研没有区别,不矛盾。如果不切实际,在科技评价上搞一刀切,一味的数论文,会把医生逼入歧途。

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要求,不是所有的岗位都需要论文证明。要解决“1000 < 1”的尴尬,杜绝“假论文”,主管部门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改革和完善现有的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法,克服唯学历、唯论文的倾向,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要以“因材施教”和分类评价为主线,修改部分涉及科研特别是发表论文的专业选择和评价方法,消除不切实际、过时的“硬杠杆”——分类、坚持一种模式、综合考虑,让不同类型的专业人士找到上升通道和职业增益感。

1.《1000》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000》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785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