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学习《易经》后,写《易经·系辞上下传》,里面有这样的描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由此可见,“男尊女卑”这个词是孔子提出来的,孔子得背这个锅。

可是现在的人就望文生义,从表面的意思来理解,认为孔子是在说男人天生高贵,女人天生卑贱,却是对孔子“男尊女卑”思想的误解,这个锅背的有点冤!

“男尊女卑”来自易经,《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探讨宇宙天体运行规律的经典,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易经·系辞》中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其中“乾”类像:天,男人,老父,君王等,“坤”类像:地,女人,老母,妃妾等。女人要想合乎“道”,必须象大地一样谦卑、包容,厚德载物,无私无怨。同理男人要想合乎“道”,必须象天一样,高远正直,自强不息。

天尊是说天空高远,公正无私。不是说天自己尊贵。地卑是说大地踏实亲切,不分净污贵贱,易经中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卑”是使人感到亲切的意思。男尊女卑的含义是男人有男人的特质,女人有女人的特质,决定了男女在家庭中社会上分工的不同,男女恪守其位,家道自然兴隆。

“男尊”是男的要做到品格高尚,正直,做到让人尊敬,尊重。女的要做到谦和,包容,使人容易亲近,“卑”在古语中有谦虚,接近,亲近的意思。 “男尊女卑”是倡导自然和谐,阴阳各安其位。所以“男尊女卑”是讲男女在人生与婚姻中应该如何和谐生活的道理,而没有男女不平等的内涵。

一个男人品格高尚,女人自然就尊重他,尊敬他,亲近他。男人正直高尚,女人谦和宽容的家庭没有不和谐的道理,在这样的家庭和社会里,女人也自然拥有相应的地位而不会被歧视。试问举案齐眉故事里的梁鸿会会歧视他的妻子孟光吗?

其实孔子对女人还是十分尊重的——说“十分”还不够,应该说“特别”!这从孔子与鲁哀公的一番对话可以窥知。

据《礼记·哀公问》说,鲁哀公问孔子:治人之道,什么最重要?孔子说:行政最重要,“政”就是“正”,君主行得正,百姓自然跟着走正路。哀公又问:那又如何行政呢?孔子伸出三个指头:“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严。”(夫妇各尽职守、父子相亲相爱,君臣互相敬重)意思是,把这三种关系摆正了,其他便不在话下。——慢着,孔子居然把“夫妇”关系放到“父子”、“君臣”前头,有没有搞错?

哀公请孔子说得更明白点。孔子答道:古代行政,把仁爱看得最重要;怎么施行仁爱呢?依礼而行最重要;依礼而行,又以表达敬意最重要;表达敬意的极致,就体现在国君的婚礼上!娶妻之时,国君要穿礼服、戴礼帽,亲自迎娶新娘,以示亲爱。不爱就不亲,不敬就不正,爱与敬,这就是行政的根本啊!看了这些,你还觉得孔子不尊重女性吗?

所以,包括孔子提出来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反映的就是这个“位”的关系,意思是作为君就得像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孩子要像孩子,各司其职,个安其位。同样这里的贵贱和我们现在所说的贵贱也不同,这里的贵贱指的是人在人生不同阶段中,社会中所处位置的不同,并不代表能力和身份,更不是思想和地位上的尊卑,这和中国传统文化里的“贵贱平等,天下大同”的主张是一致的。

小结:

“男尊女卑”被大男子主义者当作了实施“淫威”的金科玉律,被女权主义者当作了封建文化的糟粕,这实际是对孔子“男尊女卑”思想的一种误解,孔子这一思想还真没有男女的偏见,说的只是男女应当各守其位,尽自己的本分而已,而孔子无意间得罪了“半边天”,当真冤枉!

道友们,你们对此有何高见,欢迎评论区留言,谢谢!

/完/

闻道知讯,经世致用,启迪智慧,更多同类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道讯(ID:Taocent)。

1.《孔子所说的“男尊女卑” ,被误会了千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孔子所说的“男尊女卑” ,被误会了千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8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