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东风-4,看似只是放大的东风-5需要克服包括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技术(推力几乎是前者的三倍)、推力矢量技术、惯导平台+集成电路计算机技术、新型突防技术和地下井热发射技术等被称作“十大技术”的工程难点。

这些技术难点的限制,加上“文革”对研制工作的影响,以及这一时期航天一院的重点项目是东风-4号导弹/长征-1号运载火箭(负责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导致东风-5的研制工作早期长期停留在方案设计和初样研制阶段。

1969年3月珍宝岛冲突后,中苏关系陷入冰点。苏联甚至放出风声,要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突袭。随着长征-1号技术基本过关,在“没有洲际火箭,毛主席睡不好觉”的感召下,1970年,东风-5的研制任务成为一院工作的重点。

为加快研制速度,1970年5月,来自北京地区的科研院所、工厂和高等院校共178个单位参加了由国防科委牵头组织的“705”会战,意图一举攻克难题。但由于当时总设计师屠守锷正被当做“反动学术权威”挨斗,会战缺乏领军人物。

1.《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9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