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请我读春秋的。
春秋两季读春秋,千字文中百家姓。
东西二晋分东西,十七帖内严君平。
东西晋大家都知道,而“十七帖想必一些同志不太了解,它是东晋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由日常给人写信的手札组成,其中一帖为”严君平帖“。该十七帖以草书为主,章草韵致十分浓厚,古气高雅。是王羲之除兰亭叙、集字聖教序等名帖之外的名帖之一。在此予以说明。
我是晋风 愿与师友友们在对联、诗词及书法领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谢谢!
“夜读春秋知大义——“与”春秋无大义——“相互矛盾吗?
不矛盾。
其实,两个“春秋”的含义不同。前者一般指的是春秋三传,而后者指的是春秋时期。
如果你读过左传,你会发现文中有大量的君子曰,那其实就是作者基于周礼对时事的评价,常用“礼也、非礼也”做点评,后来太史公也继承了这一风格,常在文尾用“太史公曰”来评价某个历史人物。春秋是孔子所著,三传是对它的补充,夜读春秋知大义,可理解为,读春秋,品微言大义,而这个大义就是孔子穷尽一生想要恢复的周礼。
那么,如何理解春秋无大义呢?的确如此,这也是孔子著春秋的初衷。他游历诸国,发现天下早已礼崩乐毁,君不君,臣不臣,兄不兄,弟不弟,诸侯之间如同仇寇,杀伐不断。他想改变这个世界,曾闻道于老子,老子却说不如顺其自然。他曾想从政建立起礼制社会,现实却无情打脸。颠簸流离大半生后,孔子终于发现自己真的无能为力,然心又不甘,于是写下春秋经,用寥寥数字点评了整个春秋时代的历史。
春秋无大义,强者定章程。孔子无法扭转春秋时代的乾坤,唯有编撰春秋经来影响后人。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本春秋经后来竟成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的教科书。
1.《我读春秋的,上联,春秋两季读春秋,千字文中百家姓,求下联?》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我读春秋的,上联,春秋两季读春秋,千字文中百家姓,求下联?》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946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