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首诗小孩都会,你知道作者是谁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唐诗千年以来妇孺皆知、争相传诵的佳句,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会背上两句。然而,对于这首诗的作者,你知道是谁吗?

一般人认为此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绅。这位诗人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既同情又为之鸣不平,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惘农》诗二首,内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惘农诗人。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李绅考中进士,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与元稹、白居易等大诗人成为莫逆之交。

李绅大部分的诗作已经失传。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收录于《全唐诗》。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从流传下来的诗作分析,李绅的诗风,与“锄不日当午”诗的格调相一致。南宋的计有功著有《唐诗纪事》一书,收录了唐代诗人及作品的评论,关于李绅是这样记载的:“绅初以《古风》求知于吕温,温见其齐煦,诵其《悯农》诗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又曰‘此人必为卿相。’果如其言。”

但是,关于“锄禾日当午”诗的真正作者,有专家考证应该是唐朝另一位诗人聂夷中。唐末五代人孙光完著有《北梦琐言》,其中卷二记载:“聂夷中,河南中都人,少贫苦,精于古体,有《公子家》诗云:‘种花于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又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谓言近意远,合《三百篇》之旨也。”其中明确指出,《锄禾》的作者是聂夷中。

聂夷中出身贫寒,成通十二年(公元871年)中进士。由于时局动乱,他在长安滞留很久,才补得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聂夷中的诗作,风格平易而内容深刻,在晚唐独树一帜,如《公子行二首》讽刺贵族公子的骄奢淫逸,《田家》《咏田家》谴责封建赋役对劳动人民的苛重剥削,《杂怨二首》表现连年战乱造成人们家庭离散的痛苦,写来都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唐才子传》称他“伤俗悯时”“警省之辞,裨补政治”。他喜欢采用短篇五言古诗和乐府的形式,以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将触目惊心的社会现象暴露在人们眼前。

那么,《锄禾》的作者究竟是李绅还是聂夷中呢?《北梦琐言》的作者孙光宪,生活在唐末五代和宋初,而《唐诗纪事》的作者计有功则是宋朝末年人。从时间上看,孙光宪生活的年代距李绅不过50年左右;距聂夷中也应该不过10年左右。从记载上来看,《北梦琐言》内容所记为晚唐五代事,题材丰富,许多研究唐末五代的学者在述及历史、政治、文学乃至风土人情时常常援引《北梦琐言》中的资料,可见《北梦琐言》是一本史料价值极高的笔记。而计有功《唐诗纪事》则是后人翻刻,明代学者胡震享曾指出其中有很多错误之处。综合各方面来看,或许聂夷中才是《锄禾》的真正作者。

1.《锄禾日当午作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首诗小孩都会,你知道作者是谁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锄禾日当午作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首诗小孩都会,你知道作者是谁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021-04-10/1243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