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五一”最后一天假期抛出的问题,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响应,我大致问了一句:“假期的波浪怎么样?”总结说。(莎士比亚。)。“这个问题有30%的人浪不足,70%的人在家呆了3天。然后说:“你想说什么?80%的人表示不想上班,20%的人根本没有假期。真令人失望.

反正节日后上班也提不起精神,给这无趣的生活配上无敌绝望的音乐,加重节后综合症(不要怪我)!

P.S .点击市政府要慎重。如果不慎进入感情,就可以立即开始文末“解毒剂”。

: )

《Heaven Please》

Devics

加州,一个充满阳光的地方,却孕育出这么一个灰暗颓废的乐队——Devics。沉沦之美、废墟之美,这封旧时没落贵族的遗书如今为欧美相当一部分群体所持。他们生活富足或至少衣食无忧,他们热爱艺术并且在通往标准中产阶级乏味生活的道路上遭遇挫折或者直接抵抗。总之,他们选择了向下、向幻觉、向昏暗靠拢的艺术方向。

▲ Devics乐队

聆听他们的音乐如同在观看一部色调微微发黄的旧电影,这电影或是发生在深夜无人问津的街区酒吧,或是在凌乱不堪暗喻了无言结局的卧室,或在声名狼藉草地上仰望宁静的星空,或在不断下沉的美丽航船上向往着海岸不无狰狞岩石。这巧妙魔法使听者不能自持地低陷下去,却又茫然不知为何。

▲《My Beautiful Sinking Ship》专辑封面

虽然Devics出道多年专辑也很多,但是很多歌迷都表示最欣赏的还是《My Beautiful Sinking Ship》。而这张专辑里,知名度最高的一首歌便是《Heaven Please》了。冰冷的女声经过处理,仿佛从老式的唱片机中缓缓飘出,颓废地、无力地、绝望地诉说着一段尘封的往事…

《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

Nirvana

这原本是一首历史久远的美国民间歌曲,1993年涅槃乐队“纽约不插电”最后一曲。歌曲悲切苍凉,如同来自冥界的呼唤及倾诉。对于这样悲切的来自冥界的呼唤及倾诉,没有人给出回应,因此,柯特·科本在歌曲结尾处用那一声洞穿沧桑苦旅的悲鸣,仿佛是在做出回应……演唱会结束不久后,就传来了科本自杀的消息。

▲ 1993年“纽约不插电”上的柯本

事实上,这首歌虽然是因为Nirvana演唱而爆红,但它并不是Nirvana的作品,这首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个世纪以前,基本上被认为是流传于19世纪70年代的一首美国民歌,名为《In the pines》。这首歌直到1917年才被写到纸上,当时,只有这样4行歌词:

"Black girl, black girl, don't lie to me

Where did you stay last night?

I stayed in the pines where the sun never shines

And shivered when the cold wind blows."

而当时这个歌并没有任何含义,到后来才增加了歌词,内容大部分都是提及美国的铁路、煤矿等政治和凶杀案件等,据说讲述的是一个黑人女孩在煤矿附近被性侵后逃到松树林中,后来凶手被火车碾死了,脑袋和身体分家,所以歌词中提到了the longest train、decapitated、Georgia line…

▲ 1993年涅槃乐队的“纽约不插电”演唱会

1926年开始,这首歌被众多民谣歌者和乐队翻唱,歌曲也被重新编排,用来表达性暗示、死亡、孤独等等,有时也用来表达抗争。那到底被多少人翻唱过呢?目前能知道的数据只有在1970年的一个学术讨论上,就有人搜罗统计出了160多个版本!

《Fade To Black》

Metallica

这首歌是Metallica经典中的经典,也是Metallica饱受争议的作品,因为它是首关于自杀的歌,整个歌词就是一份自杀者的遗书,被人们称为让人“绝望致死的圣歌”。当时有些少年自杀时留的遗言上要求在葬礼上播放《Fade To Black》,据说还有个10多岁的男孩一边哼着这首歌一边行凶,之后Metallica乐队后来都尽量避免表演这首歌。

▲ Metallica乐队

更糟的是,他们被牵扯进DEXAS克里斯蒂城的一起枪击事件,当地的电视台都大肆宣扬这一事件:有一名少年在服用致幻剂之类的毒品后,发狂杀人。据目击者说,杀人的青年在向人射击时说出了这首歌的歌词。而当他被判处死刑,在法庭宣判时,这个青年居然再次引用了这首歌的歌词!

▲ 《Ride the Lightning》专辑封面

歌曲的开头听起来是那么悲哀,那么了无希望,让人处于深深的痛苦境地中,之后的歌词也是绝对的悲观主义,充斥着厌世和轻生的念头。随着这首歌的层层递进,歌曲里的自杀者开始慢慢失去自我,精神上愈加痛苦,无法自拔。在最后快速激烈的solo和撕心裂肺的节奏里,自杀者终于带着生前一切的往事回忆,像暴雨一样倾盆而下…

《Suicide Is Painless》

Lady & Bird

这首歌于1970年由英国乐队The Mash创作,Lady & Bird演唱,是一首当时脍炙人口的民谣歌曲。当时作为电视剧《风流医生俏护士》的主题曲作为单曲发行,后来随着电视剧的热映不衰,这首歌也在英国榜上久居首位不下。

▲Lady & Bird

▲ 《Lady & Bird》专辑封面《Suicide is Painless》,叙述他人故事一般的冷静和娓娓道来,温柔女声和恒久不变的合唱,慢性自杀于午夜、清晨、黄昏以及正午的阳光下。并不像Ann个人作品中的那样愉悦,也没有Johannsson惯常的Trip-hop桥段,简简单单的AC Guitar分解和弦,伴随的却是相对复杂的人声,这固然包括了Lady和Bird的声音,其中Ann负责了3个声部,所有合成起来,加上歌词,犹如处于自杀的边缘并考虑中,压抑、模糊、同时代有疑虑的感觉...

《No one is there》

Sopor Aeternus

这个首歌来自Sopor Aeternus乐队非常经典的专辑《Dead Lovers' Sarabande》。这本是支二人乐队,自92年Holger离开之后,这支二人乐队实际上只剩下Anna-Varney一个人。所以可以说,Anna-Varney就是Sopor Aeternus的灵魂。然而关于歌曲和专辑,Anna-Varney一直拒绝解释专辑中歌词的含义,因为“所有该说的已经说了”。

▲ Anna-Varney一个人的Sopor AeternusSopor Aeternus在拉丁语中,意为永恒沉睡,又指那些徘徊在地狱大门外,没接引收留的孤魂野鬼。他们的肉身早已腐烂,灵魂却没有归宿,只能在无人的夜晚游荡在墓地,唱那些哀伤的歌,所以他们也被称为阴影演出者(the Ensemble of Shadows)。Sopor Aeternus的音乐里包涵的那种对黑暗的向往、抑郁且扭曲的思想意识,那“比黑暗更加黑暗”的歌词和旋律, 有着异乎寻常的魔力。

▲ 《Sopor Aeternus Dead Lovers》专辑封面

出道十余年的Sopor Aeternus至今已经是德国中世纪乐派的重要成员,除了那些阴暗、诡秘的悲剧作品之外,长期隐居、不以真面目示人的Anna-Varney一直是人们注意的焦点。虽然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来了解他,但是他的过去,以及他的内心世界一直是个迷,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Sopor Aeternus与众不同的音乐和音乐内涵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这首歌太过绝望,实在好奇的宝宝自己去搜吧)

虽然今天推荐了几首经典的绝望的歌,但其实我想说:不论生活有多少无奈、失望、痛苦…我们还是要积极面对生活,时间总会过去,一切都会好的。你要相信,一切杀不死你的,都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最后,来,这儿有一剂治疗忧郁的良药:)

—————————————————

欢迎关注玩闹智造研究所公众微信:【one-1now】

这里有最屌屌的资讯,当代最酷酷的艺术家,还有最棒棒的艺术衍生品。全球近千名独立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入驻,你的创意、灵感、甚至一条线一句话,都能定制成独一无二的专属产品。

1.《faded里的男孩怎么死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faded里的男孩怎么死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050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