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决定分享成功的秘诀。

假设你发现了好生活的秘诀。秘诀可以是亿万件事、成功、满足感和悔恨。(大卫亚设)美丽。

瑞·达利欧(Ray Dalio)就认为自己发现了这个秘诀。他依靠这个秘诀,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现在,他68岁了,决定将他的智慧分享给大家。

“我有了一些发现,能改变世界,使世界变得更好,使人们变得更好。”他说。

平时,达利欧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隐私,但他被这些发现的力量所说服,觉得有义务跟大家分享。

“假设你发现了一种治愈癌症的方法,你说‘我应该守口如瓶还是公之于众?’这就是我对那些原则的感受。这是我献给世界的最好礼物。”

达利欧所说的“原则”是一套生活工作指南。

这套原则使纽约长岛的一个普通男孩,成为桥水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的掌门人 ,而这家公司管理的资产高达1600亿美元。

160,000,000,000美元

1975年,达利欧在他的公寓里创建了桥水公司。据彭博社报道,这家公司已经为投资人赚了大约500亿美元,超过其他所有对冲基金。最著名的手笔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向客户发出市场即将崩盘的预警。

去年,达利欧本人狂揽14亿美元收入,身家达到170亿美元。尽管如此,达利欧却说自己人生的“成功”阶段现在结束了。他不再追求个人荣耀,从桥水公司的联席CEO变成联席主席。

他希望“让其他人在没有我的情况下取得成功”。

这种善举以一本书的形式出现,书名就叫《原则》,在去年圣诞节前登上了欧美各个商业书籍畅销榜的榜首。这本书的火爆使达利欧“非常兴奋”,他像一个牧师一样传播他的信条。诚挚、博学和热情,他能让你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那个人。

这本书的火爆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桥水公司著名的工作文化。它按照达利欧的想法建立,有的人认为是可怕的极权主义,有的人却觉得是深刻的思想解放。

他说,目标是“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关系”。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彻底的诚实和彻底的透明”。

如果说这听起来有点耳熟,那是因为热门电视剧《亿万》的编剧们稍稍借用了这个想法。该剧主人公是一位虚构的对冲基金亿万富豪,这个角色糅合了多位性情古怪的金融家,包括也达利欧。

《亿万》的人物塑造把对冲基金行业刻画成一个充斥着腐败与狠辣的地方,为了赚到亿万家产可以不择手段。达利欧认为这公平吗?

“这是一场游戏,一场竞争游戏。”他说,“人们出于不同的原因玩这场游戏。一些人想发大财,他们被钱迷了心窍,不顾道德和法律。但据我所知,这样的人不多。电视剧里的人物塑造有夸张成分,但也不乏真实之处。”

达利欧的“原则”

达利欧的“彻底的诚实”非常简单。如果某人在会议上表现不好,你就告诉他,即使他是老板,而你是实习生。达利欧喜欢讲述简的故事。简是一位24岁的研究人员,在讨论总统特朗普对美国经济的贡献时,只给了他3分的评分,满分是10分。达利欧喜欢的另一个人是员工吉姆。在一次会议后,吉姆给达利欧发了封邮件,对他的评价为D-,因为他“东拉西扯地说了50分钟”。

桥水公司总部的员工用一个评价矩阵,根据思想开明、创造力和武断等标准,对会议期间的表现打分,满分为10分。这个矩阵被称为“点收集器”,供员工使用,随时间收集数据。对他们的总体评价或者说“可信度”,会在作出投资决定时纳入考量。例如,如果大多数人投票反对一笔投资,但那些拥有最高可信度的人投票支持,那么这笔投资仍然有可能实施。

在桥水公司,达利欧拥有最高的可信度评价。你可能不会对此感到惊讶。

“这样的评价并不适合所有人。”达利欧说。确实如此。桥水公司员工躲在厕所里哭泣的事时有耳闻。大约三成的新员工会在头两年内离职。“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完全直率的评价。一些人因此而哭泣,但要知道,直言的背后是善意的告诫……”

这样的环境下,喜欢直言的人则如鱼得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深入:员工生病时,达利欧的私人医生给他们看病;他还会在自己家里招待员工;员工们也敢于站出来反对他。

“这是一群精英。”他说,“一些人把这比喻成智力领域的海豹突击队。你说‘我想成为一名海豹突击队队员’。很好,然后你将爬冰卧雪,一晚上只睡三个小时……这是考验。”

人生自古谁无错

12岁时,达利欧对证券市场产生了兴趣。当时,他在长岛的一间高尔夫俱乐部当球童,在果岭上接受股票方面的指点。虽然刚开始是一名成绩普通的学生,但他通过努力进入哈佛商学院,然后在希尔森海登斯通公司(Shearson Hayden Stone)从事大宗商品交易。那时这家公司由桑迪·威尔(Sandy Weill)领导,他后来成为花旗集团(Citigroup)掌门人。

年轻时的达利欧脾气暴躁。他在1974年的新年派对上打了自己的上司。不久后,他雇佣一名脱衣舞女闯入一场农业会议,结果他被炒了鱿鱼。这促使他独自创业,时年26岁。

他信奉的原则诞生于失败和公开羞辱。1982年,他准确预测几个国家将对美国债务违约,在向国会作证时,他坚称违约带来的经济后果将是灾难性的。然而,美国经济从此开始腾飞。

“我错得不能再错。”达利欧说,他把当时的自己称为“自大傲慢的笨蛋”。他不得不遣散所有员工,向父亲借了4000美元养家。“这段经历极为痛苦,但却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最好的事情。”

他开始分析自己的错误,发现自己过于武断。

“这使我有了谦逊之心,可以平衡我的大胆鲁莽。”他说,“从那时起,我便踏上了成功的道路。”如今,当达利欧做决定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不可能会输”。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他都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虽然不是十分谦逊,但达利欧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他担心数字货币泡沫,也担心特朗普政府及其政策,但最令他担心的是日益加剧的贫富悬殊和中产阶级的“空心化”。从一个净资产超过莫桑比克GDP的人口中说出这样的话,难免会让人觉得有点怪异。

他签署了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捐赠誓言,并向多个慈善团体捐款,尤其关注营养和心理健康。

达利欧愿意捐出大部分财富,因为拥有170亿美元并不像人们想的那么美好。

他说:“这完全不像我当初以为的那样。人也不是我当初以为的那样。他们都有弱点,都会失败。他们并不是另一个物种,只是把事情处理得更好而已。”

他认为,他的原则将被领先企业“制度化”。他一直在将其想法灌输给硅谷的巨头们。由于相信自己的思想遗产将因此而得到继承,达利欧现在觉得自己“活得潇洒,死而无憾”。

“我能买我想买的任何东西,见我想见的任何人,做我想做的几乎任何事。”他说,“但我意识到,重要的是进化过程本身,而不是那些东西。返璞归真,崇尚瑰丽的自然,而不是买的东西。自由,好奇,这些才是最宝贵的。”

3月1日下午,「造就」联手中信出版社,邀请您来到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一起共度一个下午,分享并探讨他用什么工具和方法论,将桥水打造成一家管理资金规模在1600亿美元的公司,在当下,企业如何通过最大化的透明来实现创新的“原则”。

我们邀请您,报名参加本次私密分享讨论会,名额仅限99位。

⚠️参与方式

私信发送“原则”,自动获取报名表,描述您期待分享的想法,我们将在筛选确认之后,发出定向邀请。

⚠️活动信息

日期:2018年3月1日(周四)

时间:14:00-17:00

地点: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音乐俱乐部

仅凭邀请函入场,造就会员优先邀请

翻译:于波

校对:李其奇

编辑:洪漫倩

来源:The Times

造就:剧院式的线下演讲平台,发现最有创造力的思想

点击蓝字“了解更多”,获取更多「造就」精彩内容。

1.《利欧跟现代什么关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利欧跟现代什么关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057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