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过我前几天发表的几篇文章,你就会熟悉中国文化的特质。中国文化根源滋养的土壤是基于情感和感性的表达。

比如,中国文化的“文”,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对于这个字做的解释是这样的:文、错画也,象交也。包括后来早期的汉字词语“文身”,也是以“文”字为主的。文身,在中国古代先民看来,是一件令人感到欣喜的事情,因为文身,是美的象征。因此,古代的“文”这个字,就有代表美的意思在。

而通过对美实质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美其实是人心境的反应。当我们感受到美的时候,其实往往与我们自身的情感相联系、配合。比如,古代的诗人看到美丽的景色,总会赋诗一首,后者送别友人,也会以诗相赠。之所以会是这样,是因为中国有着悠久的“以诗言志”的抒情传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于“志”作如下阐释:

从心,之声。志者,心之所之也。

意思就是,志,其实就本意而言,是表达人心境,是人心情寄托的地方。因此,“志向”这个词可以理解为心境、心情所要寄托的地方。后来引申为一个人的人生方向。

因此,诗歌的表情达意的功能是毋庸置疑的。我们有感而发,就要赋诗一首,实际上就是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

而中国文化的“化”,更多的是一种言传身教的说教文化。比如,儒家所代表的“诗教传统”,诗歌有“兴观群怨”这四种功能,其实本质上都是“化”的一部分。化在甲骨文上,字形是一两个相反的人形,以此来表达“变化、不一样”的意思。但是,后来,这种变化、改变的意思在儒家的语境下,逐渐被引申出另外一种意思,即“教化”。

从儒家的“诗教说”为发端,以及后来中国历代文论对于文与道的阐释来看,就很能体现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古代的文人,对于艺术的态度了。他们对待艺术,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化。将文学艺术作为一种工具,这种工具是诸多社会习俗和伦理规范所赖以传播、正名的手段。这种手段、工具论的文学观念,一直到后来愈演愈烈,直至成为一头不可遏制的猛兽,最终将所有为它编织罗网的知识分子吞噬一空。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比较有趣的是,中国的文人、知识分子,总是喜欢以一种分离的“状态”扮演他们各自的角色。就好像清朝末年那个整天满口要抛弃所有帖学书法、弘扬碑学书法,但实际上又不得不以帖学书法为基础来整合碑学书法的康有为一样,浑身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拧巴。这种拧巴,也表现在文人身上。比如韩愈,他对魏晋南北朝骈文的形式很不满,认为它华而不实。因此,他极力反对文章词采,而是注重其教化作用、道德上的感召作用。但是在其实际的文学实践中恰恰是表现了他文章词采进步的一面。对于所谓的“道”的传统,其实在其文章里面要逊色很多。

但也有例外,不拧巴的人,比方说辜鸿铭,虽然看起来他是中西混杂的人,半洋半中,但实际上他的行为恰恰证明了其思想的自由,实际上还是一种西方自由的思想在其中。

而在中国很多文学艺术的形式里面,说教、规劝的文体,很多时候在艺术上不能很好的表现其自然而然的一面,往往是满口道德文章,虚言妄作。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阐述的“封建礼教吃人”,实际上换一个更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以封建礼教等为代表的道德说教,实际上是一种对人的限制和束缚,至少那个时候,在中国人的精神层面上,限制了那个时候中国人心智的完全发展。这究其原因,还是要回到“化”上来。

而鲁迅先生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论断,是关于捧杀的。具体的内容并不记得。但是其中蕴含的思想却是很深刻。一个人,要想贬低他,必然要捧他,先捧后杀,也算是一条厚黑学原理了。其实现在流行的游戏解说,也有一个名词,很有意思,叫毒奶,也基本上和这个意思差不多。总之,抱有的目的并不单纯。但是这样的观点,用在艺术上完全合适。

很多艺术,说白了,其诞生之初,在基因上,就是大众普通的娱乐活动,没有那么高大上和“精英化”。而中国的知识分子、文人,就是喜欢精英化和小众化,他们虽然没有带着“杀”的最后目的,但实际上,却造成了一种虚伪的假象和恶果的“捧高、拔份”。让很多人觉得,这些东西都是高大上的,远离世俗的,不食人间烟火的。比如京剧、相声。在今天看来,京剧完全就是一种脱离世俗的高雅艺术。但是其实这和我们今天看电视剧的娱乐消遣有什么区别何来去呢。

我不是故意贬低这些艺术,不是不尊重他们,看不起他们,恰恰是今天的我们,太缺乏这种对艺术的尊重了。

在中国,看待事物的视角,有两种,一种是向上看,看到崇拜,无以复加,跪在地上,五体投地,因此很多脑残粉诞生了;

一种是占有道德和情感的高地,侧身俯视,以一种藐视、鄙夷的态度来看待艺术和其他东西,因此我们会有各种各样关于文艺的鄙视链。很多时候,我们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要么是充满“家长”权威式的“帝王”,要么是任人宰割的沉默羔羊。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如今,我们所缺乏的,是以一种平等的视角、温和的、客观的视角看待的能力。这样的一种充分尊重、充分平等的艺术角度,在中国当今社会的艺术评价中,是很难看到的。

我们今天文化所要警惕的,就是这种极端的崇拜和贬低的态度,只不过相比于贬低,今天的我们太容易奉献双膝和节操,不能和艺术平等对话,这其实是很悲哀的事情。

以上观点,纯粹个人之见,敬请批评。

1.《古代的捧杀是为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古代的捧杀是为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078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