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导演和作曲家,没有必要过多介绍了,詹姆斯•霍纳(James Horner),这位杰出的电影配乐作者,大多数国人熟悉他都是从《泰坦尼克号》中那悠扬的风笛声开始的,而在之前的1995年,霍纳就已经在史诗片《勇敢的心》中纯熟的运用苏格兰风笛,把苏格兰民族音乐和交响式配乐合为一体,获得了空前成功。只是在1996年的奥斯卡最佳配乐中遗憾的败给了路易斯•巴卡洛夫的《邮差》,其实就整体音乐素质而言,《勇敢的心》是不逊于《邮差》的,之所以败北,可能还是因为当年霍纳还有另一部提名作品《阿波罗13号》分流了评委票数的缘故。

当年看《勇敢的心》,曾经激动地无以复加,热血澎湃,现在看没这种感觉了。有人说这只不过就是一部美国的“主旋律”大片而已,的确,这部片就是商业片的骨架,颂扬的也是美式个人英雄主义,但是无论如何,这样的主旋律电影作为观众是愿意接受,如果我们的主旋律电影也能拍成这样,何乐而不为呢?还是回到音乐本身吧,和很多人一样,风笛是我非常喜欢的乐器,觉得她奏出的音符非常有特色,既可以表现欢快的情绪,又能演绎忧伤哀婉的旋律(比如《泰坦尼克号》,曲调绵延,荡气回肠,感染力特别强。中学时代,一盘JAMES LAST乐队和爱尔兰风笛手合作的专辑《JAMES LAST  IN IRELAND》,磁带都被我听坏了。既然《泰坦尼克号》都可以用风笛,那么在讲述苏格兰历史的《勇敢的心》音乐更加有理由用风笛来表现了。

1.《《勇敢的心》为什么用音乐来做铺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勇敢的心》为什么用音乐来做铺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217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