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5日凌晨,105岁高龄的杨绛先生离世。出于敬重缅怀,一些网友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追思信息。一些署名为杨绛的《一百岁感言》的手写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等相关内容,也被转载传播。但其实,这段话内容和字体均非杨绛先生本人所作。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这一段被署名为杨绛《一百岁感言》的话,显得淡雅睿智。被多人传播,甚至还有媒体节选了相关词句,作为怀念杨绛先生的文章标题。但很快被证实,这段话并非杨绛先生所作。
在文学史上,杨绛长久以来是一个边缘性的作家;在公众的视野中,杨绛常常被作为一段佳话的组成。多年前,钱钟书评价杨绛:“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现在,当人们提起杨绛,却往往只重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妻子,不过是杨绛众多身份的一种,看待一个女人,一位文学家,如果首先看待的是她身为妻子的品德,未免流于偏颇。
杨绛和钱锺书虽然同是书香世家,但钱锺书家是旧式人家,重男轻女。女儿虽宝贝,却不如男儿重要。女儿闺中待字,知书识礼就行;杨绛家则是新式人家,男女并重,女儿和男儿一般培养,婚姻自主,职业自主。
此外,钱钟书和杨绛的性格也相去甚远。钱钟书个性倔强,率真直爽,感情热烈,甚至有一股痴气甚至傻气在,闹起来就像个孩子。但杨绛温和低调,冷静识大体,从来不会做太出格的事情,她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爱的一切。
不同于胡兰成和张爱玲那种死去活来的轰轰烈烈,什么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倾城之恋。钱钟书和杨绛在相识三年后成婚,1935年的夏天,夫妻俩赴英国法国留学。在牛津大学期间,夫妻俩整日在图书馆里看书,他们的恋爱,或许就是这样一辈子伴读吧。
不同于当时少年意气的其他同学动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钱钟书对杨绛说:我志气不大,只想做做学问。而杨绛恰恰是为了这句话选择了钱钟书。
1998年12月19日,刚过完88岁生辰的钱先生,因病于北京去世。丧事按照钱先生的遗嘱,一切从简,“不举行悼念仪式,恳辞花篮花圈,不保留骨灰”。当时,有二十多个人,为钱先生送行。最后那一刻,旁人都劝她离开,她坚持为他送行,看着他进入火化间,直到最后。
她在《我们仨》里说道:
我们三人从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们三人从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这是《我们仨》最后的两段话,每一个都是悲伤,每一个都是悲痛。她曾说过,锺书在哪里,哪里就是她的家。可是钱先生先离她而去,徒留她一人,打扫人间战场。
1.《杨绛: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杨绛: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3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