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微信号: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官网:经济网www.ceweekly.cn

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波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海南岛的开发建设也提到了日程。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与台湾差不多,但经济差距很大。因此,我想到了把海南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的想法。

当时中日关系处于蜜月期,由日本海外合作基金出资制定海南岛开发计划,计划书全部用日语写好,发给国家计划委员会翻译成中文。当时国家计划委员会日语人很少。外事司除了翻译日语外,找不到翻译的人。我那时在国家计委机器局工作。这段时间在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工作,会说日语,所以我也成为了翻译的主力。

后来海南省准备建省,国家计划委员会派遣干部到海南,共选拔了7人,带队,想到了我。(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哈利波特斯、工作)但这时,国家计委综合司送回了一名西藏干部,他的年龄已经在50岁左右,可以带队去海南,在职务上晋升一级,就把带队去海南的差事交给了他。后来海南建省,国家计委任命一人为计划厅长,国家计委综合司的姜伟和王春正同志在差不多的时期任职于国家计委,资历很老,但没有得到更高的提拔,姜伟去了海南,可惜他一头栽进了海南,进了监狱。这是我第一次和海南交流。

在制定第七个五年计划时,国家计委按地区划分各地区,将调查联系起来,其中中南区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委员石桂英领导。(威廉莎士比亚,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新闻))现任中央沈开常务副主任武红和我都在中南组编制。我们先到广州,海南湖南的同志也来广州报到。当时广州刚刚建成湖南大厦,湖南省副省长王夏丰同志在湖南大厦带队报告。(威廉莎士比亚、湖南、湖南、湖南、湖南、湖南、湖南、湖南)王夏丰同志曾任湖南省计委主任。在这件事上,我认识了王夏风同志,他对我的印象很好,我对他的印象也很好。后来,王夏丰同志调到海南任省长,后来担任省委书记。

当时海南的洋浦开发区是特区的特区,但洋浦的开放开发一直没有太大好转。朱镕基总理连任总理后,去海南视察,湖南家乡王夏丰总督全程陪同。在谈到杨浦开发不尽如人意时,王夏风同志报告说,主要是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所以他要求朱镕基将我从国家计委调到海南副校长,负责洋浦开发工作。王夏风同志后来告诉我,朱镕基听后说,张国宝同志国家计划委员会还得写,没有答应。海南省的缘分第二次擦肩而过。

此外,在这次视察中,海南省向朱镕基总理反映,中央试图给予海南省很多特区政策。受雷宇汽车走私事件的影响,很多政策被收回了。事实上,海南没有享受到很多特别的政策。所以朱镕基总理回到北京后,带我去海南省做了一次调查,看看什么政策没有实施。在这次调查中,海南省提出了很多要求的政策和几个具体项目。我把它写成调查报告提交了。后来,由于当时的大环境影响,相关政策基本上不太实施。但是,对于海南省提出具体的项目要求,朱镕基总理基本上感到满意。

其中我记得海南省的西线高速公路没有经过杨浦开发区,离杨浦开发区还有几十公里。海南省希望中央能够出资将西线高速公路建设成洋浦开发区。另一方面,杨浦开发区缺乏淡水,海南省希望能把大广坝水库的水引进杨浦开发区。这些要求都满足了。

这份调查报告我一直保管着,后来因为我经常转移工作,这份报告被锁在投资公司办公室的铁皮柜里,后来连这个铁皮柜都找不到了。(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工作)但是,柳奇同志从国家计委调到海南省,选任厅长、后任副省长、组织部长时,我把这份报告给他了。他也看过这份报告,但说找不到。

海南省的缘分两次擦肩而过,但从那时开始,在这个历史阶段,海南省的很多主要建设项目都是我处理的。海南早期的产业项目:包括汽车冲压线(后来演变成海马汽车)、海南的福岛大比费、长江水泥厂、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在杨浦的制浆项目、三亚大隆水库、海南宇宙发射场、杨浦大炼油厂、海南昌江核电站等。

我并不是要把这些对海南经济有很大影响的项目全部记录下来,而是要谈谈这些项目背后的小故事,通过这些小故事,反映当时海南省的干省和中国最大经济特区建设过程中的情况和曲折。(大卫亚设,《美国电视新闻》,经济名言)目前,海南省正计划在新的开放形势下建设全岛的自由贸易区。这些小故事也许可以作为今后工作的参考和参考。

image/7e0df1690e964da0b5f8db9c2d03fcb6?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3" width="640" height="871"/>

一、海南汽车冲压件生产线项目

海南省开发初期,由于技术太差,经济十分落后,交通十分不便。那时全岛几乎没有硬化路面,全是红埌土的土路。仅海口市有一些简易的四层楼的楼房,乱七八糟地晾着衣服裤子,五颜六色,我们戏称它为联合国。岛上的居民除了渔民和农民外就是驻军了。那时海南省几乎没有工业项目。

海南省建省不久,听说菲律宾有一条美国汽车公司投资的汽车冲压件生产线,几乎没有生产过,准备出售。那时各省、各部门搞项目的积极性都很高,有兵器工业部和其他几个省也都看上了这条汽车冲压件生产线。海南省时任管工业的副省长是孟庆平,他到北京来专程汇报,希望国家计委能够支持海南这个项目。孟庆平曾在海南的石碌铁矿当领导,后来由于经济问题,在调湖北省后落马。

那时国家计委机电局的局长是唐自元同志,我在他领导下工作。他为了支持海南省的发展,劝说兵器工业部和其他部门不要再和海南省抢这个项目了。于是这条汽车冲压件生产线就落户在海南。但是其实海南省也不知道这条生产线能为谁生产东西?也是由国家计委机电局出面协调,让上海桑塔纳和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一部分汽车冲压件委托海南来加工生产。

但是海南的工业和技术力量实在太薄弱,最后就由第一汽车制造厂来合资管理这条汽车冲压件生产线。但是,一汽和海南省合作得并不好,矛盾不断,经营也不好。最后几经改组,由一位叫做景柱的承包了这个项目,发展成了后来的海马汽车厂。但是海马汽车除了在海南省内有一部分销售外,始终没有能够发展起来。景柱也回到他的老家河南省去建厂。现在这个厂的情况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二、海南富岛大化肥

海南岛附近的海域发现了海上天然气田。莺歌海的天然气通过海底管道卖给了香港。在第八个五年计划中规划了在海南岛建设几套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厂。

第一套是由海南省建设省属的海南大化肥厂,地点选择在西线的东方市。当时化工部副部长潘连生推荐河南濮阳化肥厂的原负责人刘国儒来筹建这个项目。刘国儒原在山西化肥厂工作,后来调到河南建设了濮阳化肥厂。濮阳化肥厂建成后他又调到濮阳乙烯的筹备办公室,准备建设濮阳小乙烯。

当时刘源同志出任河南省副省长,由他带队到意大利去考察。我和刘国儒随同一起去考察。那时条件差,两人一间房。考察期间我和刘国儒一直住在同一间房间,相谈甚欢。我感觉到刘国儒调到濮阳乙烯筹备办公室后工作并不愉快,深感人事关系复杂。后来潘连生推荐他到海南筹建海南大化肥,我觉得这一安排很好,有利于发挥他的专长。

刘国儒去后,带去的骨干都是从濮阳化肥厂调去的。那时正值海南省房地产价格暴涨,炒房成风。他到海南后给我的第一个电话是说,“唉呀,海南的钱太好挣了!我们在海南买了一些房给筹备组的人住,不到一星期价格就翻番了,很多人要买我们的房”。我到东方市的现场去看过他,隔壁好像是一所军事学校,破旧的围墙上有一个缺口,我们就从这个缺口爬进爬出。筹备组设在一个破庙或者祠堂里。刘国儒很有建设化肥厂的经验,海南大化肥厂很快就顺利的建成了。

这时中海油也想利用他们自己在海上气田生产的天然气在海南建设一套大化肥,地点也选在东方市。当时中海油的负责人是后来任海南省省长和书记的卫留成同志。卫留成同志是我很敬仰的一位领导,做事比较大气,遇事好商量。他来找我谈海南建大化肥厂的事。我向他介绍了已有的海南大化肥的情况,也向他介绍了刘国儒同志。

我的意见是这两套大化肥最好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大厂。但是由于隶属关系不同,原来的海南大化肥是省管,现在要建的中海油大化肥是央企的直属企业,要合在一起并不容易,需要做很多工作。首先要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我向卫留成介绍,如果要把这两套大化肥合在一起,关键是要做好刘国儒的工作,把刘国儒的工作安排好,使他全力支持合并的方案。后来我们又分别去找了海南省的省长汪啸风。汪啸风同志很同意把这两套大化肥合在一起的想法。他作为省领导做了刘国儒和其他同志的工作。他是直接领导,力度比较大,最后终于同意把这两套大化肥建成海南富岛化肥厂。卫留成同志也很大气,就让刘国儒同志作为这个项目的一个主要负责人,这样就得到了刘国儒同志的全力支持。富岛大化肥也顺利建成了。开始我还有点担心经济效益问题,后来因为中海油选择的是大颗粒缓释化肥的方案,市场和价格都很好。

说起海南大化肥的厂址选择东方市还有一段故事。从莺歌海海上气田过来的天然气管线登陆点是在三亚市的南山。那时三亚没有工业项目,为了有GDP和税收,时任三亚的书记和市长都希望能把大化肥厂放在三亚的南山。那时我在国家计委正分管工业,我觉得三亚应该作为一个热带的旅游城市,不应该再去搞化肥厂这样的化工项目,就一直没有同意。

三亚市的领导就说,“张国宝不了解三亚市”。他们说南山虽然属三亚市,但是距离亚龙湾海滨浴场有差不多80公里的距离,化肥厂排出的废水不会影响到亚龙湾海滨浴场。我听说后说,你们对三亚的情况肯定比我了解,但是作为三亚这样一座旅游城市,不管有多远,建一个化肥厂总觉得有点不协调。再说化肥厂也不是没有地方可建,为什么非要建在三亚呢?他们看过不了我这一关,意见很大。

正巧有一次江泽民同志到三亚市,三亚的领导看机会来了,就直接向江泽民同志反映他们的要求,想求得江总书记的支持,没想到江泽民同志的答复和我的意见是一样的,说三亚这样一个美丽的热带旅游城市还搞什么大化肥?他们这才死了心,最后把化肥厂的厂址选择在东方市。现在三亚的南山也成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三、三亚大隆水库

海南省属于设施型缺淡水的地方,也就是说能够储存雨水的水库不够,雨水都流到海里去了。当时海南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大水库,如松涛水库、大广坝水库。随着海南省的发展,人口增多,旅游人数增多,三亚市的淡水供应已显不足。海南省和三亚市就提出了在三亚建设大隆水库的意见。

但是当这个项目上报到国务院去审批时,恰逢朱镕基总理视察海南省回来不久,朱镕基总理对保护好海南的生态环境意识很强烈,他担心建这个水库又将淹没掉一大片宝贵的林地,所以第一次汇报没有同意,被打了回来。我将这一情况转达给海南省和三亚市(大隆水库属水利项目,归国家计委农经司管,当时所有需报国务院审批的大型项目都是由我代表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汇报)。

但是海南省和三亚市经过反复研究,觉得如果不建这个水库,三亚市的淡水供应怎么也是个问题,所以仍然强烈要求建设这个水库。我对他们说,朱镕基总理的脾气你们也是知道的,他的意见也是对的,如果还是原样的报上去,肯定不会得到批准,还是要想一个两全的办法。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占补平衡的方案。也就是说水库淹没掉多少林木,就在其他地方再种出这么多林木,保证林地的数量不减少。我印象当中大概是600亩,记得不是很准确。这个方案报上去以后,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

后来我退休后到三亚市去,特意去看了一下大隆水库,了解一下大隆水库发挥的作用。一看大隆水库库水清澈,周边植被非常好。三亚市的同志们说,幸亏有了大隆水库,否则三亚市的淡水供应根本保证不了。

四、海南昌江核电

海南建省初期,由于经济总量小,用电负荷很低,全省的装机容量很小,即便是小型的发电机组也不多。洋浦作为经济特区,香港的熊谷组在洋浦建了一个20多万千瓦燃油发动机组,但是由于电价高也很少开,每年也只是为了保养开一下。后来还是我找了时任中海油负责人的卫留成请中海油把熊谷组的这个机组买下来,改成烧天然气。卫留成同志是一个很大气而又顾全大局的同志,中海油把熊谷组在洋浦开发区的这一台燃油发电机组买了下来。随着海南的经济发展,人口增多,用电负荷迅速攀升。为了满足海南省迅速增长的电力需要,华能公司在海口和其他地方建了几个燃煤发电厂,但是我一直认为海南岛要保持好的生态环境,不宜多发展煤电,权衡比较下来还是以发展核电为妥。但是海南省电网小,在电力体制改革前海南电网还没有和大陆相连。在电力体制改革时把海南省划归了南方电网范围,海南省汪啸风书记还专门为此打电话给曾培炎主任,说海南岛是一个独立电网,为什么要划到南方电网?曾培炎主任答应成立南方电网后建设海底电缆把海南电网和大陆的电网连接起来,汪啸风书记这才同意了。由于海南岛的装机容量小,而核电机组一台机组的容量又相当大,所以如果在海南岛建装机容量大的核电机组,恐怕不太合适。所以这才选了单机六十万千瓦的核电机组。并且通过海底电缆可以和大陆进行电量交换。

应该说最早在海南岛选择核电厂址的是中广核。他们选中了海南岛西线濒临北部湾一侧的棋子湾,属于昌江县。但是当时由于中广核在选厂址上比中核总力度大。拿到的核电场址比中核总多,中核总有些意见。我就说服中广核把海南岛的厂址让给中核总。中核总选的厂址是在棋子湾的更北边,地点也属于昌江。应该说中广核的钱智民同志还是很有大局观的,他们没有过多的争执,就从海南岛退出了,把在海南岛建核电的任务给了中核总,这在其他公司是比较难以做到的,总会争来争去。

张国宝考察海南昌江核电站场址

大的框架定了以后,我到海南省所选的核电预备厂址去考察,由时任中核总副总经理余剑锋同志陪同(现任中核总董事长)。我到了棋子以后看到,棋子湾在风景点较少的西线是比较好的一个景区。这里之所以叫棋子湾,是因为海滩上有和围棋子大小相似的卵石,有黑有白,常有人在这里捡拾这种类似于围棋子的卵石,因此得名。在棋子湾的周边有20公里宽的防风林,基本上都是麻黄树。还有一人多高的仙人掌,开了仙人掌花。此地如果加以开发,是一个很好的旅游景点。所以我认为在这里作为核电站厂址有点可惜。我当即在汽车上做了一首清平乐词,发给海南省的领导卫留成同志。词的内容如下:

“棋子湾畔,

海天景壮观。

登高极目北部湾,

碧水茂林沙滩。

雄奇崖岩嶙峋,

浪卷奇石拍岸,

绝好旅游景点,

此处莫建电站。”

我们乘车继续向北去看中核总在昌江县的核电厂址,最后确定在中核总选的昌江核电厂址建设海南核电站。这里人烟稀少,濒临大海,也不破坏什么景点。现在海南昌江核电站的两台六十万千瓦机组都已经建成,为保障海南省的电力供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沈晓明任海南省省长以后,主张海南省不要再搞煤电,再建海南昌江核电厂二期工程,以后逐渐把海南岛变成无煤电的省。我认为海南省是最有可能建成无煤电的一个省。

五、海南昌江水泥厂

海南建省初期,由于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建材工业也非常弱小。只有一个岔河水泥厂,年产量也就几万吨,属于小水泥厂。随着海南经济的发展,建材需求量也增加,海南省筹备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水泥厂,选址在海南昌江。我当时在国家计委投资司分管工业,到现场去考察厂址。时任海南省建材局局长的陈学龄,是从南京调来的,他陪同我一起考察。

这个厂的厂址选择在一个黎族村寨,他们说的话我一点都不懂,需要有一个翻译。那时黎族的村寨真是穷。我来到了一位黎族老大爷家,他和牛住在同一个草棚里,里边只有三块石头,支着一口铁锅,其他一无所有。我对老大爷说,我们要在这里建水泥厂了,你就要搬到县城去住了,你高兴吗?老大爷通过翻译回答我,不高兴!我很惊讶,问为什么?他说我什么都不会干,只会种地,到县城里去做什么?

对昌江水泥厂厂址的记忆,我记得离一个小火车站非常近。这个小火车站是日本人占领海南时为了把海南石碌铁矿的铁矿石通过三亚港口运到日本去而修建的。昌江水泥厂早就建成了,但是作为国有体制。他竞争不过后来发展起来的民营海南天涯水泥厂。天涯水泥厂现在已经有了年产100万吨的规模。水泥厂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消纳固体废弃物。洋浦后来建的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的纸浆厂有大量的固态废弃物,就送到水泥厂取纳了。我回忆昌江水泥厂当时现场的情况,也是想通过这个例子给大家展现一下当时海南贫穷落后的情况。

六、洋浦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100万吨纸浆项目

中国由于林木资源少,纸浆主要是草浆为主。但是草浆属于短纤维,生产过程中污水处理量也大。因此每年还需要进口大量的木浆。

印度尼西亚的金光集团是华侨资本,他的老板黄志源文革当中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下放到内蒙古农村,后来回到印度尼西亚继承祖业,对中国情况十分了解,也十分友好。金光集团在东南亚是纸浆大王,他们利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丰富桉木资源生产木浆。

改革开放后,金光集团先是在江苏镇江建设了一个百万吨级的大型造纸项目,后来又想利用广西一带的丰富桉木资源在广西建设一个百万吨大浆厂。那时黄志源的弟弟主要从事企业的并购,买卖中国的企业资产,因此朱镕基总理对他有些看法。朱镕基总理支持林业部自己来搞这个项目,没有同意金光集团在广西搞,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复兴纸浆公司来做这件事,时任林业部部长王治宝对此很积极。有一段时间朱镕基总理曾经想让刚从经贸委主任退下来的盛华仁同志来负责这个企业,因为盛华仁同志是企业出身,懂得如何搞企业,让盛华仁同志来具体找我谈。但我没有按照朱镕基总理的意见,反倒是劝盛华仁同志既然已经退休了,可以去做一些其他事,不要去干这件事儿。但是林业部搞木浆还是经验人才不足,最终也没有搞好。朱镕基总理说金光集团如果想搞,可以让他们到海南的洋浦去搞嘛!因为那个时候洋浦虽然定为开发区,但是没有什么大项目落地,朱镕基总理想把这个大项目引到洋浦去。

金光集团就真的在洋浦开始筹备百万吨木浆厂,并且在海南岛种植一些桉木。但是在海南岛大量种植桉木也受到一些非议。有人认为桉木虽然生长迅速,但是吸水很厉害,对地力的破坏也很严重,而且和其他热带果木相比,经济效益并不是很好,与其种植桉木不如发展热带林果。因为这个问题对海南省政府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金光集团毕竟有着丰富的纸浆生产经验,很快就在洋浦把百万吨纸浆厂建起来了,成为当时洋浦最大的工业项目。

七、关于三亚市的城市规划

有一次我陪同曾庆红副主席去海南,在三亚,地方安排曾庆红副主席参观三亚市的城市规划。在这种场合,一般介绍人员都会讲这个城市规划如何的好,参观的人也大多数赞扬一番。这次曾庆红副主席参观三亚城市规划展也不例外。大多数人听到讲解,看了展览,都说几句好话。唯独我又讨人不喜欢了。我说了一下我的看法。

三亚本来是一个南中国海的海滨城市,在城市内部有很多小的河流,通向海里;后来随着三亚的发展,认为这些河流不利于交通,就把原来通过市内的大多数河流都填平变成了柏油马路。介绍中同样正面地介绍了这项市政工程。有一次朱镕基总理视察三亚时说过一句话,说三亚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当时我们听说后,还很为三亚市打抱不平。觉得三亚是个很美丽的城市啊。

这次我看了城市规划,觉得三亚市没有什么特色。我说如果当初把这些河流经过整治保留下来,也许就可以像威尼斯一样,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旅游城市。浙江的绍兴过去也是一个水城,河流多桥梁多,自称是东方的威尼斯。后来也是把大多数河流填成了马路,失去了水乡的特色。当然孰是孰非,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而已。

八、海南洋浦大石化项目

海南建省以来,一直没有大的工业项目落地,海南省一直都想搞一个大型石化项目。一家民营企业曾经购买了国外的二手设备,想在临高搞一个炼油项目,最后也是下马了。洋浦开发区也缺乏一个大型的工业项目。卫留成同志任海南省省长后,因为他曾是中海油的负责人,对石油炼化行业很熟悉,于是调兵遣将,加快了在洋浦建设石化项目的步伐。但是对于海南岛这样一个生态省来讲,搞这样的石化项目也是有不同意见的。海南省的想法是集中在洋浦这个地区搞工业项目,不影响海南岛的其他地方。

曾庆红同志视察海南时,特意通知国家发改委让我陪同,因为他也是中海油出身,他也想利用这个机会促成此事。在飞机上他问我:“国宝同志,你认为在海南搞一个大的炼油石化项目可以吗?”,我说我的担心是海南岛是一个生态旅游省,搞这样一个大的化工项目是否恰当?当然从增加海南岛的GDP和税收来讲,搞一个大的工业项目也是合适的。但是换一个角度思维,这样的项目为什么一定要搞在海南呢?放到广西去搞不是也可以吗?曾庆红同志说,海南作为一个省,总是应该有一些税收吧?是不是可以让他们把这样的项目集中放在洋浦搞?我因为事先没有思想准备,没有明确的谈我的意见。飞机在三亚降落后大约是下午四点多钟,海南省安排我们一行先到海滨浴场去游个泳。汪啸风书记因为身体不太好,没有下水。卫留成省长则陪同曾庆红一起下水游泳,我也一起下水去游泳。没想到到了海里以后,卫留成等两个人把我摁在水里说,张国宝你说在海南该不该搞石化项目?我退了一步说,可搞可不搞。后来在卫留成同志的大力推动下,海南洋浦炼油厂终于搞了起来。

九、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2016年首次启用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长征7号卫星。据报道,周围的宾馆全部订满告罄,地方政府开放海滩供游客参观发射。对海南省来讲,这是一个万人空巷,目睹航天发射的一个兴奋时刻,我虽无缘去现场感受这种气氛,只能回忆一下文昌航天发射场决策的一些轶事。

我国航天发射基地原有西昌、酒泉、太原发射中心。其中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是最重要的一个。之所以选择西昌作为卫星发射基地,是因为西昌又称为月亮城,天气晴好,符合卫星发射要求的气象窗口较多。西昌位于我国的内陆深处,从安全保密等角度考虑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在担任国家计委副秘书长时协助甘子玉副主任分管国防方面事务,1999年我担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后仍继续分管这块工作,后来成立国防科工委,国家发改委保留国防动员办公室,我一直分管到退休。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在九十年初时曾发生过一次泥石流灾害,我和原国防科工委一位姓张的领导同志,是副主任还是副参谋长我已经记不清了,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去处理泥石流灾害,后来也几次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观看卫星发射,所以和当时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胡世祥司令(少将)也算很熟了。后来胡世祥司令调国防科工委任参谋长,有一次他到我办公室来找我,和我谈海南欲建设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事。

根据当时的体制,西昌、酒泉、太原等卫星发射中心都隶属于国防科工委,而研发生产卫星、火箭的则是航天工业部,后改名航天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和航天工业部门是谁也离不开谁的两个机构,但是就算是亲兄弟也免不了有矛盾。从航天工业部门的角度看,他们在卫星发射上处于从属的地位,一切要听国防科工委的,心里是不太平衡的。所以一心想有一个自己能说了算的发射中心。这的确是他们当时心里的想法。同时从技术角度看,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在发射时脱落的火箭残骸散落在飞行途中,有时会砸坏民房和人畜,存在安全隐患。第二个问题是西昌位处四川盆地深处,要将火箭和卫星运抵西昌需要经过很多山区的隧道和桥梁,受运输条件的制约,火箭口径很难做到5米以上,否则就运不进去,这就制约了火箭口径向更大发展,向获得更大推力发展。另外卫星在发射过程中要克服万有引力,达到第二宇宙速度,理论上越靠近赤道越好。

现在海南建省了,国际环境也进入到了一个相对和平发展的新阶段,如果能在海南建设一个航天发射场,可以克服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两个弱点,散落的火箭残骸落入海中。另外克服地球引力所需要的动力比较小。这对于正在发展的海南省来讲是一个难得的好项目,可以展示海南的形象,也可以把海南航天发射场建成一个像美国休斯发射中心一样的,可以对外开放的航天教育基地和旅游观光基地。而对于航天工业部门来讲,也是一个在国防科工委体制外,按市场经济建设的一个商用发射场,也正是他们内心所希望的。

所以最初的文昌卫星发射场主要是由航天工业部门和海南省在推动,这是否和海南省当时从航天工业部调去的鲍克明副省长有关,我不得而知。但是对于国防科工委来讲是要在自己的体制外另起炉灶,是不欢迎的。所以当时胡世祥参谋长到办公室来找我,就是告诉我国防科工委的一些意见。他们担心一旦海南的航天发射中心建成,具有很多优势,长期以来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建设在三线地区的西昌卫星中心会受到影响,走向衰落。

我对胡世祥参谋长讲,希望国防科工委和航天工业部门及海南省好好协商一下,因为当时确有要发展5米以上更大口径火箭的设想,主要的障碍就是怕研发出来后无法运到西昌。如果将发射中心放在海南,通过海上运输这个问题就较好解决,为我们研制5米以上大口径火箭提供了条件。至于体制问题,希望他们三方能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办法。此外我也讲,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航天发射场不应该再是个神秘的地方,应该成为一个集教育、科研、观光旅游、发射相结合的多功能的基地,这有利于海南省的发展。至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地位问题,希望国防科工委能界定一个合理的分工,如商用大口径的发射可以放在海南,而军用性质的仍主要放在内陆地区。胡世祥参谋长也同意这个想法。表示将与这几个单位协商。

以后国防科工委多次和航天工业部门、海南省进行磋商,大家从大局出发,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这个意见就是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和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隶属于一个单位,统一管理,仍旧归国防科工委系统,即现在的总装系统。胡世祥参谋长后来见到我也表示国防科工委(现在的总装备部)同意在海南文昌建航天发射场,主要工作也转由他们负责了。现在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式建成了,值得庆贺。

十、后记

我还经办了海口的聚酯项目以及韩国企业在海口的光纤棒项目等,以及西沙永兴岛、南沙美济礁的海岛建设,就不一一讲述了。

张国宝在西沙永兴岛植树

值得一提的花絮是距永兴岛约半小时航程有一个叫东岛的小岛,西沙和南沙的很多岛礁是没有植被的,而东岛上却有茂密的植被,生长着高大的肉科植物,因此成为海鸟的栖息地。岛上没有常住人口,长年累月海鸟的粪便堆积有一两米厚,所以过去常有大陆的渔民到海岛上去挖鸟粪作为磷肥。更有意思的是东岛上有一群野牛,大约有上百只,很可能是过去不知什么岁月人放养在这里的,后来繁殖成了群。并不是每个登岛的人都能看到这群野牛,我登岛时有幸看到了这群奔跑的野牛。东岛上没有常驻居民,只有一定数量的守岛部队,平时没有人去,高层领导更没有人去过了,所以守岛部队对我的到来分外热情,坚持要搞一次阅兵,向守岛战士鼓励几句,但岛上仅有一台手扶拖拉机,于是我站在手扶拖拉机上,和我同去的同志坐在手扶拖拉机两侧的槽帮上,搞了一次也许是绝无仅有的海岛阅兵。也就是这时,不远处100多头野牛飞奔而过,尘土飞扬。

现在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南海研究院、深海能源大会等一批无烟产业落户海南,写写上面一些花絮是想从一个侧面表明海南的发展,需要和保护海南热带岛屿统筹考虑。海南的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要求海南的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统筹考虑。同时也要吸取海南建省以来所走弯路的经验教训。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新媒体编辑:王新景


关注《中国经济周刊》头条号

请回到文章顶部,点击右上方“关注”

1.《【汪啸风】张国宝:与海南岛擦肩而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汪啸风】张国宝:与海南岛擦肩而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500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