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崔俊杰认为,由于覆盖范围降低,银行释放不良现象加快,银行在信贷成本稳定、业绩稳定增长的背景下,银行确认和释放的不良现象正在增加。准备好监管锻造后,银行加快对不良的释放,潜在不良也逐渐减少,有助于银行股升值。

如何看待金融强监管下银行股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倾向于认为估值被低估的港股什么时候是好的投资时机?

最近华尔街见闻采访了鹏华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副总裁崔俊杰。崔俊杰是近10年加入鹏华基金的基金经理,目前管理着多个ETF和ETF连接基金,还管理着香港银行指数、中证医药卫生指数基金和鹏华基金旗下的银行评级、媒体评级和资源评级基金。

作为具有10年证券业经验的基金经理,崔俊杰对目前港股、银行股的估值及未来走势都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银行股一直被低估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1月,银行股大幅上涨行情,但2月份以来迎来了持续下跌,部分股价跌幅超过了20%。根据互联机制,a股和杭州市场将逐步融合,崔俊杰如何判断香港银行股现阶段的评价和胡适?

崔俊杰认为,目前香港银行板块正迎来较好的投资机会。1)香港银行版属于加权版,加权利率为4.1%,加权PB仅为1.02倍,配置价值高,深受保险和银行理财等资金喜爱,也是海外资金重点配置的品种。2)随着经济企业的稳定和企业利益的改善,银行的信用风险也开始下降,利差开始收敛,商业银行的不良率有可能已经达到高峰,从而推动银行价值上升。3)杭州仍然受到海外市场的影响很大,部分海外资金回流杭州。4)MSCI加入a股是对a股和杭州都有利的因素,具有一定的持续性。5)中资银行的相对a股贴现也相对较高,价格差异收敛,为香港银行板块提供一定的安全垫。

崔俊杰认为银行业的评价确实被低估,持续被低估。目前业界PB水平应该是现在的1.15倍左右,而不是现在的0.8倍。银行股被低估的原因主要是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前景不乐观,对政策的前景不透明。

崔俊杰对银行业基本面比较乐观。他预计,18年银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7%,与17年循环相比有所回升。不良率将持续下降,带来利息收入的增加和信用成本率的下降,银行股基本面将持续改善。

教练帮助银行股票升值。

2017年以来,金融业的监管风日益紧张,对银行业的影响尤为严重。银监会发行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最近有落地的新限制,这到底对银行股的构成有利还是有利润?

崔俊杰的回答是李浩。

崔俊杰认为,由于覆盖范围降低,银行释放不良现象加快,银行在信贷成本稳定、业绩稳定增长的背景下,银行可以确认和释放的不良现象正在增加。准备好监管锻造后,银行加快对不良的释放,潜在不良也逐渐减少,有助于银行股升值。

崔俊杰认为,对于新的限制和随之而来的金融杠杆趋势,随着金融杠杆进入下半场,姜教练将继续。

金融杠杆去年侧重于加强同业业务监管,今年侧重于非标准资产控制,随着混业监管框架越来越明确,相关监管主体和监管权限越来越明确,各种风险具有相应的监管主体和监管制度。监管空白和交叉性金融风险将减少,金融杠杆告一段落。相反,这将成为混业限制。

强调香港股票银行指数配置价值。

崔俊杰表示,杭州银行指数分配价值突出。银行业基本面处于持续反弹周期中。政策面及基本面的中长期收益有助于恢复业界评价。金融杠杆对银行的负面影响正在减少。以MSCI事件为中心。

关于为什么选择指数型基金,崔俊杰认为香港市场国际化程度更高,主要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投资理念相对成熟先进,指数基金具有较高的内险能力,可以规避系统性风险,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

香港股票银行应该如何投资?崔俊杰认为,银行板块是构成型品种,适合长期持有和获得稳定的分红收益。因此,投资者最好在适当的时候逐步介入,考虑长期安排。专业投资可以追踪香港市场的资金流动,进行波段操作。

人物介绍:崔俊杰老师,工商管理硕士,10年证券业经验。2008年7月加入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产品规划部产品设计师、数量投资部量化研究员,从事产品设计、量化研究、量化投资业务,目前担任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副总裁和基金经理。

以下是这次采访的实录。

1.你认为银监会、保监会合并会给大银行带来利益吗?

答:银保监合并的重点是推进混业监管,以适应混业经营的银行业务格局,银保监合并将确立“一委一行两会”的混业监管框架。混业监管的引入是对银行综合化经营的认可,有助于银行扩大业务界限,减少业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银保统一监督有助于整合监督资源,充分发挥监督专家的专业性,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此次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将以银监会为主导,将进一步促进银保合作,发挥协同作用。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扩大信息来源,扩大运营渠道,对于银行来说,可以改善产品结构,扩大产品范围,增加收益来源,实现双赢。

第三,银行业的综合经营将促进银行业务之间的相互促进、优势互补、非利息收入比例提高、未来银保合作深化、协调效果显现、比重回升。

目前银行中综合经营最完善的是大型银行,拥有多种业务执照,包括:

工行在内大行旗下都有保险公司,工行旗下有工银安盛保险,而且这几年工银安盛保险的保费规模增长非常快,主要是借力于工行的零售业务网点和客户资源。银保监合并将更加有助于发挥银行和保险的协同效应,提升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提高工行ROE,中长期提升其估值,对股价影响正面。

2、你预计银行股今年的业绩如何?你是根据基本面来确定银行股的估值吗?

答:我们预计2018年银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7%,相对于17年环比回升,基本面在改善,主要原因是:行业NIM处于上行通道中,不良率将稳步下降,带来利息收入的增长和信用成本率的下降。

对银行业合理估值主要是基于基本面和政策面来确定。我们首先基于ROE基本预测方法,得到ROE的预测值,再预计出合理的PB中枢,同时也要考虑政策面的变化,比如:拨备覆盖率的下调也将有助于提升板块的估值。

3、当前中资银行股估值平均PE才5.3倍,PB仅0.8倍。从这些指标而言,是否可以判断银行股处于明显低估的水平?

答:我们认为银行业的估值的确被低估,而且是持续被低估。按照行业ROE的真实水平,14.5%的ROE 对应大致1.15倍的PB,而实际行业PB只有0.8倍,显著被低估。

板块持续被低估,主要原因是:对经济增长的前景预期不乐观,同时对政策的前景也不明朗。首先:地缘政治风险在增加;其次,金融严监管依然是主基调;再次,在流动性趋紧的背景下,银行负债端的成本率依然维持高位,对NIM形成负面压力,同时也将阻碍银行股的估值修复。

4、你在多次路演中提到,港股银行指数配置价值凸显,请问你是根据哪些要素做出判断的?

答: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银行业基本面在持续回升周期中,未来3-5年行业ROE的均值将维持16%,对应的合理PB在1.2倍以上。目前行业PB均值为0.8倍左右,从而行业未来回升的空间非常大,至少有50%的空间,从而银行指数基金的配置价值凸现。

其二、政策面和行业基本面。另外,在新旧动能转化,经济呈现高质量增长的周期中,同时政策也在鼓励银行业加快不良的释放,这种中长期的利好的利好都将有助于行业估值修复。

其三、金融去杠杠已经进入下半场,其对银行的负面冲击在下降。

Msci 事件驱动因素,对银行股股价正向影响。

5、你如何分析今年的南下资金和MSCI指数基金?其资金量与建仓情况如何?

答:MSCI指数基金是伴随着中国加入MSCI指数而后成立和组建的。其包括A股市场全部的优质股,而且也包括了除了农商行之外的全部上市银行,其国际化程度高,而且国外的指数基金都需要增加对标的资产的配置。本年6月份,MSCI指数才会正式将这些中国股票纳入此指数中。从而我们预计从6月开始,才会有此类的资金流入。规模预计在300-500亿美元左右。

6、就港股投资方式而言,为何指数基金更优?

答:香港市场国际化程度更高、而且主要是机构投资者为主,投资理念相对成熟和先进,指数基金具备较高抗风险能力,可以有效规避个股风险,有可能获得相对稳定收益。

7、银监会印发《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这是否意味着政策面将加速不良出清?这对银行股是利好吗?

答:是的。

政策主要内容。银监会发布的《关于下调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银监会7号文)。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而且,根据贷款分类准确性、处置不良贷款主动性、资本充足性三个方面,按照同质同类、一行一策原则,明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

拨备覆盖率下调加快银行释放不良。举个例子:在拔备计提一定的情况下,银行可较多的确认不良。如果有300亿拔备,按150%计,以前对应不良贷款为200亿,而如今按120%,对应的不良为250亿。在维持信用成本不变情况下,银行可多释放50亿不良。银行在信用成本稳定,业绩稳定增长的背景下,银行可以确认和释放的不良在增加。

提升板块估值。约束银行股的估值,除了显性的不良之外,还有一种隐性的不良。拨备监管小调后,银行加快对不良的释放,潜在不良也是越来越少,有助于银行股估值提升。

来源:华尔街见闻

1.《【崔俊杰】鹏华基金崔俊杰:混业监督框架越来越明确。银行板块被低估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崔俊杰】鹏华基金崔俊杰:混业监督框架越来越明确。银行板块被低估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506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