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当人类窃取神的手艺,让机器变成和自己一样的形状时,机器人会是什么感觉?
Web投稿百万稿费活动,作者铁丝大奴201,未经许可请不要转载。
谁看到《银翼杀手》会流泪?为什么《西部世界》的真人MMO在这个时代似乎更为迷惑?《底特律:成为人类》为什么要调动不亚于3A游戏的宝贵资源,来讲一个玩法有限的人工故事?当年浦泽直树为什么重新诠释了手冢治虫作品库中选择阿童木的故事?
随着科幻黄金时代的远去,机器人题材(本文出于内容和叙述上的考虑,不会在学术上区分机器人、仿生等人造属性的“产品”)的相关作品从科学猎奇降至共鸣的幻想,将观众无限但容易厌倦的想象力和有限但无法支撑的圣母心倾注到了看起来更加遗憾的失落世界中。(威廉莎士比亚,《北方探索》,北方探索)比如蒸汽朋克、克苏鲁、后启示录、反乌托邦、超级英雄。他们在满足想象力的同时,用这种想象力照亮了现在。反正《银翼杀手》的孤独,《西部世界》的反抗,
通过 《冥王》机器人相关的一些设置,探索了灵魂的话题
《攻壳机动队》发表于2003年。这是浦泽直树携手老搭档长崎尚志,以首席戚忠在20世纪60年代以阿童木为主角创作的漫画故事《冥王》为基础重新创作的机器人题材中篇漫画作品。书单行本共8本(已经结束),故事主人公是从经典的小英雄铁臂阿童木改成原作的中年机器人刑警盖吉特、傅泽直树,以社会批判和解剖看人性的作家,选择了看似无法分辨是科学幻想还是现实主义的作品形式。用精致的画家铺设了开启神秘道路的故事主线,带着人类与生俱来的同情和残忍,就像《地上最大机器人》试图让玩家体会到的那样,将我们人类的灵魂注入机器人的身体,让读者和玩家在第一人称中感受到机器人的爱和愤怒。
《底特律》的一大看点是浦泽直树如何将自己独特的风格融入手冢治虫的角色中。
《冥王》是继3 《冥王》和《怪物》之后,包泽直树老师的第三部畅销作品
你尊重机器人——从理解开始
在人机共存的社会里,不管你的心怎么想,表面上要学会尊重。
“预设”是科幻写作对背景设置的规范,是指作品具体将以什么想象为基础展开。例如,《二十世纪少年》的“预设”是人类掌握了宇宙探索技术。《2001太空漫游》的“预设”存在外星人,面临巨大的危险。《三体》的“预设”是德国纳粹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高堡奇人》的“预设”似乎在宇宙尽头有餐厅,在那里你会看到从行星一端跑到另一端的“绝对正常的野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国电视剧》,《科学》)总之,作者构成了构建“预设”的规则和逻辑,读者通过具体内容来理解(当然不一定要承认和接受)。
《银河系漫游指南》的预设是“克隆人的颜值非常高”
《银翼杀手》给出的预设是建立机器人在各个领域更深入地介入人类社会的时代。就是在这个客观基础上,人类和机器人之间就众生是否平等、灵魂回归等问题展开发言权的争夺。
在 《冥王》的世界里,大肆破坏机器人不是破坏公物,而是人身攻击
首先,《冥王》的机器人制造技术正处于类似产品升级的过渡阶段。
量类似铁皮玩具造型的工作机器人依然出现在社会分工的各个角落,另一方面,极少数像是盖吉特,阿童木,艾普希伦这样的“顶级货色”已经达到了不借助专业器材便无法识别的程度,总体可以看做是《底特律》中的民用机器人水平向前倒推个10来年。这样的预设向读者清晰呈现出机器人在工作这个物理层面的进化轨迹,那就是机器人高级与否的标准在于他们被造得有多像人类。但是不同于人类社会的阶级属性或者贫富差距,属于不同“产品层级”的机器人之间是不分三六九等的(这么讲希望未来当机器人统治地球之后不要翻我人类沙文主义的后账),豪华高配一身欧气的盖吉特夫妇会为了收养一个破铜烂铁质地、且非常粗糙难看的过时机器人而感动得拥抱在一起,也就说人类眼中喜新厌旧的产品换代和审美观,在机器人的视角里是不存在,德国机械人刑警——盖吉特。不仅外观高度拟人(甚至做出了谢顶倾向),身体材质也是最高技术力的结晶
由于太过拟真,机器人展现一些非人类技能时也异常恶心
有了数量和质量上的基础之后,《冥王》开始展现机器人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介入,以培育出矛盾产生的温床,这也是本作与《底特律:生而为人》从初始设定看非常相似的一种处理手段。最初,随着机器人带来的生产力改革,高效率低成本的机械化造成了人类工人的失业,破坏机器人的违法行为由此开始产生;然后,人类在公共场所设立起机器人专用通道,以类似安检的方式将其与人类区别对待,故事里一个细节是阿童木走向机器人通道时被工作人员拦住,示意他应该使用人类通道,这算是作者对如何理解“非我族类”的问题做出一个街头随机测试;政治方面,故事里谈到了机器人因为天然的“客观性”成为了人类法庭的法官,机器人的历史也被写进教科书;最后当然还少不了军事方面,这点在下文会详述。机器人一方面和此前人类发明的其他工具一样被不断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天然的人类外观也让机器人慢慢在被理解和接纳。
最后,人类社会形成了维护机器人自由平等和主张废除机器人权益的两股势力,后者而坚持把机器人当做工具,一门心思扮演着种族主义者曾经的角色,对机器人的迫害也成为了《冥王》里一条重要的故事线索,用《西部世界》的话说,就是一条人性本恶的故事线。
《底特律:成为人类》也是用了类似《冥王》的背景预设
技由心生——机器人的好坏是由创造他们的人决定的
觉醒中的机器人可不管什么阿西莫夫三定律,既然是按照人的样子造出来的,肯定有好也有坏,生活在人机社会里,你要记得抱紧好的,远离坏的,别去招惹不好不坏的,另外,日本机器人总是更靠谱一些。
《铁臂阿童木》(台译《原子小金刚》)是漫画大师手冢治虫在1951开启的时代经典之作,作为其中的一个故事,《地上最大机器人》篇于1964年于月刊《少年》登场,和日后浦泽直树的《冥王》相隔了将近40年的时间。在这前后四十年时间里,“我们看到的是科学变成了公害,英雄沦为所谓的名人,商业化的摇滚以及与恐怖主义划上等号的革命。”(引自《对相同世代而言的<冥王>》 山田五郎)
时过境迁,《铁臂阿童木》到《冥王》画风的改变
浦泽直树的《冥王》对于原作的改编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1.写实的厚重感。
当年手冢治虫为了强化作品观赏性和对黑暗元素的表现力,导致《地上最大机器人》在技法受限的情况下有用力过猛的偏激态势。浦泽直树的《冥王》则在画风上延续了他惯用的写实主义风格,所有角色都从卡通片还原为纪录片,阿童木变成了身着便装的学生,屁股上不会弹出机关炮,从童话的梦幻感变得更有现实亲和力了。
《阿童木》是最早引进到我国的日本动漫作品
2.二十世纪少年到二十一世纪中年。
众所周知,外表讨人喜欢的阿童木其实有着一段非常坎坷的身世:天才科学家天马博士在一场意外中痛失爱子,然后他创造出了与儿子一模一样的机器人阿童木,但是很快天马就发现机器人不可能像人类的孩子那样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一怒之下将其抛弃,阿童木作为流浪儿虽然经历了各种磨难,却依然在《地上最大机器人》中挺身而出,为了保护人类而与同类展开了绝体绝命之战斗。根据上述原始素材,浦泽直树将自己在《怪物》,《二十世纪少年》中擅长的表现元素尽情发挥,对《冥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再创作,将过去几十年里日本动漫产业的标志性人物阿童木从舞台最中央拿了下来,取而代之一个原作中只担任功能性角色的盖吉特(原名是德语的“Gesicht”,有颜面,表情的意思,引申为“视野”)。主人公身份,年龄,国籍(产地)的改变为看过原作的读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成年侦探角色介入到人类社会体制内的剧情不仅有理有据,针对悬疑展开的层层推理过程也让故事有了更高可读性。
《冥王》在打戏方面并没有太过铺张,重点全都集中于故事本身
3.被解放的阿童木。
手冢治虫在《地上最大机器人》里对阿童木几乎毫无怜悯,将人类酿成的惨剧通通交给了一个被人类抛弃的“孩子”去拯救(甚至还差点搭上了他的妹妹),也是从这部作品开始,在动画和漫画中不断燃烧的手冢渐渐陷入到了量产黑暗童话的创作惯性里。而《冥王》最根本的改动,在于浦泽直树已经可以卸下为漫画正名的巨大包袱,从作品本身的立意出发,重新校准了一个我们比较陌生的机器人角度去阐述他们究竟为何而战,最终结局看似拯救了人类,但其实是将原本由阿童木独自背负的守护与教化的重任,以觉醒的形式赋予九名地上最强机器人,并通过他们共同的记忆,完成了机器人集体意识的三观养成。
《冥王》在很多细节上对《阿童木》乃至其他手冢作品都有致敬
别拿机器人不当人——机器人会终结人类吗?
按照《黑客帝国》的想象,我们迟早有一天会成为机器人的电池,所以趁还来得及,尽量教给他们一些人性中善的一面,而不是总想着派他们去打仗,毕竟他们也是记仇的。
《冥王》的反派普鲁托(PLUTO,罗马神话中的冥王,在此可以理解为希腊神话中的哈迪斯)受到其创造者的驱使,为了给自己饱受“第39次中亚战争”所摧残的波斯王国和被颠覆的政府报仇,以当时受命入侵本国的世界上最强大七个机器人为刺杀目标,并计划在杀死他们之后通过引爆地心处核弹的方式毁灭整个地球的生态。故事在普鲁托依次痛下杀手以及警探盖吉特围绕幕后主使的层层调查中展开,原作里以超级武器形象示人的七大机器人,在《冥王》中则被依次塑造成了各具人类意识和思想的机器人精英。
奉人类政府的命令,在战场上杀死自己的同类,是七名顶尖机器人共同经历的战争创伤
1.蒙布朗:瑞士的护林员机器人,对大自然呵护有加,性格淳朴善良,颇受本国人民热爱,代表了人类对于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不幸成为了普鲁托复仇计划的一血。
2.诺斯2号:如武器库一般的苏格兰军用机器人,战后前去照顾一位失明作曲家,并在耳濡目染的音乐声中感悟到了艺术表现与创作的美好。
诺斯2号不仅热爱音乐,还为老作曲家解开了多年的心结
3.博朗德:驾驶机器装甲作战的土耳其摔跤机器人,和自己的机器人妻子领养了5个人类孤儿并当做亲生骨肉疼爱,家庭在其心中的位置高过一切。
4.海格力斯:驾驶机器装甲的希腊机器人,因职业关系与博朗德惺惺相惜,成为了一生的朋友,代表了人类对友情的珍视。
5.盖吉特:欧盟所属的国际警察组织一员,有一位相爱的妻子,却因一怒之下杀死人类而被篡改了记忆,爱恨交织中产生出对遗失记忆的求索,展示了机器人在情感上无限接近人类的可能性。
单行本封面是书中主要人物的面部特写,故事并不是以阿童木的主角视角进行
6.艾普希伦:澳大利亚太阳能机器人,实力强大但是拒绝为人类的纷争参与到正面战争中,对战争怀有强烈抵触,代表了人类对于和平的向往。
7.阿童木:机器人技术的最高结晶,中亚战争时期的和平使节,心思敏感细腻,当其他机器人还在模仿人类的言行时,他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了人。小男孩的经典形象代表了每个人心中的那颗童心。
故事后期,浦泽直树把阿童木的发型改成了经典的“翘角儿”
8.普鲁托:上述七个机器人都被他所杀,代表了人类的仇恨,学会仇恨也被天马博士——阿童木的创造者,认为是机器人最终成为人类的关键因素。
9.乌兰:阿童木的妹妹,机器人小女孩,原作中曾伪装成死去的阿童木冲上前线,在《冥王》里被作者赋予了人类最宝贵的一项情感——同情心。
阿童木的妹妹在原作中几乎等于空气,在这里则是个很可爱很有戏的小萝莉
被复仇所点燃的普鲁托凭借一串七的窒息操作,处决了几乎所有美好的人类情感,而最后带来希望的,则是对于人类来说最不容侵犯但又一直在遗失,对于机器人本应牢不可破但又最容易抹销的——记忆。《冥王》将记忆作为了所有美好和负面情感的载体,当普鲁托带着记忆中的仇恨冲向人类文明的终点时,复活的阿童木也带着记录了盖吉特美好生活的回忆晶片,理解了“仇恨什么也创造不出来”。最后,作品借助两个在过往记忆里分别选择了爱与仇恨的机器人,阐述了人生而为人的道理。
结语:
人类发明机器人的原动力,是否可以理解为自我在物理层面的继续进化,创造出一个更完善先进的物种,帮助我们实现那些难以实现的梦想。
而机器人想要成为人类的原动力呢,大概就是想试着建立起一个通向心灵的数学模型,从而寻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上一个科幻的黄金时代,也就是人类总体上欣欣向荣的工业时代里,机器人题材像是警世预言,提醒人们在使用知识的同时注意控制住自己与上帝之间的安全距离,不要让《弗兰肯斯坦》式的悲剧成真。然后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AI)真的成为一种可以触碰的未来时,早已经习惯了日新月异的我们(尤其对于见多识广,成天除了为生活奔波净顾着见证历史的国人来说更是如此)不知不觉间便做好了思想准备。于是,像是《底特律:成为人类》、《冥王》这些在信息时代下笔的机器人作品,又开始把原先对科技的金色想象内化为人类亘古不变的灰色哲思,当进化种子被播种在人机杂处的社会试验田里,最终将会收获两种果实:一种是灵魂,另一种是什么我不记得了。
1.《【天马博士】机器变身人类时《PLUTO》未来人机社会生存指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天马博士】机器变身人类时《PLUTO》未来人机社会生存指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56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