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阳光
王根成金坤
孤儿帮助收割夏季
爱情就像阳光,传递温暖就会产生希望
去年10月末,李英是河南省民权县人武部的政治委员,根据工作要求,专程赴新疆考察民权敌的新兵。走在戈壁沙漠上,他想起了三年前被派到部队的孤儿战士张玉莎,决定临时去看他。张玉莎在2009年遇见了李英,从此李英被张玉莎阴霾笼罩的心灵带来了爱的阳光,照亮了他的人生。
张玉莎五岁的时候成了孤儿。父亲在事故中去世时,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问了奶奶三五次,父亲为什么不回家。这句话好像撕裂了奶奶尚未愈合的伤口,奶奶抱着他的眼泪纵横说。“你爸爸走了。”
张玉莎一失去父亲的胳膊,又投入了母亲的怀抱。父亲刚过七岁,母亲悄无声息地远走他乡,完全没有消息。
幸福的家庭都差不多,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在倒塌的屋檐下,孤独孤独的玉莎与奶奶张红兰相依为命。张奶奶扛着两年前妻子去世后留下的3万多块外债,用新女高中生拉扯牛玉寺,腰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莎士比亚)。
张奶奶和小玉寺过着拮据的日子。除了三间土房在岁月侵蚀中日渐崩塌、张奶奶脸上的皱纹轻轻重叠、小玉寺的身高逐年增高外,一切都在昨天的无奈中反复出现。直到李英走进这所房子,满脸皱纹的张奶奶的眉间渐渐舒展开来。
那时候,民权县人武部副部长李英到城关镇郭庄村驻台扶贫,来到张奶奶家,张奶奶说孙子张玉寺初二辍学,准备打工。
"孩子太小,得回学校上课."李英听说张玉莎刚满14岁,不赞成他过早进入社会。
“孙子看到我不能工作,想早点赚钱。张奶奶满脸忧愁。
“阿姨,以后把玉莎交给我吧。李英知道,14、4、5岁是青春叛逆期,需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否则很容易成为“问题少年”。出于对张玉思未来生计的考虑,李英联系了他的技校,支持他返回学校。
张玉莎的学校离人武部不远,李英业余时间经常去看他。2010年冬天,李英发现张玉莎的褥子和被子又薄又小,当晚让爱人从家里带了张新床。家人心细,一摸张玉莎的身体,外套上只有一件旧毛衣,没有御寒。第二天又上街给他买了棉袄和保暖内衣。
一到周末,李英就带张玉莎回家吃饭,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寒冷酷暑,李英这温暖的大手慢慢抚平了张玉莎心灵的伤疤,一直孤僻的性格也开朗起来了。
2013年7月,李英动员18周岁的张玉师报名参军。新兵连、张玉师打电话告诉李英,训练艰苦,天气寒冷,自己有点不适应。李英说:“越是环境恶劣的地方,越能削尖人,成就人。”
“想想成为孤儿的痛苦,即使训练再辛苦,也能吞下去。”经过李英的启迪,张玉莎改变了态度,埋头训练。两年末,张玉莎被连队评为“优秀士兵”,连续三年当班长。
看到孤僻沮丧的张玉师成长为训练骨干,成为班长后,李英的心像花一样盛开。
为孤儿战士家庭建新房
《兵子》经常传捷报,让李最幸福,最有成就感。
“李叔,我嘴上喊李叔,其实心里想叫你爸爸。如果没有你的关心,今天怎么会有我的成绩?”去年8月下旬,福建省军区某解放团班长张太平在省军区特种战狙击手武装越野武艺中名列第一,当天向老李宣布了喜讯。
李政伟高兴的事情发生后,对战友说:“看到这些孩子发展,比我升职的时候更激动!”高兴地说。事实上,还有什么比抚养孩子更有意义呢?
如果不是李英,张太平命运的帆不知道会飞向哪里。张太平8岁时父亲因事故去世,两个月后,母亲不再守护破碎的家庭,当天晚上,张太平和5岁弟弟哭着抱着母亲的腿不让走。但是妈妈下了狠心,头也不回地走了。(莎士比亚)。
张太平流着眼泪绝望地背着弟弟回家,跟着瘫痪在床上的奶奶和年迈的爷爷生活。从此,“妈妈”一词潜伏在张太平心灵的伤口上,经常使他陷入悲伤的漩涡中。
2007年腊月,大雪纷飞的早晨,李英去林七香东新新村慰问赤贫民众,村干部们带领他到章太评价。李英虽然已经是除夕了,但张太平仍然穿着脏兮兮的旧衣服,迅速回到城市给他买了新衣服。
从当天开始,“穿着军装的李叔”进入了张太平的世界。李英看到张太平和爷爷每天去村子东头的井里提水吃,就自己出钱帮张太平家打了一口井。张太平的爷爷行动不便,早春,麦苗需要秋雨的时候,帮助李英主动施肥灌溉。小麦忙的时候,他又带民兵来帮忙抓勒索种。
2008年6月,李英听说张太平想出去打工。原来张太平个子高,老师推荐他参加篮球队。爷爷舍不得花钱买运动鞋,一口气打出了“退学鼓”。
"我要送你新装备。"第二天,喜欢打篮球的李英给张太平买了一双运动鞋,还一起送来了护腕、护膝、运动服。偶尔周末有空的时候,李英会带张太平去打球,教他打球。
“人不能穷。你要自立,才能对得起爷爷奶奶。”李英在拍
张太平的肩膀:“你长着一双手,以后要靠自己。”学校放暑假,李瑛鼓励张太平到县城打工,带他找了一份饭店服务员的工作。张太平坚持勤工俭学,从劳动中体会着生活的道理,理解了爷爷的艰辛和不易,也更懂得了感恩回报。
2011年底,受李瑛影响,高中毕业的张太平报名参军。第2年当班长,年底被评为优秀士兵、所在班荣获集体三等功。
“李叔,我给您带了些海边的特产,感谢您的教导。”2014年底,张太平首次探亲回来,没进家门就直奔人武部李瑛的办公室。李瑛一脸认真地说:“你把立功喜报给我带回来,比让我吃这些鱼虾还要好。”
张太平当场向李瑛立下誓言:“李叔,明年我不立功不回来见您!”
张太平有性格,李瑛相信他能说到做到。
2015年4月,福建省军区选拔特战队员,张太平作为尖子被团里推荐到省军区集训队。
李瑛听说这一消息,既为张太平高兴也担心他吃不消,立马赶往部队鼓励他:“你要给你爷爷争口气,要让你爸在天之灵为你高兴。”
每当张太平训练累得精疲力尽时,耳边总会响起李瑛的叮嘱,字字捶心,不由得又来了劲头。集训结束,他获得两个单项第一,综合成绩第5名,年底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何止张太平,李瑛送走的孤儿战士,玉林舰的防化班长伏冠宇、武警青海果洛支队的士官李孝阳、驻海南某部战士赵建,纷纷向他汇报喜讯。
选送孤儿参军
善良不是李瑛帮扶孤儿的全部理由,责任才是支撑他远行的动力。
李瑛不是孤儿,却有着同样悲伤酸楚的成长经历,他兄弟姊妹6人,家里贫困潦倒。妈妈为家操碎了心,白天挣公分忙地里活,晚上缝缝补补忙家务,一天到晚闲不住,结果积劳成疾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下肢萎缩,基本丧失劳动能力。
常年穿不好、吃不饱的饥贫生活,没有阻挡李瑛对知识的渴求。家中点不起煤油灯,他就跑出去借灯光学习。村里有间石磨房,全村人天天趁夜晚空闲赶着毛驴磨面,灯要点到鸡叫头遍。李瑛经常跑进磨房看书,一读就是几个小时。
好几次,因为交不起学费,李瑛差点失学。村支书知道他家穷,看重他好学上进,每年号召村民们为他捐学费,乡亲们有的捐五分,有的捐一毛,拿不起钱的也要给李瑛送两斤面去。
初中、高中,李瑛每年都是优等生,成为当时村里少有的高中生。毕业当年,村支书看他有文化,把他送入了部队。
“瓜儿不能断了秧,人不能忘了本,你将来若能混出个模样,啥时候也不能忘了父老乡亲。”离开家时,老支书再三叮嘱李瑛。
李瑛比别人能吃苦、比别人能奉献,入伍第3年考上军校,很快从排长干到连长、副营长。正当他壮志满怀干事业时,母亲瘫痪了。为了照顾母亲,他从作战部队调入离家较近的商丘军分区。
2004年3月的一次聚会上,李瑛听说好友陈志强收养了两个孤儿汪洋、伏冠宇,妻子又生了双胞胎,日子过得很紧巴。
李瑛身高1米8,外表粗犷,心地却很善良细腻。他一听,直接向陈志强提出:“这俩孤儿交给我,我和你一起抚养。”
当时,14岁的汪洋在民权县武校上学。6月的一天,学校广播大喇叭突然传出“汪洋同学,家长找”的播报。正坐在操场发愣的他感到很意外,心想,志强叔说这周不来,怎么又来了呢?他跑过去一看,是一个陌生的叔叔,手里还拎着蛋糕。
“小汪,今天是你的生日,志强叔忙,我来陪你过。”李瑛的话提醒了汪洋,连他都忘了自己的生日。
过完生日,汪洋怯怯地跟在李瑛身后往回走,他打量前面这个高大的背影,忽然觉得像父亲那样亲切。
从那以后,周五下午,李瑛经常出现在汪洋的校门口。汪洋看到“李叔”,心像飘荡的蒲公英种子,终于找到扎根的田野。
自从把汪洋、伏冠宇装进心里以后,李瑛开始关注孤儿这个群体。2006年初,他任民权县人武部副部长,下乡扶贫期间,他发现,受民俗影响,当地人家庭一旦出现变故,孩子大都丢给爷爷奶奶抚养。农民工常年在外打工,因事故父母双亡也是孤儿出现的一大原因。
“孩子没了父母,就像禾苗失去阳光,关心孤儿是人的本性使然,也是我这个党员干部的职责,说啥也不能让这些失去父母的孤儿在缺少爱的环境中成长。”李瑛和爱人商量,儿子上学住校,把儿子的房间腾出来,便于带孤儿回家住。
李瑛常操孤儿的心,让照顾母亲的姐姐有些不理解:“和这些孩子不沾亲不带故,你这么上心,对咱娘你都有些顾不上了。”以前李瑛逢周末经常回老家看望母亲,陪母亲聊聊天,可现在操心的孤儿多了,回家就少了些。
2006年10月,李瑛下乡检查征兵工作,他看身边围观的村民中有个孩子,眼睛像满月的天空那么纯净,脏乱的卷发覆在像草莓一样红润的面颊上。他询问得知,孩子叫胡强,是个孤儿。
村领导告诉他,胡强10岁失去父母,跟着爷爷生活。老人整天忙庄稼活,没时间管胡强,胡强变得贪玩起来,上5年级后经常逃学玩游戏。那一天,李瑛悄悄记住了胡强。
不久后,李瑛提前打听到学校要开家长会,就给胡强的爷爷说好由他去开会。一回生、二回熟,李瑛接连去学校开了几次家长会后,胡强渐渐恢复了自信:“李叔,有您坐在我身边,再也不怕同学说我是没人管的孩子了!”
从聊天中,李瑛感受到胡强内心的孤独和对外界的恐惧。他把胡强接回家,让妻子、儿子陪胡强聊天。他们手把手教胡强塑编小手艺,胡强很喜欢,一段时间,宿舍挂满胡强编的小金鱼、小蝈蝈。4个月后,胡强戒掉“网瘾”,学习成绩也赶了上来。
播下善良的种子,收获感恩的心。李瑛帮扶的27名孤儿,谁到了当兵年龄,他动员谁报名参军,只要双审合格,就送往艰苦地区,先后有21人在边疆、海岛部队扎下了根。
李瑛帮扶的孤儿越多,背负的担子也越重。
孤儿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等他们长大成人后,便成为艰难支撑家庭的“顶梁柱”。一旦他们入伍,这副担子便落在了李瑛的肩头上。
青海果洛的雨夜,新兵李孝阳躺在床上像“翻烧饼”,雨滴拍打着窗户,也敲击着他的心:“老家下雨没?屋里漏雨咋办,万一墙倒了,爷爷腿脚不灵便……”
雨下了一夜,李孝阳胡思乱想了大半宿,第二天训练时都提不起精神。
2013年9月,李孝阳一入伍就赶上高原的雨季,心头上始终笼罩一团乌云。自打一岁半他父母出车祸以后,他一直和爷爷住在三间土坯房里,房子年久失修,每逢雨季,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爷爷和他本打算秋收卖完庄稼翻修房子,可没想起一直关怀着他的李瑛鼓励他参军入伍了。
李孝阳没想到,他的心事早就牢牢地记在了李瑛心中。新兵启程一周后,李瑛便协调了3台建筑设备和1万多元危房改造资金,带着10余名民兵赶往他家帮助翻修房子。
2012年已成为民权县人武部政委的李瑛,兜里常年揣着“孤儿家庭信息档案”手册。一天,为动员符合应征条件的李孝阳参军,他走进了李孝阳的家,只见几缕阳光从房屋顶棚的裂缝射进中堂,两道倾斜的夹墙用木头棍支着。
“李政委,孝阳这孩子您看着长大的,您说啥都中。”满头银发的孝阳爷爷同意孙子当兵。
李瑛临走时,悄悄在“孤儿家庭信息档案”李孝阳一栏后标注上:家住危房、爷爷患有类风湿。
申请危房改造资金,走正常程序周期长,作为县委常委的李瑛以关心孤儿兵家庭为由协调职能部门特事特办。李孝阳双审一合格,李瑛就开始惦念将来孝阳爷爷的生活。
庄稼收成是孤儿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夏天麦子怕雨浇、秋天花生怕落地里。李瑛心里装着一本账,21名孤儿兵谁家种了几亩庄稼都一清二楚。
仲秋时节,李孝阳的爷爷正想让打工在外的女儿返乡秋收,李瑛带着民兵分队已赶到3亩花生田里。几天来,他们趟晨露、披月色抢收,过后,帮脱壳、找销路。
李孝阳新兵下连后,爷爷在电话中说:“你就安心当个好兵,你李叔已帮咱把地种完了,还帮我办了一份低保……”听了爷爷的话,李孝阳的心像雪域的碧空,一片湛蓝,他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训练中。去年9月,他因军事素质过硬,被连队保留选改为士官。
近几年,李瑛协调危房改造资金帮张玉思、赵建、张太平等10余名孤儿战士家建了新房,孤儿战士家都吃上了低保。这些孩子从“后方”源源不断地汲取训练动力,先后13人立功受奖,7人当班长,大部分成长为训练骨干。
李瑛收获喜悦的同时,也遭遇了别人非议。
“他利用职务之便捞个人名誉。”“他为啥对孤儿那么好,肯定目的不纯。”一句句冷言冷语像子弹击中李瑛,让他彷徨、纠结。多少个黑夜,李瑛委屈地心里想流泪,可孤儿们那一束束渴望爱的目光和老人们生活的辛酸艰难又让他不忍心撒手。
2015年的春节前,李瑛到双塔乡牛牧岗村慰问贫困户。村领导带他走进了张玉珍和张安玉的家。两个孩子一个13岁,一个11岁。4年前,爸爸、妈妈相继出车祸身亡,奶奶患肠癌,老房子倒塌,无力重建,只好搭了个简易的窝棚,暂时栖身。
李瑛目睹此景,眼睛湿润了:“你们咋过年?”
“俺在邻居家过3个年了。”张玉珍的奶奶痛哭流涕。
“老婶子,咱今年就在自家过!”李瑛抹了一下眼泪说:“我来帮着盖房子。”
离除夕还有6天,房子能盖起来吗?随行的村领导、乡领导担心得直搓手。
“放心,党和政府对贫苦人家有特殊政策!”李瑛自己拿出1500元启动资金,立即让乡里打报告申请危房改造资金,他协调县里快速下拨。他指挥人武部干部职工和民兵,买砖的买砖、备料的备料,连夜开工。李瑛带人两天三夜没停手,邻居们看到后,纷纷加入到施工队伍中。第三天盖起三间瓦房。他找了一些旧家具和一台旧电视送来,又装上了闭路电视。
腊月二十八,李瑛拖着浑身泥巴回家,换洗完衣服,又带着妻子、儿子上街买了些年货和两身新衣服,赶往张玉珍家。
“玉珍、安玉太可怜了。”回城的路上,李瑛对爱人说:“以后帮助他们的路还长着呢。”
话音刚落,李瑛的手机接到一条短信:“李叔,我是张玉珍,我借别人的手机给您和阿姨说声谢谢。3年了,我没看过电视,今天看了一晌午,真高兴!”
看完短信,李瑛全身心的疲惫顺着幸福的眼泪流了出来。
(《解放军报》2016年02月02日 11版)
1.《【李政委】人武部政委李英帮助孤儿参军不仅仅是因为善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李政委】人武部政委李英帮助孤儿参军不仅仅是因为善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574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