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袍哥文化】中国故事丨川渝一带的“袍哥文化”到底是什么东西?

“袍子”的称号有两种。一个源于《诗经》,可以说是“无衣,子女公仆”。

二是源于《三国演义》故事:关二爷被逼降曹后,曹操奖予许多金银财帛,他一概不收,只收一件锦袍,平常很少穿戴,有事穿上,却要把旧袍罩在外面,曹操问他因素,关二爷说:旧袍是我大哥玄德赐的,受了丞相的新袍,不敢忘我大哥的旧袍。

袍哥的历史

哥老会是清末民国三大帮会之一。在各省都有势力,尤其集中在四川。在四川的哥老会也叫做袍哥。“袍哥”是四川方言,早时称汉流(留),到了晚清四川官方文件上称江湖会、孝义会。其他还有袍儿哥、光棍、嗨皮、袍皮等一些在社会上比较流行的称呼。

这些帮会发源自清朝初年。1644年,清军入关,清朝取代明代政权后,民间发生“反清复明”的起义斗争,其中一个规模较大的“天地会”组织,后来分出“哥老会”,后来逐渐流入四川,统称“袍哥”。其成立的标志是开山堂,最早在四川开山堂通常被认为是清道光28年永宁郭永泰开荩忠山,始有山水香堂,以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印信相召唤:“会盟者即达四千余人,不久荩忠山哥弟遍及各省,而开山立堂者尤以四川为最。”

袍哥组织在四川存在了100多年,成为…股巨大的社会潜势力。四川袍哥相当普遍地存在于四川社会各阶层,无论城市或乡村,各行各业,均为袍哥所渗透。据有关部门1949年的统计,全川人口中有袍哥身份者在70%以上,职业和半职业袍哥有170。万人。成都有袍哥公口、分社、支社1000多个,重庆有500多个。重庆的袍哥人数占其全市人口70%-80%,专职当袍哥的估计有将近10万人。四川袍哥组织势力之大,人数之多,在当时中国会党中是少有的。

▲旧时袍哥操练的场景。(互联网)

到了民国时期,国共两党都曾利用其力量进行政治、军事活动。

据记载,袍哥帮会当时进入了西南各省,四川的党、政、军、农、工、商界等,都有人参加袍哥组织,袍哥的影响力在这段时期广泛扩大。

抗日战争期间,袍哥组织数量更不断增加,各地盘都被袍哥组织控制。

▲民国时期,袍哥们是茶馆的常客。(互联网)

不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袍哥会”被视为帮派性质的非法组织,逐渐被政府镇压,走向灭亡。

在新政权看来,袍哥们虽然为抗战和新中国成立做出一些贡献,但他们如同“黑社会”而不守社会规则的运行方式,对社会构成危害。

袍哥的势力及影响

辛亥前夕,由同盟会策划的四川保路运动,实质上是使用各地袍哥安排作主干。重庆、成都邻近县份中,比方侯橘园、侯国治、侯宝斋、吴庆照、孙泽沛、张捷先等人,都是以袍哥舵把子身份,作同志军领袖,带兵攻击成都,声称十余万众,烽火蔓延全川各县,加快了清政权的完全溃散。

四川同盟会负责人熊克武、杨庶堪、吴玉章等人也曾参加了袍哥。

邓锡侯是四川最大的袍哥之一,是民国时期陆军上将、四川省长。在建国后担任水利部长。其次是王陵基、王缵绪、杨森、唐式遵等大军阀。这些袍哥组织了一个“川康大同公社”,这是一个全川性的袍哥组织,但并不是各地袍哥会的领导机构。它只是一个政治性比较浓厚的,不限于某一地但各地都有分社的高级别袍哥组织。

刘文辉、刘文彩是四川大邑县安仁镇刘家墩子人。刘氏祖籍安徽徽州,清初移民入川安居名山县(今雅安市辖),后迁居大邑县安仁镇,世代务农。民国年间,刘氏家族平步青云、枭雄辈出,出了3个军长、8个师长、l5个旅长,还有1个省主席和1个战区司令长官。县团级以上军政官员有近50人,素有“三军九旅十八团,营长连长数不清”的说法。刘氏…家权势之盛,可见一斑。

刘文辉也是大袍哥头子。刘氏在川西南的袍哥中,也有一定的威望,能掌握一部分袍哥武装。在民国时期,四川的袍哥势力是很雄厚的,西康(民国时期的一个行政省,下辖雅安市、康定城)紧邻的川西彭山、新津、温江、邛崃、眉山一带,农民有70%都是参加袍哥组织的,同时西康的袍哥(主要在宁、雅两属)不仅种植鸦片,也贩卖鸦片,而且都拥有武装,据说每个社(袍哥组织)少的有五六百杆枪,多的有上千条枪。此外,刘文辉与其他军阀袍哥的关系也很密切,如原刘湘手下的旅长、后任雷马屏司令的穆瀛洲,是义字旗舵把子,拥有武装三四万人, “自立为王”,与刘文辉、刘树成有密切的关系。刘湘驻军重庆最久,重庆袍哥与其下属官兵的关系尤为密切。著名的重庆袍哥大爷冯什竹、唐绍武、李祝三等,不仅与该部袍哥出身的师、旅长范绍增、陈兰亭、邓国璋称兄道弟,并与其他军官也有来往。

传奇袍哥范绍增,绰号“范哈儿”“大老造”,生于1894年,四川省大竹县清河乡人。自幼不喜读书,常到茶馆“听书”,对江湖豪侠劫富济贫心向往之。13岁入袍哥。1949年12月l4日,任国民党重庆挺进军总司令的范绍增率所属官7兵二万余人在渠县的三汇镇通电反蒋起义。解放后,范绍增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解放军四野五十军高参、河南省体委副主任等职。1977年3月5日范绍增在郑州去世,终年83岁。

袍哥文化对川渝一带的影响极深,时至今日,当年袍哥的江湖黑话,至今还保留在四川、重庆方言词汇中,例如:

舵爷,以前是袍哥堂口坐头排的大爷,现在用来形容一个人很厉害,撑起了大事业。

拿言语,过去指向兄弟们通知注意事项,现在指说好话、说软话,避免误会。

拉稀以前指不负责任,摆带以前指说话不算数,现在拉稀摆带合在一起,泛指不讲义气。

点水,指出卖同伙;划盘子,指毁人容貌;臊皮,指伤了体面;抽底火,指揭穿内幕;落教,指按规则办事,办事情稳妥可靠;放黄,指不履行约定;打平伙,指共同分摊膳食钱,相当于AA制;等等。

图文:综合整理

延伸阅读

《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

《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从一桩1939年的杀人案和一本尘封七十多年的报告出发,结合丰富的图文资料,细致入微地考察了袍哥组织及近代基层社会的权力运作,审视了袍哥成员及其家庭在动荡的大时代下个人命运的沉浮,揭开具有神秘色彩的袍哥世界的“日常”面目,呈现出一幅饱满、立体、生动的近代川西社会图景。

1.《【袍哥文化】中国故事丨川渝一带的“袍哥文化”到底是什么东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袍哥文化】中国故事丨川渝一带的“袍哥文化”到底是什么东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165544.html

上一篇

【美七】曾是《传闻中的七公主》人人爱的美七 崔贞媛为何从娱乐圈隐退?

【袍哥文化】释新闻|重庆市监委首份监察建议书里的“袍哥”文化指的啥?

【袍哥文化】释新闻|重庆市监委首份监察建议书里的“袍哥”文化指的啥?

袍哥文化相关介绍,最近,重庆市监委就案件调查过程中发现的渝北区政治生态存在“炮型”文化、码头文化等问题,发出了第一份监察建议书。 《中国纪检监察报》9月20日的报道指出,这份编号为渝监建〔2018〕1号的监察建议,源于...

袍哥文化 袍哥的历史(四川人和重庆人必看)

  • 袍哥文化 袍哥的历史(四川人和重庆人必看)
  • 袍哥文化 袍哥的历史(四川人和重庆人必看)
  • 袍哥文化 袍哥的历史(四川人和重庆人必看)
袍哥文化 坚决破除“袍哥”文化码头文化

袍哥文化 坚决破除“袍哥”文化码头文化

昨日,重庆市纪委监察厅官方微信在微信官方账号发布消息“郑风八鱼”。近日,重庆市纪委向渝北区委发出“监控建议书”,针对该区政治生态中的“袍哥”文化、码头文化、收送红包和礼品等现象,提出监控建议。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