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杨静仁】“陈埭万人丁”:跨越千年的中阿情缘 见证“东方第一大港”辉煌

晋源位于晋东平原,五代十国时南唐川观察了两个州,晋洪镇位于晋江。

这里历代繁衍生息着一支被誉为“陈埭万人丁”的姓氏望族——丁氏回族。陈埭镇中部的江头、岸兜、溪边、西坂、鹏头、四境、花厅口七个回族行政村,人口2.4万多人,衍居在省内外(包括港、澳、台)乃至东南亚的族人有4万多人。陈埭丁氏回族后来以鞋业生产为主业,其产品畅销海内外,缔造了中国鞋都之美誉。如今的丁氏回族,不仅赓续“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阿拉伯情缘,而且乐善好施蔚然成风,引领着时代文明新风尚。

陈埭丁氏回族委主要理事合影

陈埭丁氏

跨越千年的阿拉伯情缘

坐落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宋元时期,泉州以“刺桐港”之名蜚声寰宇,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相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

千百年里,阿拉伯、波斯、印度和东南亚的商贾旅人们,经“海上丝绸之路”远道而来,或往返东西,或长驻中国。其中,泉州晋江陈埭丁氏便是留在中国的阿拉伯人后裔之一。

陈埭丁氏一世祖节斋公来自阿拉伯,在南宋咸淳年间,自姑苏货贾于闽泉,卜居泉州城南文山里,元明易代,因战乱等原因,在泉生意难营,当时,四世祖仁庵公分析战线自泉州向福州一代发展,城南方向则相对安定,且有大片荒滩可开拓植业,决定弃商从农,三世祖硕德公于元末率子丁善(仁庵公)举家避居陈埭,与当地人和睦相处,围海造田,兴修水利,开拓植业,繁衍生息,开基创业。

陈埭丁氏科举入仕者非常多,且历代名人辈出,仅明、清年代在科甲名录中就有丁氏文武进士14人,文武举人24人,世称秀擢龙门“六试七联捷”,名魁虎榜“四闱十登科”。 第八世丁仪方开创仕途之路,他一生为官清廉,勤政为民,至死“家无一垅之植”“权构室一区”,在封建社会的官场中,堪称清官典范。知名的还有“洋务运动”先驱、中国近代军事科学家,撰写了中国第一部火炮制造专著,还是中国第一辆铜火车和蒸汽机车模型设计者、中国近代最早的火箭研制者丁拱辰(1800—1875年)。他们不仅为丁氏一门赢得声誉,同时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丁氏生齿日繁,建立独立社区,与当地人通婚,逐渐发展成被誉为“陈埭万人丁”的大姓巨族。今居住在陈埭镇中部的江头、岸兜、溪边、西坂、鹏头、四境、花厅口七个回族行政村,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2.4万多人,衍居在省内外(包括港、澳、台)乃至东南亚的族人有4万多人。陈埭丁氏发展史,是中华各民族和睦团结、并肩战斗、共同发展的历史写照。

陈埭丁氏宗祠

陈埭丁氏宗祠内景

宏大祠堂

象征民族文化大融合

陈埭丁氏宗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四世祖丁善“不负父望”,在肇基地岸兜村拓基啟宇,创建宗祠。

“丁氏宗祠是民族文化融合的象征,成为研究泉州古代海外交通史和阿拉伯人入籍中华的重要实物依据。” 陈埭回族史馆馆长丁清渠如此评价。

漫步在宗祠内,记者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民族文化融合的痕迹。宗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不仅宏伟壮观,而且蕴含丰富深邃的内涵。廊院式的建筑形式,使宗祠整体布局呈“回”字形;特别有意思的是后殿东北角削角砌筑,使“回”字口部更与汉字书法转角顿笔象形。陈埭回族史馆馆长丁清渠介绍,祠堂的装饰有很多精美的木雕、石雕,虽然基本上是中国式的传统工艺,但正厅门楣上方木雕以及廊心石墙雕刻着阿拉伯文“清真言”的组字图案及信仰伊斯兰教字画的“吉祥鸟”,这一独特的风格让整座宗祠散发出一种包容而宽广的气息。

1991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由36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的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到陈埭丁氏宗祠进行考察,并在宗祠内种下一棵友谊常青树,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为其题写“陈埭回族史馆”及“陈埭万人丁”牌匾。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陈埭丁氏宗祠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氏宗祠除了宗教和文化元素之外,也是一个教书育人的旧址。在1913—1983年,丁氏宗祠曾辟为陈埭聚书小学校舍,学校因祠堂的中堂有一副对联:“帝有恩言不愧聚书之裔”而名,道出陈埭丁氏为“聚书传芳”。

族贤丁和木(左三)与丁金潮(右三)出席丁氏宗祠晋升“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庆典

繁迁台湾

血浓于水的两岸一家亲

陈埭丁氏十六世丁苏、丁派等一批人迁居台湾,逐渐繁衍成为丁氏聚居村落。此外,乾隆年间,清政府开放晋江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泉地往台湾经商、设立郊行者众多,有“小泉州”之称的鹿港镇,其丁氏居民即是陈埭丁氏迁居于此。至今台湾有数千丁氏族人。近年来,多批台湾丁氏宗亲前来谒祖访问,陈埭丁氏宗祠便成为联系两岸丁氏族人亲情的纽带。

如今,在江头村与台湾鹿港各有来自同一支派的一座进士第。台湾鹿港的进士第又称“丁家大宅”,乃闽南式建筑,与晋江陈埭的进士宅一模一样,只是占地面积稍大一些。这是陈埭丁氏六房二十世祖寿泉醴澄公之宅,其赐进士出身,同知衔,诰封广东即用知县,后来回台湾掌教白沙书院,是故丁家大宅、新协源亦称进士宅。丁进士宅兴建于光绪年间,是鹿港硕果仅存的进士第,当时花岗石板、杉木、砖瓦等兴建材料均是从祖国大陆载运。100多年来虽经过好几次的修建,但是面目不改当年的古风貌。“晋台两地两进士第见证两岸血缘情深。”丁清渠说。

开拓进取 践行“晋江经验”与“大爱泉州”

改革开放以来,陈埭丁氏族人走出了一条辉煌的发展道路,在改革中前进,在开放中腾飞。他们把闽南人的冒险精神与阿拉伯人的商业天赋发挥到极致。在过去数十年内,“丁氏家人”接连创造了“安踏”“特步”“361°”“乔丹”等一系列知名商业品牌,抒写了中国休闲运动鞋上市公司的辉煌与传奇。

“吃水不忘挖井人”,陈埭丁氏宗祠管委会主任丁文錶认为,率先富裕起来的陈埭丁氏族人,用自己创造的财富不断回报社会,带领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安踏荣誉董事长丁和木(前排右二)与岸兜村老年协会主要成员合影

作为安踏公司创始人,丁和木先生带领儿子丁世家、丁世忠与其家族成员始终践行“诚信感恩”企业信条,积极致力于社会公益与慈善事业。这些年来,安踏集团累计捐赠善款超百亿元。在丁氏宗祠不远处,一幢占地2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的宏伟建筑拔地而起。这幢由丁和木捐资5000万元建设的“和木文化中心”成了所有岸兜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于2019年6月投入使用。他用母亲的名字创办了“阿瑞幼儿园”,还捐资助力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聚书小学、民族中学的校园建设和教育提升。“此外,连续十多年来,丁和木为全村7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500元敬老金,老人最高每年可领到7000多元敬老金。为了让每一位在岸兜的孩子都有书读,且把书读好,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丁和木都慷慨捐助。”岸兜村老年协会会长丁维条说,仅为乡亲发放敬老金这一项,和木先生就累计捐资近5000万元。

特步创始人丁金朝、丁水波父子多年来也带领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公益事业覆盖教育、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累计捐资1亿多元。“早在阿朝(丁金朝)事业初成的20多年前,就捐资溪边村老年、教育事业,近十来年更是每个月为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500元敬老金。”溪边村老年协会会长丁完吩介绍。

三六一度老董事长丁建通(右)在曾孙周岁时向江头村老年人发放敬老金

三六一度丁建通家族多年来捐资助建家乡陈埭民族中学、江头中心小学校舍,设立奖教奖学基金,为江头老年人发放敬老金等,累计上千万元,对社会体育、文化、慈善等公益事业累计捐资上亿元。此外,乔丹丁国雄、斯兰丁宗寅族贤也都带领企业为家乡教育、老年、扶危济困慈善公益事业捐资超千万元。

多年来,江头村乡贤丁嘉龙及家人先后简办父亲生日等,捐资渡头自然村老年事业等累计500多万元,并成立基金会用于家乡慈善公益事业。2021年11月3日,江头村1160名55岁以上老年人分别领到了1000元红包,发放红包的是族贤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子虎,他简办生日,给村里老人发红包,至今他带领子女已累计向社会各界捐款超500万元。2022年2月22日,晋江兆克公司丁文镇、丁琼华伉俪在其孙周岁之际,携家人慷慨捐资130万元,为江头全村1300名老人每人发放1000元敬老慰问金。此前,丁文镇在其长子结婚时,也曾慷慨捐资90万元慰问全村老人;同时,丁文镇家族也热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村里的慈善公益氛围越来越浓厚,不少爱心企业家、乡贤通过移风易俗,大力支持公益,在为村民带来福利的同时,也树立了文明典范,引领着文明乡风。”江头村老年协会会长丁欺头感慨道。

回望过去,如今“陈埭万人丁”这个民族融合的优秀宗族仍在悄然诉说着这段“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阿拉伯情缘,永久又辉煌。(郭汉龙 曾广太 吴拏云/文 彭真真 陈埭丁/图)

1.《【杨静仁】“陈埭万人丁”:跨越千年的中阿情缘 见证“东方第一大港”辉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杨静仁】“陈埭万人丁”:跨越千年的中阿情缘 见证“东方第一大港”辉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227977.html

上一篇

怎么联系漫展主办

下一篇

【汽车之家双11购车节】玩法趣味多,汽车之家“疯狂购车节”多重福利来袭

【杨静仁】原统战部部长杨静仁书法,如此厚实如椽的结字,却被批用笔浅陋

  • 【杨静仁】原统战部部长杨静仁书法,如此厚实如椽的结字,却被批用笔浅陋
  • 【杨静仁】原统战部部长杨静仁书法,如此厚实如椽的结字,却被批用笔浅陋
  • 【杨静仁】原统战部部长杨静仁书法,如此厚实如椽的结字,却被批用笔浅陋

【杨静仁】他曾是国务院副总理,对西藏贡献巨大,四个子女无人从政,享年84

  • 【杨静仁】他曾是国务院副总理,对西藏贡献巨大,四个子女无人从政,享年84
  • 【杨静仁】他曾是国务院副总理,对西藏贡献巨大,四个子女无人从政,享年84
  • 【杨静仁】他曾是国务院副总理,对西藏贡献巨大,四个子女无人从政,享年84

【杨静仁】他对西藏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曾主政宁夏,后来官至国务院副总理

  • 【杨静仁】他对西藏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曾主政宁夏,后来官至国务院副总理
  • 【杨静仁】他对西藏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曾主政宁夏,后来官至国务院副总理
  • 【杨静仁】他对西藏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曾主政宁夏,后来官至国务院副总理

【杨静仁】他曾对西藏解放贡献巨大,42岁正部级,62岁任副总理,子女很优秀

  • 【杨静仁】他曾对西藏解放贡献巨大,42岁正部级,62岁任副总理,子女很优秀
  • 【杨静仁】他曾对西藏解放贡献巨大,42岁正部级,62岁任副总理,子女很优秀
  • 【杨静仁】他曾对西藏解放贡献巨大,42岁正部级,62岁任副总理,子女很优秀

【杨静仁】他曾主政宁夏,为西藏贡献突出,后官至副总理,四个子女无人从政

  • 【杨静仁】他曾主政宁夏,为西藏贡献突出,后官至副总理,四个子女无人从政
  • 【杨静仁】他曾主政宁夏,为西藏贡献突出,后官至副总理,四个子女无人从政
  • 【杨静仁】他曾主政宁夏,为西藏贡献突出,后官至副总理,四个子女无人从政

【杨静仁】他曾是宁夏一把手,后官至副总理,为西藏贡献突出,子女无人从政

  • 【杨静仁】他曾是宁夏一把手,后官至副总理,为西藏贡献突出,子女无人从政
  • 【杨静仁】他曾是宁夏一把手,后官至副总理,为西藏贡献突出,子女无人从政
  • 【杨静仁】他曾是宁夏一把手,后官至副总理,为西藏贡献突出,子女无人从政
【杨静仁】西藏民主改革出现偏差,周恩来:杨静仁马列主义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派他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杨静仁】西藏民主改革出现偏差,周恩来:杨静仁马列主义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派他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杨静仁相关介绍,文/陈立旭 梁静仁是回族出身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国重要的民族领袖人物。 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周恩来在长期革命工作...

【杨静仁】“时政”是纪念梁静仁同志诞辰100周年的座谈会,王阳在北京出席。

【杨静仁】“时政”是纪念梁静仁同志诞辰100周年的座谈会,王阳在北京出席。

杨静仁相关介绍,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记者江苏)梁静仁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17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了座谈会,并在会前会见了梁静仁同志的亲戚。梁静仁同志是党和国家统一战线和民族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