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杂谈】关于动画演出

一部动画的剧情、作画、演出决定了它的质量,但很少有人关注“演出”,导致无法完全获得动画的乐趣。今天来好好说说这个话题:

演出的定义:演出是将分镜转化为画面的一种行为,通常会根据分镜来增加光影、物件等细节,增强表现力。演出家的职责是明确作品风格、导演意图,通过会议向原画、摄影、配乐等等做出明确指示。

换言之演出相当于每一集的执行导演。而演出追求的是用合适的方法,通过画面向观众传递信息,但这不代表画面越复杂越好,优秀的演出可以用简单的画面和最少的作画张数,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在有需求的时候,演出也要根据经费来调整作品风格,例如经费多就可以选择动态背景,经费少就用静态。

演出与分镜的关系:负责分镜和演出的可以是同一个人,也可以是不同的人。两种安排各有利弊:有些人擅长画分镜,却不擅长构思画面的细节,有些人想法很多,但是分镜画的慢。分镜和演出的职位分开可以满足两者的互补。而让同一人进行分镜和演出工作,则更有利于消除分歧,表现出演出家的风格。

演出工作的流程:演出在了解了分镜的意图后,要向原画传递指示,原画再根据指示画出Layout(上图,相当于原画设计图,每个重要场景都需要先画LO),演出再次检查确认后,就可以正式开始原画工作了。色彩、摄影在正式开始前,也需要经过演出的检查。

所以画面是否有力度,是否有感染力,跟演出的水平有直接关系。

接下来举几个不同类型的演出实例,随机找了几个我手头有的素材:

1.光影

《伪物语》这里是个比较粗暴的光影演出。光源是来自角色的正对面,然而角色却很暗淡,因为小忍站在了阿良良木历的影子里。这种气氛本身就可以让对话显得严肃,另外用“被影子笼罩”这个场景,增强了主仆关系的印象。

《吹响上低音号》第二季,这个光影演出的效果不言而喻。即使没看过也知道象征着角色从过去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京吹的演出痕迹非常明显,想体验演出风格的话建议选择这部。)

2.构图

这种镜头前方放置物品的构图设计,是通过画面空间的压缩带来紧张感与距离感。

这张出自《利兹与青鸟》的PV,布景巧妙的将观众视线引导至角色,画面中的小物件,和希美的手部动作都值得品味。

3.特效

其实我也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术语去形容这种演出,大家明白我意思就好。通过对画面背景和人物的特殊处理,来表辅助表达人物感情或者烘托气氛。

《伤物语》这种,将人物线条加重,突出动作力度,也是演出的常用手法。

4.蒙太奇

这算是电影中的一个术语,简单来说就是将看似无关的画面剪辑到一起,来达到1+1>2的效果。比如:

把别无选择的久美子,与蛛网上的蝴蝶联系在一起,这种手法让感情的表达有了质的飞跃。

重叠在一起的黑白雨伞,象征的是初次对彼此敞开心扉的两个人。


先说这些吧,其实镜头的运动和切换也是主要的演出手法,不过一两张图说不清楚,大家只要有一个演出的概念,用心一点应该能够体会。

有时候优秀的演出带来的感染力甚至要超过故事本身。你只需要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关注演出”的意识,就可以大幅度的提高你从影片中获取的信息,从而提高观影体验。

以上

1.《动漫演出需要什么 进动漫公司需要什么专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动漫演出需要什么 进动漫公司需要什么专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245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