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李谅祚 虎父无犬子:西夏第二位皇帝李谅祚的皇图霸业

提起西夏,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

的确,李元昊文治武功建树良多,堪称一代枭雄。

只可惜他晚年沉湎酒色,夺了自己的儿媳妇没移氏,结果被儿子宁令哥刺杀。

李元昊临死前,立下遗命立从弟委哥宁令继承帝位。

诸位大臣都主张遵从他的遗命,但这时候大臣没藏讹庞表示反对,要求立李元昊之子李谅祚为皇帝。

众大臣唯唯称是,遂奉李谅祚为帝。

表面上看没藏讹庞是要立李元昊的儿子即位,其实没藏讹庞不过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独揽朝政的野心。

因为他所立的李谅祚才一岁,而且是自己妹妹没藏氏的儿子,也就是说没藏讹庞是国舅。

新皇帝才一岁,太后又是个年轻女人,那么太后所依仗的就是自己的家族,也就是外戚,没藏讹庞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西夏的实际掌控者。

年幼的李谅祚自然听任母亲和舅舅的摆布,不过年长之后,体内流着枭雄李元昊狂野血脉的他,怎么受人摆布?

奇异身世,幼年即位

提起李谅祚的身世,颇为奇特。

因为李谅祚的生母没藏氏一开始并不是李元昊的妃子,而是西夏大将野利遇乞的小妾。

野利遇乞是西夏大将,党项族野利部人。他颇有谋略,多次统领重兵攻打宋朝,屡立战功。后来李元昊中了宋朝的反间计,将他处死。

但没过多久,李元昊发觉中计,悔恨不已。在野利遇乞妹妹野利皇后的哭诉下,下令寻找野利遇乞失散的家人。 野利皇后找到了自己嫂子没藏氏,将她留在自己的身边。

一日,李元昊来到野利皇后的后宫,看到明艳动人的没藏氏眼都直了,很快就与她私通。

史书称没藏氏:“冶容无异没藏”,即容貌上没藏氏是最美丽的,可以说是“西夏第一美人”。

野利皇后发现后,又羞又气,醋意大发,逼没藏氏去兴庆府的戒坛寺中出家为尼,赐号“没藏大师”。

李元昊得知后常常到寺中与没藏氏幽会,对没藏氏更加宠爱。

每次李元昊出城打猎,都会带上没藏氏,在旷野之中幕天席地。

天授礼法延祚十年二月,在两岔河打猎途中,没藏氏生下一男孩,取名谅祚。

谅祚出生时取名宁令两岔,“宁令”是党项语“大王”之意,两岔的意思是生于两岔河畔,以地取名。后来改名谅祚,取其谐音。

因为没藏氏出家为尼,所以谅祚并不能带回宫,而是寄养在没藏氏的哥哥没藏讹庞家中,由没藏氏前夫野利遇乞部下毛惟昌与高怀正抚养。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列传第二百四十四》:母曰宣穆惠文皇后没藏氏,从元昊出猎,至此而生谅祚,遂名焉。

李元昊宠爱没藏氏,没藏家族受到重用。没藏氏的哥哥没藏讹庞被李元昊委以重任,而自己则专心打猎享乐。

等到李元昊死后,李谅祚即位,但因为只有一岁,所以西夏朝政掌握在没藏讹庞手中。

没藏讹庞权倾朝野,飞扬跋扈,出入的仪仗竟然跟皇帝一样,“出入仪卫拟于王者”,满朝文武对讹庞的专横妄为敢怒而不敢言。

福圣承道四年(1056),没藏氏淫乱,先与野利遇乞的财务官李守贵私通,后另结新欢与元昊的侍卫宝保吃多已相好。

结果奸出人命。李守贵携带一道绿光,趁没藏后和吃多已外出游玩时,派兵他们杀死。

没藏讹庞得知,杀了李守贵一家。

朝野哗然。

没藏氏死后,没藏讹庞担心失去靠山和权势,就将女儿嫁给谅祚为皇后,自己则摇身一变,由国舅变为国丈,继续独揽大权。

而此时李谅祚仅仅是个9岁的幼童,对这一切变故自然只能听任摆布。

与嫂私通,夺回大权

奲都三年,李谅祚12岁,渐通世务,开始参与国事,为亲政做准备。

但没藏讹庞并没有觉察到李谅祚已将长大,仍然在朝中飞扬跋扈,胡作非为,李谅祚对其日益不满。

抚养李谅祚长大的高怀正、毛惟昌则自然而然成了他的亲信和耳目,常常将大臣们对没藏讹庞的议论告诉他,更增加了他对讹庞的怨恨。

没藏讹庞得知后大怒,借故将二人杀死。

李谅祚深感愤怒和恐惧,与没藏讹庞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李谅祚开始秘密部署除去没藏讹庞,夺回大权。

李谅祚深知以自己一个少年,根本无力跟权势熏天的没藏讹庞相抗衡,所以开始积极结交大臣,积攒力量。

首先,李谅祚开始积极拉拢没藏讹庞的政敌、大将漫咩,对他屈尊礼敬,使他成为自己心腹,同时也掌握了一部分兵权。

兵权在手,天下我有。

其次,在没藏讹庞身边安插耳目。

这件事说来难,做起来却容易,因为这个耳目是李谅祚的表嫂……

梁氏

因为12岁李谅祚和没藏讹庞的儿媳妇梁氏私通,梁氏已经成为他的耳目。

梁氏,约生于1045年左右,比李谅祚年长2岁,汉人之女。她自幼生长于西夏,天生丽质,容貌倾城,12岁时嫁给没藏讹庞之子为妻。

因为李谅祚经常出入没藏讹庞家,又与梁氏年纪相仿,一来二去,两人便勾搭成奸。从此梁氏变成了李谅祚的安插在没藏讹庞家的耳目,没藏讹庞的一举一动梁氏都会派人通报被李谅祚。

李谅祚的一番部署,自然不能瞒过没藏讹庞。他又惊又怒,唯恐失去权力,便和儿子一起密谋,等李谅祚再来和梁氏私会时便将其杀掉,另立新君。

梁氏侦知后,大惊失色,因为自己与李谅祚私通的事已经败露,如果没藏讹庞派人在自己与李谅祚私通时杀进来,自己也难免陪葬。

她立即派人密报李谅祚。

李谅祚大怒,决定先下手为强,立即除去没藏讹庞。

李谅祚假意召没藏讹庞进宫议事,没藏讹庞还蒙在鼓里,像往常一样入宫。

结果没藏讹庞一入宫,李谅祚一声令下,漫咩率领伏兵四起,将没藏讹庞当场斩杀。随即李谅祚又派兵将没藏讹庞的全家杀死,废除了自己的皇后没藏氏,不久处死。

而自己的表嫂梁氏,则进入宫中,成为了新皇后。

从此以后,李谅祚大权在握,开始亲政。

大权在握

此时,李谅祚年仅14岁。

纵观古代幼主夺回大权,康熙16岁时智除权臣鳌拜,崇祯17岁登基罢黜权阉魏忠贤,都显示出了过人的胆略。

李谅祚比这两人更猛,14岁就敢杀权臣夺权。

大权在握,经略河西

大权在握的李谅祚开始真正亲政,大展宏图。

他倾慕汉文化,在国内推行汉仪,废行蕃礼;

仿照宋朝体制,增设各部尚书、侍郎等多种官职,改革中央行政体制,使得国家机器进一步完善。

奲都六年(1062),李谅祚改变了旧制度的军政合一的弊病,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对军政权力的控制得到加强。

同时,他对那些从宋朝投靠西夏的汉人量才使用,比如宋朝士人景询,与之交谈之后,李谅祚授予他枢密使之职。

当时的西夏,处于四战之地。

北方是辽国,东方和东南是北宋,西方和西南是吐蕃和回鹘。

西夏与辽国自然不必说,两国除了打了两次大战之外,一直处于和平状态,而且携手对付北宋。他亲附辽朝,向辽进贡回鹘僧、金佛和《梵觉经》,以表示友好。

对于北宋,因为西夏有许多重要物资需要从北宋输入,所以李谅祚奉行亲宋政策。

而吐蕃诸部,则是北宋和西夏争夺的战场。

1062年,河西走廊的吐蕃酋长唃厮啰与辽朝发生冲突,于是本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想法,率军攻打唃厮啰。但不幸战败,只好撤退战。

1063年,北宋河州刺史王韶攻熙河,开疆拓土,降服洮河以西的吐蕃各部。

王韶的这番举动让西夏人大为惊恐,因为这样一来河西落入宋朝手中,西夏将面临北宋的东面和南面包围。李谅祚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态发生。

除了唃厮啰这些亲宋的吐蕃酋长外,当地的许多吐蕃部落不愿归顺宋朝,但力量不足,又无力抵御宋朝的兵锋。

谅祚乘机派兵支援不愿降宋的西使城 (今甘肃定西县西南) 吐蕃首领禹藏花麻,并将宗室女嫁给他,封其为西夏驸马。

禹藏花麻对谅祚雪中送炭感激不尽,率部归附。这样一来,谅祚的势力扩展到了西使城和兰州 (今甘肃皋兰县)一带吐蕃诸部地区。

拱化四年(1066),谅祚又诱降了河州吐蕃首领木征,西夏在河西走廊的势力更大。

虽然王韶率在河西一带收复熙、河、洮、岷、宕、亹五州,拓边二千余里,对西夏形成包围之势。但西夏也趁机招降河西一带的吐蕃部落,占领了不少城池,巩固了西夏的南疆,有足够的实力与北宋在河西一带分庭抗礼。

攻伐北宋,英年早逝

李谅祚即位之初,一直奉行亲宋政策。

当年没藏讹庞侵占宋朝屈野河以西二十里耕地,结果与很长时间一直闹边境纠纷,李谅祚将这部分土地退还给宋朝,派出使臣与宋朝划定边界。

他还派人向北宋进贡良马50匹,求《九经》、《唐史》、《册府元龟》以及宋朝朝贺的礼仪。宋仁宗龙颜大悦,满足了李谅祚的要求。

《西夏书事·卷二十》:谅祚将冠,遣使上表:窃慕中国衣冠,令国人皆不用蕃礼,明年当以此迎朝使。仁宗许之。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列传第二百四十四》:嘉祐六年,上书自言慕中国衣冠,明年当以此迎使者。诏许之。

西夏和北宋爆发全面战争,是因为宋朝大臣一句话而引起的。

拱化二年(1064 年),西夏派吴宗赴宋贺正月,与宋朝大臣发生争执,宋朝大臣口吐狂言:“当用一百万兵逐入贺兰巢穴”。

结果这一句狂言,引发了数年的战争。

吴宗返回西夏后,如实相告,李谅祚勃然大怒,决定以武力维护西夏的尊严,一改亲宋政策。

三月,李谅祚派右枢密党移赏粮出兵攻宋夏边境的保安军,进围顺宁砦。

七月,李谅祚亲率数万大军进攻宋朝的秦、凤、泾、原等州,撤军时将归附宋朝的党项80余族一同带回,增加了西夏的人口。

八月,再次袭扰泾、原二州。

十一月,又同宋军争夺德顺军威戎堡外之同家堡。

如此密集的用兵,可见李谅祚的怒火。

拱化四年 (1066),李谅祚亲自率兵攻大顺城(今甘肃庆阳县西北),但围城三日不能破。李谅祚身披银甲,头戴毡帽,亲临阵前督战。但城头上的宋兵箭如雨下,李谅祚被乱箭射伤,只得退兵。

要说起来,宋朝的弓弩确实厉害、

澶州之战,宋军的八牛弩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辽军士气大衰,不久达成了澶渊之盟。而这次又射伤了李谅祚,迫使其退兵,

拱化五年(1067),李谅祚再次攻宋,诱杀保安军的宋将。

但李谅祚虽然持续不断的进攻宋朝,但却保持一种斗而不破的局面:既不与宋朝彻底闹翻,以免宋朝关闭边境的榷场输入西夏的物资,彻底断绝岁赐和贸易,让西夏陷入物资匮乏的境地;但又出兵攻打宋朝,向宋朝显示西夏的武力和维护尊严的决心,使北宋不敢轻视西夏。

经过长期的战争,西夏和宋朝都感到筋疲力尽,于是李谅祚派遣使者讲和。宋神宗答应讲和,“赐”西夏银五百两,绢五百匹。

这年12月,谅祚死,终年21岁,在位19年,谥号昭英皇帝,庙号毅宗,葬于安陵。

纵观李谅祚短暂的一生,虽然仅仅只有七年执掌大权,但他是文治武功冠绝当世,使西夏国势继续发展。

试想,如果李谅祚再多活二十多年,活到和他父亲李元昊一样的年龄,不知道会让宋朝头疼多久。

只可惜,天妒英才,李谅祚只能在西夏王陵深处发出心有不甘壮志未酬的悠长叹息吧。

皇图霸业一场空,空有后人赞转评!

历史评价:

《辽史》:虽西北士马雄劲,元昊、谅祚智勇过人,能使党项、阻卜掣肘大国,盖亦襟山带河,有以助其势耳。

《西夏书事》:谅祚生未周龄,突遭大故:三将分治,势比连鸡;母族专权,形同卧虎;守贵难生肘腋;契丹兵入贺兰;家声贻墙茨之羞,国事等棼丝之乱。斯时李氏箕裘,岌岌乎殆哉!而数载之后,即能亲揽大政,坐收兵权。见契凡之强则事之,侦讹庞之叛则诛之,遵大汉礼仪以更蕃俗,求中朝典册用仰华风,皆元昊数十年草创经营所未能及者。惜其杀没藏,立梁氏,好色灭伦,不特君道有乖,即贻谋亦未善也。

西方汉学家崔瑞德:与毅宗同时代的汉族文人们,对他极尽诋毁之能事,将毅宗描述为一个冥顽不化、轻率荒忽的年轻人、元昊的不肖子孙。

著名宋史专家虞云国评论:作为一个君主,李谅祚尊用汉礼以改蕃俗,求赐儒经以慕华化,却为元昊建国经营时从未有过的新趋向,这是民族融合过程中汉族影响加强的表现。

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评论:在摆脱外戚干政的情况下,谅祚虽对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对外仍奉行侵宋政策。

史载他:“谅祚凶忍好淫,过酋豪大家辄乱其妇女,故臣下怨恨。”

延伸阅读:

枭雄难过美人关:西夏皇帝李元昊的九个女人

西夏太祖李继迁:不做太平犬,要做旷野狼

1.《李谅祚 虎父无犬子:西夏第二位皇帝李谅祚的皇图霸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李谅祚 虎父无犬子:西夏第二位皇帝李谅祚的皇图霸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471966.html

上一篇

李碧涛 退役军医爱心反哺母校盱眙县希望小学

下一篇

本兮童可可聊天记录 童可可害死本兮聊天记录证据是什么情况 童可可本兮发生了什么事情

狗头铡 《包青天》里斩恶除奸的狗头铡,根本没在宋朝出现过!铡刀真正的功能,99%的人都不敢相信

狗头铡 《包青天》里斩恶除奸的狗头铡,根本没在宋朝出现过!铡刀真正的功能,99%的人都不敢相信

《包青天》里斩恶除奸的狗头铡,根本没在宋朝出现过!铡刀真正的功能,99%的人都不敢相信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辩忠奸。”看到这段词,几乎人人都能跟着唱出声来,这正是在台湾几乎无人不知的电视剧《包青天》主题曲。萤幕里黑面、额上有月牙的包青天,其铁面无私的正义形象深植在每个人...

宋朝李纲 宋朝李纲是什么人 《望江南》李纲作品赏析

宋朝李纲 宋朝李纲是什么人 《望江南》李纲作品赏析

宋朝李纲是什么人 《望江南》李纲作品赏析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宋朝李纲李纲又名李伯纪,宋朝人,是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组织过东京保卫战,抗击过金兵。进士出身,宋徽宗时期任兵部侍郎,因议论朝政被贬。京师出现水灾,李纲上疏提出要注意内忧外患,惹徽宗不高兴,又被降职。宋高宗初期曾任宰相,仅七十七...

青玉案曹组 《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北宋词人曹组,原文翻译赏析

青玉案曹组 《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北宋词人曹组,原文翻译赏析

《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北宋词人曹组,原文翻译赏析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是北宋词人曹组所作的一首词。此词写的是羁旅乡愁。上片写景,描绘出一幅生动如画的秋山行旅图。下片抒情,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全词词语通俗,笔调自然,行文起伏跌宕,曲折有致,构思巧妙,笔触凝练,...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宋朝年间狸猫换太子事件始末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宋朝年间狸猫换太子事件始末

宋朝年间狸猫换太子事件始末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1007年前的今天,1010年4月11日 ,“狸猫换太子”事件始末。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997年3月9日,宋太宗赵光义一命归西,终年59岁。所遗皇位由太子赵元侃继承。元侃原名德昌,后又改名元休。他是太宗皇帝的第三个儿子,本无继承大宝之望,只是因为有...

南朝四百八十寺 南朝四百八十寺:从南朝至宋朝的佛学热

南朝四百八十寺:从南朝至宋朝的佛学热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之士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而佛教的哲理部分则与儒、道等相结合、相融...

金太祖 历史新知,金太祖废宋徽,钦两帝,北宋灭亡

金太祖 历史新知,金太祖废宋徽,钦两帝,北宋灭亡

历史新知,金太祖废宋徽,钦两帝,北宋灭亡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南宋岳飞在《满江红》中写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很多人都知道,“靖康耻”就是指北宋靖康二年,金国大军攻陷宋都汴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朝臣等三千余人北上金国。而”靖...

孙冕 宋朝孙冕的故事

孙冕 宋朝孙冕的故事

宋朝孙冕的故事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宋朝时,海州知府孙冕很有经济头脑,他听说发运使准备在海州设置三个盐场,便坚决反对,并提出了许多理由。后来发运使亲自来海州谈盐场设置之事,还是被孙冕顶了回去。当地百姓拦住孙冕的轿子,向他诉说设置盐场的好处,孙冕解释道:“你们不懂得作长远打算。官家买盐虽然能获得眼...

北宋四大家 北宋书法四大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个?

北宋四大家 北宋书法四大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个?

北宋书法四大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个?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苏轼、黄庭坚和米芾。从书法风格上看,苏武丰腴跌宕,天真烂漫;黄庭坚纵横拗崛,昂藏郁拔;米芾俊迈豪放,沉着痛快。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