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郭子仪初与李光 平定安史之乱,明明李光弼是第一功臣,为何人们就记住了郭子仪?

如果单论平定安史之乱的功劳,第一功臣不是郭子仪,而是李光弼。郭子仪从相州之战后,受到鱼朝恩、程元振等宦官的陷害,被剥夺了兵权,由李光弼接替郭子仪,出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全程领导了平定安史之乱,被誉为“中兴第一功臣”。

但是李光弼最终也难逃宦官陷害,安史之乱平定后,他鉴于郭子仪的教训,在徐州拥兵自保,拒绝朝廷调遣。一年后,李光弼在惭愧自责中病逝,终年五十六岁。

安史之乱平定后,大唐再遭变故,李光弼拒绝征调,年近七旬的郭子仪临危受命,二次再造大唐,一直奋斗到八十二岁高龄才退休。

因此,李光弼无论从累积战功,还是个人的德行、智慧,以及皇家所给予的礼遇,都跟郭子仪无法相比。

“中兴第一”名将李光弼的功绩

李光弼是营州契丹人,其父官至左羽林大将军。受父亲影响,李光弼自幼表现出文武双全,胸怀韬略的大气象,深得当时的名家赏识,是个人见人爱的万人迷。

唐玄宗的干儿子,四镇节度使王忠嗣断言:“它日得我兵者,光弼也。”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嘴上不说,行动比王忠嗣快,他奏请李光弼做他的副手,并想招他为乘龙快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也欣赏李光弼,奏请唐玄宗调李光弼回到朝廷任职。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第一个举荐了李光弼。唐玄宗接受建议,任命李光弼为河东节度副使、知河东节度事兼云中太守,由此拉开了他九年的平定安史之乱功业。

1.常山之战

常山郡是安禄山大军南下的必然通道,叛乱爆发之初,唐军尚有能力把战线推至安禄山的大门口:

“自禄山反,常山为战场,死人蔽野,光弼酹其尸而哭之,为贼幽闭者出之,誓平寇难,以慰其心。六月,与贼将蔡希德、史思明、尹子奇战于常山郡之嘉山,大破贼党,斩首万计,生擒四千。”

此后,李光弼又扈从郭子仪,连拔赵郡等十余郡,几乎切断了叛军的南北联络。就在李光弼准备一举北上,攻克安禄山的老巢范阳时,却传来长安失陷,玄宗出逃的消息,北伐被迫终止。

2.太原之战

唐肃宗灵武即位后,李光弼被任命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太原留守。太原是扼守灵武的北线屏障,叛军自然不能放过太原,史思明率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而来。

“乃彻民屋为摞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又潜沟营地,将沈其军,乃阳约降......俄而贼数千没于堑,城上鼓噪,突骑出乘之,俘斩万计。思明畏败,乃去。”

太原城破旧,来不及加固,城中守兵不足万,且多为老弱。李光弼发挥了聪明才智,又造投石车,又挖地道,一会儿诈降,一会儿偷袭,把“耿直”的史思明玩得智商不够用,竟然被李光弼打赢了太原保卫战。

3.相州之战

乾元元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十万大军,围攻卫州安庆绪。疑神疑鬼的唐肃宗,在这次战斗中作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九路节度使不设主将,由“军事盲”太监鱼朝恩,以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览军权。

战斗初期打得很惨烈,联军打败叛军,斩杀四万余人,安庆绪丢弃卫州,逃入相州城。唐军迅速追击合围相州。一度狗咬狗的安庆绪向史思明发出求援,史思明派十三万大军增援安庆绪。

乾元二年二月,与史思明血战了数月的唐军,遭遇了一次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正当李光弼等人与史思明肉搏战时:

“子仪为后阵,未及合战,大风遽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暝,跬步不辩物色。我师溃而南,贼军溃而北,委弃兵仗辎重,累积于路。诸军各还本镇。”

这场战斗,双方都没占到便宜,都害怕陷落圈套,分别向两个方向溃逃。但是客观上却便宜了相州城中的安庆绪,唐军在丢失辎重的情况下,只得撤军。

鱼朝恩将相州失利的罪责,强加到郭子仪头上,郭子仪被剥夺军权,由李光弼代替他出任天下兵马副元帅。

4.河阳之战

由于汴州节度使的叛变,叛军占领了洛阳,一旦无法牵制叛军,他们将一路西进长安。李光弼就承担了牵制史思明大军的作用,他驻守河阳,再次与史思明“智力大比拼”。

“美马计”勾引叛军公马

史思明为了恐吓唐军,在黄河边放出数千匹良种公马。李光弼微微一笑,从黄河对岸放出五百匹母马。母马受城中马驹影响,发出嘶鸣,河对岸的公马不再听使唤,跳入黄河直奔对岸,跟母马跑了!

叉船破火攻

河阳三座城池,分别位于黄河的南岸、北岸和河中,三城以浮桥相连。史思明点燃火船,乘风势直冲浮桥,企图隔绝三城联络。李光弼早有准备,他放出一批绑了铁叉的长杆,钩住火船,让它们靠近不了浮桥。

智收降将

连续攻打河阳不下,史思明很恼火,他对骁骑将军李日越说:“李光弼擅长依城防守,不善野战,你带五百人去偷袭李光弼,不能取胜就别回来了!”

李光弼靠耳目早早得到报信,他提前撤离大营,留了一座空营给李日越。李日越偷袭不成,不敢回去交差,在劝降之下,他投降了李光弼。李光弼厚待李日越,在李日越的影响下,史军部将高廷晖也降了李光弼。

南城保卫战

史思明发现,拼智力自己实在不是李光弼对手,于是兵分两路,一路强攻北城,一路强攻南城。李光弼亲临督战,歼敌数千,俘虏大将以下五百人,史思明再次败退。

河阳大战的胜利,让叛军困在洛阳,西进和南下都不能进行,为安史之乱的平定,争取了宝贵的战略机会。此战过后,李光弼被封临淮郡王,官至尚书令。

5.河南定乱

洛阳僵持中,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弑杀,李光弼以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统率河南、淮南、江南、浙江等八道行营节度,出镇临淮,进攻史朝义。

李光弼不顾兵力不足,亲自上阵,追击叛军,在他的感染下,各路大军陆续投入到对叛军的总决战。河南之战历时两年多,随着史朝义的自杀,安史之乱终于彻底平息。

李光弼没有郭子仪二次再造大唐的功绩

唐肃宗李亨评价李光弼时说:“虽吉甫作宪,道可经邦;而孙武行兵,谋能制敌。克壮大业,无愧前贤。”

把他与伊尹、孙武放在一起比较,都毫不逊色。郭子仪则由于鱼朝恩的陷害,中途被解职,没机会参与平叛,功劳无法与李光弼相比。

但是,郭子仪有个让人羡慕的地方,人家长寿,活了84岁,他比李光弼大十一岁,比李光弼晚去世十七年,所以,郭子仪获得了二次再造唐室的机会。

就在安史之乱平定的当年,仆固怀恩勾结回纥、吐蕃作乱,唐代宗被迫逃亡陕州。郭子仪凭借个人威望招募勤王之兵,二次再造大唐。史书对这段历史的描述很感人:

子仪率甲骑二千出没于左右前后,虏见而问:"此谁也?"报曰:"郭令公也。"回纥曰:"令公存乎?仆固怀恩言天可汗已弃四海,令公亦谢世,中国无主,故从其来。今令公存,天可汗存乎?"报之曰:"皇帝万岁无疆。"回纥皆曰:"怀恩欺我。"......回纥皆舍兵下马齐拜曰:"果吾父也。"子仪召其首领,各饮之酒,与之罗锦,欢言如初。

回纥人一听说郭子仪尚在世,立刻下马,以“父”礼拜郭子仪!

此后郭子仪征战西州数年,大破吐蕃。直到唐德宗即位当年,八十二岁的郭子仪才被允许告老还乡,赐号“尚父”。

作为郭子仪个人的威望,历史上难有比肩者,所到之处,无论是唐人,还是少数民族,对他的尊敬无以复加。

李光弼虽然是平定安史之乱的第一功臣,但是既没有郭子仪后来十余年的扶危之功,其个人威信与郭子仪相比,也相去甚远。

李光弼拥兵自保给自己留下污点

不光如此,李光弼晚年还给自己留下了污点。安史之乱后,李光弼也遭遇了郭子仪同样的境遇——鱼朝恩的陷害。跟郭子仪坦然接受夺职不同,李光弼心中害怕,干脆在徐州拥兵自保。

仆固怀恩叛乱发生后,唐代宗下旨李光弼勤王,李光弼拖延不至。郭子仪平乱后,唐代宗又下旨李光弼赴任洛阳留守,李光弼再次抗命。后来唐代宗第三次下旨,诏李光弼进京见驾,李光弼依然装聋作哑。

虽说李光弼有苦衷,但是连续抗旨不遵,其实已经堕落为拥兵自重的军阀势力。

李光弼的这个举动,引起了原先对他忠心耿耿的部将们的不满,开始出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现象。大将田神功带着自己的兵马,独自离开李光弼,参加了陕州勤王。

从那以后,李光弼的威信一落千丈。对一位立下殊勋的将军来说,没有什么比在部下面前抬不起头更羞耻的事,从此李光弼在自责和羞辱中度过,不久就在抑郁中病逝。

李光弼的死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么说虽残忍,可是假如他与朝廷日久对抗,免不了走上反叛之路。李光弼死后,唐代宗没有追究他的罪责,还追赠他为太保,谥号“武穆”,算是给他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郭子仪一生遭受的陷害远比李光弼严重,他两次被解除兵权,甚至连自己的祖坟都被鱼朝恩挖了。但是郭子仪始终没有改变对皇帝的忠诚,这份赤诚之心,远非李光弼可比。

张唐英评价说:“光弼平安史,有大功于社稷,古之名将无以加之。然非纯臣也。”

李纲评价说:“子仪朝受命,夕引道,崎岖防谮间,不辩自明。而光弼间隙一开,卒不复合,至忧愤以死,其诚不足称也。”

他们都直指李光弼缺少人臣该有的“纯”和“诚”。

“五福老人”非李光弼可比,史册无二

其实,拿郭子仪与李光弼相比,就是个很多余的行为,因为纵观中国二十五史,就没有一个人能与郭子仪相比!南怀瑾称郭子仪为,“历史上‘福禄寿考’俱全的第一人”。

也有人说郭子仪是“五福老人”,所谓五福直指: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郭子仪身边无一兵一卒时,就有人鼓动郭子仪说:朝中大事,行废立,单凭您一句话!笔者是不大赞同“功高盖主”的说法,但郭子仪是例外,他真的可以左右皇位,虽被猜忌,终了皇帝还得痛哭流涕向他承认错误,真诚地把心交给他。

另一方面,郭子仪福寿康宁样样俱全,八婿弃子,子孙绕膝,这样的人只能把他叫做“老神仙”!

李光弼只是凡人一个,历史上比比皆是,跟郭子仪相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没有可比性,虽然他们都做过同一件事,而且李光弼做得比郭子仪更漂亮。不光李光弼无法与郭子仪相比,数千年古代史,也没有一位臣子可以与郭子仪相比。

1.《郭子仪初与李光 平定安史之乱,明明李光弼是第一功臣,为何人们就记住了郭子仪?》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郭子仪初与李光 平定安史之乱,明明李光弼是第一功臣,为何人们就记住了郭子仪?》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473666.html

上一篇

郭富城妈妈 郭富城母亲去世怎么回事 郭富城母亲是谁照片资料去世原因曝光

下一篇

刨活 孙建宏是谁个人资料 孙建宏刨活烧饼是什么梗?孙建宏为什么上热搜

策勋 刘禹锡《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郎》原文及翻译赏析

策勋 刘禹锡《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郎》原文及翻译赏析

刘禹锡《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郎》原文及翻译赏析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郎原文:寂寂重寂寂,病夫卧秋斋。夜蛩思幽壁,槁叶鸣空阶。南国异气候,火旻尚昏霾。瘴烟跕飞羽,沴气伤百骸。昨闻凯歌旋,饮至酒如淮。无战陋丹水,垂仁轻槁街。清庙既策勋,圆丘...

安史之乱的故事 安史之乱的故事(图文)

  • 安史之乱的故事 安史之乱的故事(图文)
  • 安史之乱的故事 安史之乱的故事(图文)
  • 安史之乱的故事 安史之乱的故事(图文)

“安史之乱”暴发的缘故有很多,最立即的就是安禄山的“皇上梦”

  • “安史之乱”暴发的缘故有很多,最立即的就是安禄山的“皇上梦”
  • “安史之乱”暴发的缘故有很多,最立即的就是安禄山的“皇上梦”
  • “安史之乱”暴发的缘故有很多,最立即的就是安禄山的“皇上梦”
安史之乱有多吓人 安史之乱有多吓人

安史之乱有多吓人 安史之乱有多吓人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安史之乱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造成了社会混乱、藩镇割据、剥削加重、边疆不稳、经济重心南移等后果。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

安史之乱的原因 安史之乱怎么平定的

安史之乱的原因 安史之乱怎么平定的

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上元二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十月,唐代宗继位...

安史之乱为什么要杀杨贵妃 安史之乱为什么要杀杨贵妃

安史之乱为什么要杀杨贵妃 安史之乱为什么要杀杨贵妃

安史之乱爆发,朝廷文臣武将把安禄山谋反的开始怪罪于杨贵妃,认为是因为杨贵妃在后宫吃喝玩乐,才致使唐玄宗不理朝廷政务,导致天下大乱。并且大臣们要求如果唐玄宗不赐死杨贵妃,他们就不会发兵迎战,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唐玄宗不得不赐死自己的宠妃。虽说唐朝的衰败是由于唐玄宗不管理...

安史之乱有多残忍 安史之乱有多吓人

安史之乱有多残忍 安史之乱有多吓人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安史之乱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造成了社会混乱、藩镇割据、剥削加重、边疆不稳、经济重心南移等后果。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

安史之乱怎么平定的 安史之乱怎么平定的

安史之乱怎么平定的 安史之乱怎么平定的

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上元二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十月,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