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窑人,缸窑人,家中缺啥不愁心,天亮挑缸早出门,翻山越岭有信心。六月不怕太阳晒,腊月不怕冰霜冻,担东担西不怕肩担痛,只想钱物担家中……”近日,碧莲镇缸窑村村民李宝芳,带着一首接地气的自撰打油诗,来到《今日永嘉》周末部。
从上塘出发往碧莲方向走,必定要经过一个有意思的村子——沿公路两边,到处摆放着各种缸产品。既有大容量的水缸,也有小巧的酒埕,村名如景,叫缸窑村。至2012年5月,缸窑村自出产最后一批缸后,该村缸全都来自外地。
72岁的李宝芳老人虽是缸窑村人,但并不会制作缸窑,曾经有一段卖缸窑的经历。当人们惋惜缸窑村不再生产,已成绝唱,而今再回忆起缸窑村卖缸人的故事,不免引人唏嘘。
李宝芳讲述当年的卖缸史
祖辈都是制缸能手
据村史记载,缸窑村李氏由李元清于清康熙年间,自江西建昌府松城县迁居碧莲,因那里的土质适宜烧制陶瓷,故开设缸窑,村庄以此为名,世代相传烧瓷工艺,至今已二百余年。
李宝芳老人介绍,先祖李元清与其兄因避战乱,迁至永嘉。他因会制缸,选择留在资源丰富的缸窑村;其兄则学医,迁居于桐洲。他告诉记者,缸窑村与邻村黄岗田地相连,缸窑村掘地三尺,尽是缸泥,而黄岗则无,被人称奇。 由于烧制的胎质较为坚实,造型古朴,缸窑村烧制的缸受到顾客的好评,鼎盛时期年烧缸达数万只。
村内窑址,位于缸窑村西北角,窑体沿山坡15度角而造,占地面积约为390平方米,窑体腰部及顶端共挖有四处窑门,以方便搬运缸胚及成品。
缸窑村生产的缸精致美观、种类繁多,有水缸、菜咸缸、酒缸、米缸、酱缸、花罇、茶鍡等,每一种又有不同的型号,如水缸,有大号、二号、三号等。“根据器皿的不同用途,形状各有不一,酒缸多数口小身大,水缸则大多口大身圆。”
李宝芳告诉记者,在旧时,村内两三户家庭合伙,一起制作缸窑,然后将产品平摊,挑出卖。
制窑
解放后不久,永嘉地方国营耐火器材厂落户村中,造碗、造缸、造耐火砖。“耐火砖制成后,都会运输到了外地,用做炼炉基础砖。”李宝芳告诉记者,自其爷爷一辈,就是制缸师傅,父亲更是村内的制缸高手。因手艺精湛,曾在永嘉地方国营耐火器材厂工作过。
“村里年纪大些,手艺好一些都被派到耐火器材厂做工。六七十年代,国营耐火器材厂改制,成为该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生产经营。于是,村里有人专门负责制缸,有人负责买卖。
李宝芳的卖缸经历
在缸窑村,村内人人都与缸密切相关。即使不是手艺高超的制缸师傅,也曾是修补缸的能手,或者曾经有过卖缸的经历。
李宝芳老人有三个兄弟,一个会制缸,另一个专门卖缸,而他在18岁之前一直在校读书。初中毕业后,李宝芳到外面跟别人学了木工,做了十几年的木匠。后回村当了生产大队队长,又被委任为村支部书记。李宝芳不会制缸,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卖缸客。
在以前,卖缸的人被称之为“卖缸客”,他们肩挑缸担到各地叫卖,甚至挑到永嘉的偏僻山区以及仙居、乐清等地。
“到了农闲时,村里的人都会相约一起挑担卖缸,各自前往不同村落。每次出去,都要花上两三天时间。”李宝芳说做一个卖缸客,也是一个技术活。每次挑一担重约100多斤的数个缸器出门,都得翻山越岭,很是吃力。走的山路,两旁布满荆棘,颠簸不平,挑担则要格外小心。除了平衡前后的缸器,还要小心路边时不时出来的荆条、转角的凸出岩石。万一不留神,缸器不免会有所磕碰,甚至被绊住,人摔器毁,一天的辛苦全部都毁了。
有时候一天的路程,抵达不到目的地。卖缸客则会寄宿在农户家,被称之为“栈夜”,会给农户家一定的“栈夜”费。
李宝芳老人跟记者聊起来村里一个卖缸客的故事。他说,一个卖缸客挑着缸器,到仙居叫卖。经过一处陡峭的山岭,快到一户叫买的人家门口,由于赶路困乏,欲搁下担子时,一个趔趄,哐当一声,缸全部摔毁。看着一地碎片,想想在家等粮食的家人,一个壮汉抑制不住地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周边村民,都闻声赶来,对其很是同情,皆安慰他,并拿出了自己家中多余的粮食,凑起来送给他。
然而李宝芳老人自己未曾经历过这些,反而遇到不少糟心的事情。“挑了一天的缸,好不容易找到愿意卖缸的顾客,就在谈价钱的时候,不少在旁边的看客,不安好心,在一旁挑剔,而往往导致生意失败,当时心情无比气愤。”
邻村姑娘爱嫁“卖缸客”
不过虽然如此,但是在过去那个穷苦时代,卖缸客的日子显然比只懂种田的农户的日子过得滋润些。
“缸窑生意有银近,经济灵活好做人。缸窑年轻人,衣裳着起天拉新,皮鞋擦起光兴兴……”在李宝芳老人的打油诗中有这样的描述。对于缸窑村的人来说,农忙时收获粮食不够吃时,可以烧窑卖缸,换钱,或者以物换物来增补生活所需。“比如六月时,会到仙居,换当地黄豆,可拿回家中制做豆腐。”许多邻村姑娘都爱嫁卖缸客,日子相对过得更为舒坦。
改革开放后,缸窑村的日子更为舒坦,卖缸客不再需要承载上百斤缸器,挑担远行,而是开始用汽车运输,到文成、平阳、温州等地叫卖。
据介绍,在八十年代末期,全村160多户,约50来人从事制缸,30多人卖缸,几乎一半以上的人与缸相关。在当时,不少村民一年能收入两三万,对于那个年代来说,万元户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可是由于缸泥不足和市场需求减少等原因,近几年,该村的制缸者纷纷改行。现在村里开始从事缸的销售,产品都是从宜兴、安徽等地调运,现在全村从事缸销售的就有20多户。
1.《李宝芳 始于康熙年间,永嘉“卖缸客”的辛酸故事你可曾听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李宝芳 始于康熙年间,永嘉“卖缸客”的辛酸故事你可曾听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473735.html